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公元142年-公元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微山縣)人。東漢末年宗室、名士、軍閥,東漢末年的群雄之一,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乃是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
劉表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早年因參與太學生運動而受黨錮之禍牽連,被迫逃亡,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黨禁解除,被大將軍何進辟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出任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誅除宗賊首領,控製荊州大部。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被任命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劉表對內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裡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對外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討論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加之年老,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誌,後更寵溺後妻蔡夫人,使妻族蔡瑁等得權。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表病逝,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其次子劉琮為主。不久後,劉琮舉州投降曹操,荊州遂失。
劉表割據於荊州近二十年,政局穩定,受戰爭破壞較少,使荊州的生產得以正常進行,關中、兗、豫學士歸者以千數。劉表建立學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闓、宋忠等撰《五經章句》。又廣求遺書,形成“古典畢集,充於州閭”的盛況,起到了保存文化的作用。
黨錮清流
劉表是西漢魯恭王劉餘的後代,年輕時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他曾參加過太學生運動,被稱為“八俊”之一張璠《漢紀》則稱其為“八顧”之一;《後漢書》亦載劉表與同郡張儉等號為“八顧”,又指與張儉、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等稱為“八及”;《漢末名士錄》稱為“八友”之一),於第二次黨錮之禍時與同郡張儉等受到訕議,被迫逃亡。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黨禁解除,劉表受大將軍何進征辟為掾屬,推薦再次入朝,出任北軍中候。
單騎入荊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荊州刺史王睿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由於當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屯於魯陽,手下擁有所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導致劉表無法直接上任。他於是匿名獨身赴荊州,方才得以上任。劉表至荊州後,單馬入宜城,與中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劉表問道:“此間宗賊甚盛,群眾不附,袁術因而取亂,禍事如今已至了啊!我希望在這裡征兵,但恐其不能聚集,眾位有何對策呢?”蒯良道:“群眾不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群眾依附而不能興治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如果仁義之道能行,則百姓來歸如水勢之向下,何必擔憂來者之不從而要問興兵之策呢?”劉表又問蒯越,蒯越說:“治平者以仁義為先,治亂者以權謀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術為人勇而無斷,蘇代、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為慮。宗賊首領多貪暴,為其屬下所憂。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備修養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賊首領必定持眾而來。使君便誅其無道者,再撫而用其眾。如此一州之人,都樂於留守此州,得知使君為人有德,必定扶老攜弱而至。然後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袁術等人雖至,亦無所能為了。”劉表歎道:“子柔蒯良字)之言,可以說是雍季之論。異度蒯越字)之計,可以說是臼犯之謀。”便讓蒯越派人誘請宗賊五十五人《後漢書》載十五人)赴宴,將其全部斬殺,一並襲取他們的部眾。隻有江夏賊張虎、陳生擁眾據守襄陽,劉表乃使蒯越與龐季單騎前往將其說降。荊州的郡守縣長聽說劉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綬逃走。至此,劉表控製了除南陽郡外的荊州七郡,理兵襄陽,以觀時變。當時,關東州郡起兵討董,而劉表並未加入討董聯軍。在原南陽太守張谘被孫堅殺死後,劉表曾上表推薦袁術出任南陽太守。《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時,董卓將欲廢立,以術為後將軍。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谘,引兵從術。劉表上術為南陽太守。)
