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很多時候都忍不住吐槽自己的族人:“但凡是乾仗的事情,族人們都十分的有天賦,也研究的明明白白。
但凡是你們在其他方麵,也有乾仗時的靈性。
不~隻要有乾仗方麵一半~~三分之一的靈性也好啊。”
說時遲,那時快,突厥兩萬騎兵鋪天蓋地的就到了,盾牆前一裡的最適合的衝鋒位置,這個時候的戰馬也開始了提速。
“弩箭,射!”
隨著命令下達,各級弩弓指揮幾乎是同時大聲吼出了這個命令。
八牛弩發射手掄起木錘砸在機括上,“崩,嗡”木錘砸在機括上的響聲,和弩槍飛出去的破空氣幾乎是同時響了起來。
如林的弩槍狠狠的鑿進“沙塵暴”中,射中人的鐵槍,射穿第二個人的時候,小鏟子一樣的槍頭,往往把馬背上的人射成兩半。
然後弩槍去勢不減,射穿第三個,第四個人,或者是把人和馬一起釘在地上。
就算是先射中馬,弩槍也往往是從馬兒的身體穿透而過,去勢不減的射中第二匹馬,或者是釘在地上。
弩槍射中高速飛奔馬匹,兩股力量加持之下,手臂粗細的鐵槍從馬匹的身上穿過去後,急速奔跑的馬兒還是會往前奔跑出去十幾米,這才一頭紮在地上,揚起漫天的塵土。
馬背上的突厥騎兵,也會被甩出去七八米遠。
運氣不好的頭都被砸進胸腔,技術高超的突厥騎兵,則是會在被甩出去的瞬間,整個人都縮成一團,在地上滾幾圈卸力,好不讓自己被摔死。
這些人都是沙場老兵,心理素質高,騎術也好。
但是這個時候還是要小心後麵跟著衝過來的袍澤,一不小心就會被後麵的戰馬踩成肉泥。
這個時候往往就能看出來哪些人是老兵,哪些人是戰場上的生瓜蛋子。
而射空了的弩槍,便會“砰”的一聲,半支弩槍都會沒入地麵,敵我雙方的人,都能從聲音中判斷出許多的信息。
還是那句話,這一切都是敵我雙方用鮮血與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
李氏軍陣一千架八牛弩齊射,戰果十分的大,起碼射殺了兩千突厥騎兵,主要是這玩意兒有時候一支鐵槍射出去,可能會整支鐵槍上都穿滿了人。
而第一個射中的人和兩個人,不管他穿幾層甲都沒有用,就算是沒有把人射成兩截,射中軀乾也是一個大洞,根本就沒有救治的可能。
機械的力量,根本就不是人體能抗衡的,當然了,八牛弩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擁有的。
各大世家門閥有沒有八牛弩?
有……
但是沒有誰敢像李俊這樣,光明正大的擺在明麵上,畢竟私藏八牛弩完全就可以當謀反論處了。
但是……
可是……
但可是……
可但是,李俊拿出來了比十六衛,以及天下各關隘要衝,外加各大郡城守軍所擁有的八牛弩總量還要多的八牛弩的時候,反而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說他有所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