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反觀蒼梧郡和桂陽郡的交界處的陽山縣中,龐縣令自從奪回了陽山縣城後,他就變成了含洭縣與陽山縣兩邊來回跑,不但要負責城內外的治安,還要兼顧城內生產經營的恢複,更是要招募士卒,並且安撫城中百姓。這可不是像玩遊戲那樣點一下算完事,都是要龐縣令身體力行的去完成。龐縣令既要忙含洭縣的日常政務,又要兼顧陽山縣的各種事務。由於陽山縣是剛奪回來的,需要投入的精力比較多。幸好含洭縣的政務已經相對穩定又有族妹龐文幫忙照看一二,麵對陽山縣現在的複雜情況,龐縣令隻能一邊熟悉想辦法情況,一邊與縣中僅剩的高層商量。
由於陽山縣來來回回的被兩方勢力反複爭奪,雖然被兩方任意一方攻占時都沒怎麼抵抗,但是經曆這種反反複複的不確定,各級官員還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缺失。由於陽山縣目前沒有精通軍務的人才,龐縣令隻能火線提拔了一名原來陽山縣的守軍都伯,順便把城防的重任交給了他。
而原來的陽山縣縣丞在處於陽山縣被吳巨軍占領的時候就是縣丞,主要負責內務,但由於人手不足的情況他又要兼顧處理糾紛,安排生產,布置城內巡邏以及調配軍營物資等事宜。相當於把一個縣丞當成縣丞和縣尉用,這也是因為陽山縣來來回回被各家勢力輪流占領導致的官員人數嚴重不足而形成的“奇觀”。
……………………………………………………………
蒼梧郡與桂陽郡交界的吳巨軍營寨之中
“這便是斥候回報的含洭縣縣令往返陽山、含洭兩縣的保密路線,那龐姓縣令返回含洭縣八成是走此地。”所指的地方正是含洭縣和陽山縣兩縣之中的一條山道。
“你怎麼看?”吳巨問區景。
區景回道:“若是半個月之前可能不好確定這龐縣令的日常往返路線,此人也算是頗為小心謹慎,期間不斷的變換不同路線。但如今已有一段時間沒有來自我軍的威脅,桂陽郡境內也刻意安排沒有出現我軍的任何動向,而那條路線即隱秘又相較其他路線來說是最近的路線,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龐縣令應該會選擇繼續走那裡。”
“嗯,從明晚開始你就帶一隊士卒到此路線的山上安營,一連數日皆要如此,士卒隻需帶乾糧,切記千萬不可在山上弄出煙火。”吳巨囑咐區景道。
為了確保計劃的萬無一失,吳巨和區景一起又在這一條往返路線上挑選了幾處備用埋伏點。
直到第三天晚上區景又親自再帶著兩百名士卒來到了埋伏的山頂營地,連同之前兩次帶的士卒共計五百餘人,隻等天亮之後便帶人去山間險地埋伏。
第二天一早城外龐縣令的隊伍便已集結好了。二百多士卒其中有一部分人要幫忙去推車,對於龐文這個族妹龐縣令可是疼愛得緊,也許是因為兩個人從一起長大的緣故。因此龐縣令幾乎把陽山縣城裡的稀罕玩意兒全都買了個遍,全都是帶回去給自己的族妹的。龐縣令這種操作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加上其為人頗為和善,對於手底下的人也是比較親和的,一眾同行之人也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這邊龐縣令的隊伍才剛走出陽山縣城二裡左右的距離,區景便帶著兩人來到了陽山縣城外遠眺。
“我們那邊埋伏了多少人?”區景問道。
“將軍請放心,我們兵貴精不貴多,隻要這姓龐的縣令進入我們的埋伏必死無疑。”
隨行的親衛隊長說完抱拳離開,然後一定的距離遠遠的跟在龐縣令的隊伍後邊,他要確認會龐縣令的隊伍走的是原來既定的那條路線,就算是出現了臨時改道的情況,他也好及時通知區景更換為另一個埋伏的地點。
臨近正午時分,龐縣令竟然真的改變了行進方式,原先的隊伍突然一分為二,一隊人繼續朝著原有的路線方向前進,另一隊人馬卻走了另外一條路。眼看情況有變,區景的親衛隊長趕緊抄小道去向區景報信。
就在區景在這邊觀察四周情況之時,親衛隊長從後山小道來到區景身邊稟報道:“姓龐的縣令分兵而行了!”
“什麼!”區景聞言大驚。
之前吳巨和區景曾多次推演今日的伏擊,但是縱使二人千算萬算卻沒有想到龐縣令會分兵而行。
這不純純的自己找死嗎?原本龐縣令身邊的兵馬就不算多,這一分兵更加有利於區景動手伏擊了。
區景問道:“你可看清姓龐的縣令走的是哪一邊?”
親衛隊長有些不確定的回答:“原先姓龐的縣令都是駕馬而行,不知為何這次竟然乘坐馬車而行,姓龐的縣令所乘坐的馬車確是往我們這邊而來,但屬下不敢保證他一定在車裡。”
其實這親衛隊長著實是想多了,他誤以為龐縣令分兵而行的目的是為了布下迷陣,讓人摸不清他到底走哪條路。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如果龐縣令發現有人想半路伏擊,正常反應該是回城調兵,而不是分兵而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多想無用,你且去通知另一個埋伏地點的弟兄,我們同時動手。不管這個姓龐的走哪條路,我們都叫他有來無回。”區景隨即吩咐一旁的親兵前去傳信。
區景又問親衛隊長,龐縣令的車馬隊伍多久會到這裡。親衛隊長稍稍估計了一下時間,回說應該已經快要到了山道入口處了。
龐縣令此時已抵達山道入口處,正下令在入口處所有人原地休整,在山腳隱蔽處區景也正悄悄注視著這邊。這山道兩旁全是區景的人馬,小小的山道兩邊的山林之中可是從未有過如此的的“熱鬨”。
就在此時又有一支人馬即將進入山道之中。
“是桂陽軍!”斥候回報道。
一支約有近一百五十人的桂陽軍隊伍正在山道口集結。就在區景準備動手伏擊龐縣令時,這裡卻突然出現了一隊桂陽軍隊伍,這讓區景不敢大意,趕緊讓手下的親衛隊長帶幾個人繞到山外去探查一番,看看是否還有其他桂陽軍隊伍。而山下這支桂陽軍人馬的行動異常小心,在進入山道口之前便是從各處分散再聚攏而來,這種化整為零又分散集結的方式很像負責刺探情報的斥候營的集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