第二百五十二章夏管穗期破雙卡家企同心護收成
七月中旬的晚飯桌還留著飯菜香,母親正收拾碗筷,父親坐在沙發上翻著手機裡的玉米穗照片,眉頭越皺越緊:“東河村老陳剛發的,說玉米穗上有粘蟲,咬得穗粒都露出來了;還有西坡村的李叔,說智能測產儀昨天還能測,今天一開機就鎖了,產控研美股cky751)的人說‘年度服務費沒交’,續交6000塊才解鎖——這穗期防蟲是最後一道關,測不了產也沒法預估收成,老鄉們心裡都沒底!”
林凡剛給小電洗完手,手機就響了,強子的聲音混著老鄉的議論聲傳來,透著明顯的焦急:“凡子!西坡村的粘蟲鬨得厲害!穗控研歐股sky948)的防蟲藥從50塊一瓶漲到110,還說‘原料緊張,鄉村訂單得等四天’;產控研的測產儀也全鎖了,我讓老周師傅拆了遠程模塊,想手動輸數據,可缺個核心芯片,本地機械廠說沒樣件做不了——這粘蟲一天能啃半穗,等四天就全完了;測不了產,老鄉們都不知道今年能收多少,急得直跺腳!”
“強子你彆急,先找老周師傅拆個舊芯片當樣件,送鎮上的興達機械廠,我讓眼鏡加錢加急做;防蟲藥我聯係了本地的惠民藥廠,他們說能按老配方代工,不用穗控研的‘新型原料’,成本能壓到50塊以內。”林凡掛了電話,蘇晚晴遞過他的外套:“天快黑了,帶上手電筒,我裝了些媽做的烙餅在包裡,餓了墊墊。眼鏡說投資部的應急資金已經劃好了,隨時能調。”
剛走到門口,林小雨背著工作包跑進來,額頭上還帶著汗:“哥!我剛從農業局加班回來,穗控研的備案我查透了——他們去年給山東鄉村的防蟲藥,買十送二,給咱這漲價還斷供;產控研更黑,給德國的測產儀服務費全免費,給咱這收6000,翻了十倍還多!李主任說穗期防蟲和測產是秋收的關鍵,這就批‘夏管穗期應急令’,我跟周彤姐現在就去辦,半小時準拿到!”
“好,你把穗控研的供貨記錄、產控研的歐美服務合同發我,我給強子傳過去,讓機械廠對樣件。”林凡拍了拍她的肩,轉身往門口走,剛拐過樓道,就見胖子抱著閨女站在樓下,嬰兒提籃裡的小家夥正抓著個小玉米穗玩具。
“凡子,等會兒!”胖子快步追上來,晃了晃手機,“剛查完穗控研和產控研的底——防蟲藥成本才22塊,賣110;測產儀服務費成本500,賣6000,反壟斷證據全齊了,我發你和周彤了。對了,下周末我閨女滿月酒,你可彆忘,我媽都備好紅燒肉了!”
“錯不了!你趕緊帶閨女回去,晚上風涼,彆著涼。”林凡擺了擺手,加快腳步往西坡村趕——心裡穩了些,有胖子查證據,小雨跑政策,強子盯現場,再急的局也能捋順。
到西坡村時,測產儀旁已經圍了不少老鄉。強子蹲在機子邊,老周師傅正用放大鏡看舊芯片:“強總,這芯片型號是st32f103,興達機械廠說有兼容款,加急焊5個,晚上九點準好,就是得加3000塊加急費。”
李叔湊過來說:“強總,加錢也得做啊!我那七畝玉米,粘蟲已經啃了兩壟,再等四天,穗子就空了;測產儀也急,去年就是因為測晚了,賣糧時被壓價,今年可不能再吃這虧!”
“李叔放心,晚上芯片準到,防蟲藥也能到,誤不了防蟲測產。”強子抬頭看見林凡,站起來迎過去,“凡子,惠民藥廠的王廠長我聯係好了,他說停了手裡的活,優先做防蟲藥,晚上八點就能送樣,批量做成本48塊,比穗控研的還便宜。”
“好,你盯著芯片和代工,我讓周彤催下應急令,投資部那邊也得盯緊。”林凡掏出手機打給孫浩,“孫浩,產控研的關聯股‘農產科技ncy751)’盤口怎麼樣?黑石有沒有動作?”
