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李氏弓箭手,也在各自的統領指揮下上前搭弓射箭。
相比之下,李氏弓箭手主打一個量大管飽,五隊弓箭手交替上前齊射。
這其實才是突厥人最膽寒的時候,弩槍可以有機會躲,箭雨卻是沒有辦法躲。
這個和後世的熱武戰場上老兵怕槍,新兵怕炮是一個道理。
突厥人和李氏乾仗都不知道多少回了,當然知道李氏強弓的厲害。
射程比自己這方遠,殺傷力也比己方的大,己方還不到射程,李氏的箭矢便雨點一樣的落在自己頭頂了。
這……真的是很絕望的好不好?
但凡是有辦法,突厥人寧願和漢人的朝廷大軍乾仗,也不願意和瘋子一樣嗷嗷叫的李氏壯奴乾仗。
他娘的,武器裝備比己方精良不說,李氏有不下於己方的騎兵,還他娘的有人馬俱甲的重騎兵,這才是最恐怖的。
突厥人和漢人軍隊乾仗,很多時候乾不過也可以跑。
但是現在逃了六百多裡,人家就狗皮膏藥一樣的追在你馬屁股後麵砍你,還一副不死不休的樣子。
李氏部落的人真的是欺人太甚了,真當蒼狼的子孫沒有脾氣了?
。。。。。。
李氏族人卻是巴不得突厥人發飆,他們巴不得突厥人不要跑了,停下來乾死自己等人。
實在是再追下去,到不了大房的伏擊圈,族中的馬匹六成以上都會累死。
追的越遠,能隨軍帶著追擊的八牛弩就越少。能作戰的騎兵也減半,兩萬多人追一人雙馬,甚至是一人三馬的突厥人,他娘的,到時候誰追著誰砍都說不定了。
淺水塬好啊,這處古騎兵戰場雙方都熟悉,大家都沒有辦法耍什麼陰謀詭計,主打一個公平較量。
李氏族人覺得突厥人比己方多差不多一倍的騎兵,還是一人雙馬甚至是一人三馬,頡利可汗沒有任何理由逃跑了。
如果這樣頡利可汗都不敢一戰,他以後也就沒有辦法統治那麼大的地盤了。
不光李氏族人看不起他,草原上的各部落也沒有一個會服他。
本來頡利可汗就是搶的自己侄子阿史那社爾的汗位,現在阿史那社爾和弟弟阿史那突利,也都長大了。
現在整個東突厥的勢力三分,呈鼎足之勢。如果頡利可汗徹底的失去了威信,阿史那社爾兄弟倆絕對會把頡利一口吞掉。
草原上的民族選首領,其實和動物世界裡的狼群,獅群,猴群爭首領是一樣的……
。。。。。。
李氏弓箭手中不停的有被突厥人射中倒地的族人,李氏壯奴並沒有管中箭的族人,隻是莫得感情的彎弓射箭。
而手上戴著紅十字袖章的子矜營軍醫,則是彎腰穿梳在箭陣空隙中,給中箭的族人係上不同顏色的絲帶,並且做一個簡單的救治。
軍醫嘛,最大的目的隻是讓你活著。至於救治手法,那叫一個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