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與太子競爭成為下一個皇帝,那麼任何一位想要參與到這場鬥爭之中的皇子都要拿出功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或是文治或是武功。
至少有一樣,如果兩個都有,那就是加分選項。
而李泰受限於身形的原因,不方便騎馬打仗,所以選擇了文治。
“老大,你看看你胖得像個球一樣,還不趕緊減肥,你又胖又缺,彆到時候太子位被我拿到手中。”
如今的朱高煦行事見長,逮著機會就懟一懟他的老大哥朱高熾。
不過他的這番話也獲得朱棣讚同,於是又強行命令朱高熾減肥一頓,從4碗飯降到三碗。
盛世修書,隨著大唐在對外戰爭中接連取得重大勝利,不少文人也開始了編撰書籍的工作。
而李泰此時憑借著文學館眾人耗時4年成功編撰出了我國第1部全國性地理總誌《括地誌》共五百五十卷。
可以說把貞觀時期唐朝覆蓋麵積的地勢地形全部講述清楚,是一樁天大的功績,由此凝聚的魏王黨,完全可以與太子黨抗衡,甚至在某些方麵上能達到上風。
當然了,奪嫡這事,不隻是兩個房子之間的爭奪,更是兩股勢力之間的衝突以及鬥爭。
就如同鬥地主一般,當時李承乾為首的太子黨就是這樣一個地主。
除了李泰搞事之外,還有好幾股勢力,其中像以齊王李諳為首與吳王李恪為首的黨派,也在暗戳戳的謀奪太子之位。
當然歸根結底,作為太子一個帝國的繼承人,想要順利登上皇帝之位,還需依靠自身。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
但是,在優秀的人也需要釋放心中的鬱悶。
如今李承乾麵對的情況就是自己的父皇越來越牛逼,甚至在未來的時間中還會不斷牛逼。
至於其他的競爭者也在不斷的發展,他們也在逐漸變強,很快這一輪的奪嫡已經進入了僵持階段,就要看誰最先露出破綻,一旦露出破綻,就能被彆人順利拉落馬下。
當然在這煎熬的僵持環節之中,李承乾最終崩潰了。
不為彆的,豬隊友太給力。
也就是李承乾,換成其他人可能崩潰的更早。
天幕之中,李承前聽到了天幕對自己的評價之後,一時之間也有些愣神。
一旁的朱標在旁邊解釋道
“李哥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的承受能力比唐太宗也就是你爹強多了,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太宗皇帝眼前也就是一個魏征,而你麵前卻有至少十幾個魏征在那裡諫言,或者完全稱不上是諫言,純粹就是挑刺。”
朱標說著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李承乾。
事實上,由於魏征在朝最後十幾年之間屢次犯言直諫,為他贏得了無數清名的同時,朝廷上的其他官員也是有樣學樣。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
隻不過他們並不敢像魏征那樣直接挑李世民的刺,但可以挑太子的刺。
當然對於太子府的內臣而言,他們並不直接去找李世民的麻煩,他們就專找李承乾的麻煩。
其中餘誌寧孔穎達張玄素三個家夥,幾乎是天天以各種亂七八糟的小事來彈劾勸諫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