孫浩的聲音透著緊張,背景裡有鍵盤聲:“凡哥,黑石開盤就砸,從20.5元跌到19.1元,成交量是平時的三倍,肯定是跟產控研串通好的,想借‘防蟲恐慌’割小散。張磊已經加了防蟲藥期貨的空單,還聯係了農藥商,要是代工沒做好,能臨時調一批應急藥。”
“黑石砸多少接多少,成本控製在18.9元,等小雨的應急令。”林凡掛了電話,剛要給周彤發消息,她的微信就彈了進來——應急令的照片,紅章醒目:“哥!函拿到了!產控研已經答應馬上發解鎖碼,還賠老鄉2500塊誤工費;穗控研那邊也服軟了,防蟲藥按50塊原價,現在就安排送貨車,晚上就能到!”
幾乎同時,胖子的證據也發了過來——產控研的歐美服務合同全免費)、穗控研的原料成本單一瓶22塊)、海關報關記錄,一頁頁清清楚楚。孫浩立馬掛出萬股買單,“農產科技”的股價瞬間反彈,19.6元、20.2元、20.8元,黑石的護盤單撐不住,止損離場。“凡哥,接了6500萬股,賺了1235萬!張磊那邊期貨賺了765萬,剛好補老鄉的芯片加急費和防蟲藥差價,還剩2000萬投測產儀芯片和防蟲藥研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晚上八點,惠民藥廠的防蟲藥送來了,強子讓老鄉們對著有粘蟲的玉米穗噴,李叔蹲在田邊看:“噴完這藥,粘蟲立馬不動了!比穗控研的還管用!”九點整,興達機械廠的師傅送來了芯片,老周師傅當場焊上——測產儀的屏幕亮了,“預估畝產1200斤”的數字跳出來,老鄉們爆發出歡呼,李叔激動地說:“比去年還高!今年能多賺不少!”
蘇晚晴帶著小電和父母過來,手裡提著保溫桶:“給你們送夜宵,媽做的綠豆粥和烙餅,晚上涼,快喝點熱的。爸剛去東河村看了,那邊的測產儀也解鎖了,老鄉們都在噴藥呢。”林凡接過碗,綠豆粥熬得軟糯,烙餅帶著芝麻香,心裡踏實得很——這味道,是家裡的味道,也是安穩的味道。
晚上回公司時,猴子帶著新招的電子工程師和化工工程師在會議室等著,手裡拿著圖紙:“強哥,這是優化後的測產儀芯片圖紙,用的是國產兼容芯片,比產控研的便宜40,還更耐用;防蟲藥的配方也調試好了,加了老鄉說的‘除蟲菊’,效果更好,惠民藥廠說下周就能建生產線,以後咱自己生產。”
眼鏡推了推眼鏡,拿出一張報表:“二季度的研發預算還剩1200萬,我跟周彤商量了,投強子的智能測產儀升級項目,以後芯片能通用,不用再看產控研的臉色;另外,計劃在東河村、西坡村各建一個‘穗期服務站’,方便老鄉們隨時防蟲、測產。”
林小雨坐在旁邊,手裡翻著測產數據報表,眼睛亮著:“哥!李主任說我這次穗期應急做得好,讓我負責全縣的玉米測產統計,每周彙總一次數據,老鄉們隨時能查,不用再跑農業局!”蘇晚晴笑著給她遞了杯熱牛奶:“小雨越來越能乾了,以後就是老鄉們的‘穗期數據管家’了。”
周三,公司組織了“穗期防蟲測產培訓+親子體驗”團建,地點在西坡村的服務站。七月的陽光雖毒,大夥卻乾勁十足——強子和工程師們教老鄉們用新研發的測產儀,老周師傅演示芯片更換;孫浩和張磊給老鄉們講怎麼用期貨對衝糧價風險;周彤和小雨幫著整理測產數據,打印出來發給每戶老鄉;蘇晚晴帶著小電和家屬們給大夥送綠豆湯,小電拿著迷你測產儀模型,跟著老鄉們學“測產”。
傍晚時分,服務站的燈亮了起來,測產數據報表貼滿了牆,老鄉們圍著看,討論著今年的收成。林凡和父親坐在角落,父親說:“以前種莊稼靠經驗,現在靠技術,還有你們這群實心幫襯的人,心裡踏實。”
回家的路上,小電趴在林凡懷裡睡著了,手裡還攥著迷你測產儀模型。蘇晚晴走在旁邊,輕聲說:“今天沒跑現場,沒盯盤,就跟老鄉們一起學測產、聊收成,反而覺得心裡最穩。”
林凡望著遠處的玉米田,晚風拂過,玉米穗輕輕晃動,像在點頭。他忽然明白,所謂的夏管,不隻是守護莊稼,更是守護老鄉們的盼頭——是家人的牽掛,是兄弟的幫襯,是同事的乾勁,是老鄉的信任,這些湊在一起,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沒有護不住的收成,更沒有盼不來的好日子。夜色漸深,玉米田的清香飄過來,那是穗期的味道,也是家企同心的暖。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