跨蹈漢南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益州牧劉焉造作乘輿車服千餘乘。劉表便上言朝廷,稱劉焉似乎有子夏在西河議聖人論的跡象。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或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術派孫堅進攻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一帶迎戰。孫堅擊敗黃祖,於是圍困襄陽。劉表派黃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調集各郡的援軍,黃祖率軍想要返回襄陽時,孫堅迎擊,黃祖敗退,逃入峴山。孫堅乘勝連夜追趕,黃祖的部曲潛伏在竹林樹叢之中,用暗箭將孫堅射死。從此以後,袁術不再能戰勝劉表。孫堅死後,曾被他舉為孝廉的長沙人桓階冒險來到劉表麵前,乞求歸還孫堅遺體,劉表認為桓階有義氣,於是把孫堅遺體給了他。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殺,其餘部李傕、郭汜進據長安。十月,劉表派使者入朝奉貢,李傕以劉表為荊州牧。《三國誌》、《後漢書》記載李傕為拉攏劉表,任命他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而《蔡中郎集》載《劉鎮南碑》則稱劉表先遷為州牧,又遷安南將軍,領州如故,後來朝廷派禦史中丞鐘繇拜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允許他設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擁有開府辟召掾屬的權力,禮儀如同三公;又派左中郎將祝耽授予他假節,並督交、揚、益三州軍事。據鐘繇本傳,鐘繇擔任禦史中丞時獻帝已離開長安擺脫了李傕控製。)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劉表斷了袁術的糧道,使其無法再盤踞於南陽,迫使他往兗豫方向出走,間接促成了後來袁術與曹操的匡亭之戰,最終袁術敗奔九江。此舉不但徹底除去袁術覬覦荊州的野心,更借曹操軍的力量削弱袁術勢力,使其更加遠離荊州,減少了對於荊州威脅,也鞏固了自己在荊州的統治權。劉表在荊州八郡營造了一個相對中原來說比較安全的割據勢力。許多士民在當時都逃離中原,而選擇前往荊州避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諸葛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劉焉病亡,其子劉璋被擁立即位。荊州彆駕劉闔策反劉璋部將沈彌、婁發、甘寧,但他們都戰敗而入荊州。而益州方麵,也任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駐軍巴東郡的朐忍,以防備劉表。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東遷至雒陽,張楊先派衛將軍董承修理皇宮。太仆趙岐來到荊州說服劉表幫助董承,劉表派兵前往雒陽,並運輸大批軍用物資。同年,曹操迎獻帝遷都許縣,劉表雖遣使奉貢,但卻北與袁紹相結。治中鄧羲勸諫劉表,劉表不聽,回答道:“對內,我沒有對朝貢之事上失責;對外,我亦沒有違背盟主,這才是當今天下的達義之道。怎麼隻有你老是在怪我呢?”鄧羲不滿,於是辭疾而退,終劉表之世不為其仕。當時,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出走南陽,因糧儘而攻打南陽郡的穰城,卻中飛矢而死,其侄張繡於是收兵而退出穰城。荊州官員知道後皆向劉表祝賀。劉表卻說:“張濟因窮途末路而來,我作為主人卻如此無禮,這並非我的本意,故我隻受吊唁而不受祝賀。“之後,劉表又派人招誘張濟的餘部,他的部眾聞訊大喜,都服從劉表。在賈詡的說服下,張繡屯兵宛城與劉表聯合,成為劉表在北方的藩屬勢力,替他抵禦曹操。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南征,部隊到達淯水,張繡率眾投降。但因曹操納張濟的遺孀,招致張繡懷恨。曹操又準備殺掉張繡,結果計劃不慎泄漏,張繡襲敗曹操。張繡在追擊失利後退防穰城,再次與劉表聯盟。南陽、章陵兩郡很多縣又投回張繡,曹操派曹洪應付,但曹洪交戰不利,多次被張、劉聯軍進攻。同年十一月,曹操親征,攻下南陽湖陽、舞陰兩縣,生擒劉表麾下將領鄧濟。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五月,劉表派兵救援張繡,企圖切斷曹軍退路,曹操撤退到安眾,劉表、張繡軍合兵守險,前後夾擊,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追擊曹操時,賈詡勸阻,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之後賈詡又勸張繡再次追擊,張繡收集散兵,再行追擊,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同年,長沙太守張羨因不被劉表禮待,心懷怨恨,於是率零陵、桂陽三郡一說張羨在官渡之戰時起兵,舉長沙以及周圍的三郡)叛逆劉表,劉表遣兵攻圍,連年不下。後張羨病死,長沙人又立其子張懌為主,於是劉表攻下張懌,廣開土地,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坐擁數千裡疆域,帶甲兵十餘萬。最初,荊州之地,人情好擾,加上四周因戰亂而駭震,賊眾又互相煽動生事,使得荊州處處沸蕩動亂。及至劉表作為荊州牧,卻能招誘有方,威懷兼洽,令境內的賊黨豪強亦可以為其效用。荊州從此萬裡肅清,群民悅服。在另一方麵,從關西、兗州、豫州前來投靠荊州的學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劉表對他們皆能加以安撫賑贍。學者們受到資助,亦能得到保護。由於荊州境內界群寇已被肅清,劉表於是便開立學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闓、宋忠等學者撰寫《五經章句》,並稱之為後定。劉表在任內,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盛況如《荊州文學記官誌》見《藝文類聚》卷38)所記:“乃命五業從事宋衷新作文學,延朋徒焉……五載之間,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闓等,負書荷器,自遠而至者,三百有餘人。”唐長孺在《漢末學術中心的南移與荊州學派》說:“荊州學校的規模和製度遠遠逸出郡國學的範疇,不妨說是洛陽太學的南遷。”曹操當政時,劉表開始不向朝廷進貢,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還郊祀天地,禮儀擬指君主。據《江表傳》記載,朝廷還曾命令曹操、董承、劉璋、孫策並力討伐袁術、劉表。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攻打黃祖,劉表派從子劉虎、南陽人韓曦率領長矛兵五千助黃祖抵抗孫策,為其前鋒,但在沙羨被孫策擊破。
連戰交州
在平定荊南之後,劉表與交州牧張津之間漸生仇隙。在建安四年至建安八年間公元199年—公元203年),張津對劉表連年用兵。然而交州兵微將寡,故而即與劉表作戰經年仍是徒勞無功。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張津被部下殺害。劉表為染指交州,便旋即派遣屬下賴恭出任交州刺史,希望搶先在朝廷任命官員前占有交州。同時,他又任命部屬吳巨為蒼梧太守,以接替剛病故的史璜。另一方麵,以曹操為首的漢廷則拜交趾太守士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交州)七郡,領交址太守如故”,旨在抗衡劉表在交州的勢力。
喜歡風起荊南請大家收藏:()風起荊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