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臉色微微一沉,語氣轉冷:“瑜乃外臣,受吳侯之命,鎮守疆土,保境安民。如何用兵,何時交割,自有考量。使者還是請回吧,將瑜之言,如實稟告晉王即可。”他不再給對方說話的機會,直接揮手:“送客!”
甲士上前,那王使者氣得麵色鐵青,指著周瑜:“好!周瑜!你等著!晉王天兵一到,玉石俱焚!”說罷,憤然離去。
周瑜看著使者背影消失在帳外,目光銳利如刀。他知道,所有的外交辭令與緩兵之計都已用儘,與北方的正麵衝突,已如箭在弦上。
周瑜第三次強硬拒命,並在赤壁大規模構築軍事要塞的消息,連同江東軍加速經略荊南的情報,迅速傳回了襄陽晉王行轅。
行轅之內,氣氛凝重。袁紹看著程昱呈上的詳細軍報,麵色沉靜,但眸光深處已有寒芒凝聚。他將絹帛傳給下列的賈詡、諸葛亮等人閱覽。
“周瑜小兒,是鐵了心要劃江而治了。”袁紹的聲音平靜,卻帶著山雨欲來的壓力,“不僅寸土不讓,反而借掃蕩荊南之名,行擴張之實。如今更在赤壁紮下根來,這是擺明了車馬,要與我在這長江之上一決雌雄。”
賈詡撚著胡須,緩聲道:“周郎俊傑,有此決斷,不出所料。其選擇赤壁,眼光毒辣。此地利,儘歸南軍。其水軍本就精銳,如今又據地利,士氣正旺,此戰……若倉促進行,勝負難料。”
程昱則語氣森然:“狂妄至極!三番五次抗命,形同造反!大王,當立即集結重兵,水陸並進,強攻江夏,拔除赤壁,擒殺周瑜!唯有如此,方能震懾宵小,彰顯天威!”
袁紹目光掃向帳下將領與新附之臣:“雲長、翼德、興霸,你等以為如何?”
關羽撫髯沉吟:“長江之險,非比陸地。周瑜既敢如此,必有依仗。其水軍之能,不可小覷。”
張飛環眼圓睜:“大哥!打就是了!俺老張就不信,他那幾條破船,能擋得住咱們千軍萬馬!”
甘寧則躍躍欲試,朗聲道:“大王!周瑜水寨雖固,然我北軍亦非無一戰之力!荊州水軍舊部,頗善水戰,隻需加以整合,嚴加操練,配上北軍之勇,未必不能破敵!那赤壁水域,寧願為前鋒!”
諸葛亮輕搖羽扇,從容道:“大王,周瑜此舉,意在逼我於其有利之戰場決戰。我軍新合,水師初立,將卒尚未完全適應風浪,且荊北新附,人心浮動。若此時傾力南征,勝則固然可定江南,然若受挫於大江,則新附之地恐生變亂,西涼韓遂、馬超亦必窺伺在側,大勢危矣。”
袁紹靜靜聽著麾下謀臣將領的議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上的地圖,目光停留在“赤壁”二字之上,又緩緩移向西方的“涼州”。片刻後,他看向司馬懿:“仲達,你以為呢?”
司馬懿躬身道:“大王,諸葛亮先生與賈詡軍師所言,乃老成持重之見。周瑜拒命,正在意料之中。我軍當下之急務,在於徹底消化荊北、豫州,穩固根基,同時籌備對西涼之戰。此乃心腹之患,亦是我軍陸戰之長所在。若此時與江東在水上爭鋒,實乃以短擊長,即便勝,亦損失慘重,延誤西進時機;若敗,則後果不堪設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頓了頓,繼續分析:“反之,暫緩對江東用兵,表麵示弱,實則爭取時間。一則可借周瑜連番抗命之舉,坐實其‘割地自立’之罪,廣布天下,占據道義高地;二則可命甘寧、文聘等將領全力整合水軍,督造戰船,練卒於漢水;三則可加緊對西涼韓遂、馬超的安撫或離間,確保西線無虞。待我水師初成,內部穩固,西涼平定,再挾雷霆之勢南下圖之,則江東可一鼓而定。”
司馬懿的分析,著眼於全局和長遠,與賈詡、諸葛亮的思路不謀而合,也深深打動了袁紹。
袁紹眼中閃過一絲決斷,微微頷首。他最終站起身,聲音沉穩而有力,定下了未來的戰略基調:
“諸公之言,甚善。周瑜欲激我於赤壁決戰,孤豈能中他下懷?”
他環視眾人,下令道:
“傳令:”
“一、將周瑜屢抗王命、割據荊南之行,昭告天下,斥其無君無父之罪,檄文遍傳各州郡!”
“二、沿江各部,加強戒備,多設烽燧哨探,嚴防江東軍北上襲擾。然無孤王令,不得擅自發起渡江攻擊!”
“三、擢升甘寧為橫江中郎將,與文聘等人總督水軍事務,全力整訓水軍,督造戰船,演武於漢水。孤予爾等時日,必要練出一支可縱橫江上之師!”
“四、加派使者前往西涼,厚賞韓遂、馬超,探其虛實,行分化之策,為西征做準備!”
“五、江東方向,暫取守勢。然,若孫策、周瑜敢主動北犯,則集重兵,給予迎頭痛擊!”
袁紹的決策,迅速轉化為整個江北的軍事態勢。雖然具體的荊州防線安排不在本章贅述,但一種戰略層麵的對峙已經形成。
而在漢水及其他支流的水寨中,新組建的北軍水師在甘寧、文聘的帶領下,開始了日夜不息的緊張操練。甘寧以其悍勇與經驗,很快贏得部分荊州水軍的敬畏,巨大的樓船、靈活的走舸在江麵上破浪而行,號令之聲日漸整齊。雖然比起對岸百戰之師的江東水軍仍顯稚嫩,但那日益高漲的士氣與逐漸磨合的戰術,已顯露出成長的潛力與未來的威脅。
長江,這條浩瀚的天塹,此刻仿佛化作一條無形的巨蟒,分隔開兩個日益龐大的勢力。南岸,赤壁周瑜大營,旌旗蔽日,戰船如雲,軍容鼎盛;北岸,雖無大規模渡江準備,但那種森嚴的戒備與水麵下湧動的力量,同樣令人心悸。
周瑜立於赤壁山巔,遙望江北,俊雅的臉上並無絲毫放鬆。袁紹沒有立刻發動進攻,這在他的預料之中,但也讓他感到了更深的壓力。他知道,這暫時的平靜,意味著北方正在積蓄力量,未來的較量,將更加艱難。他必須利用這段時間,徹底平定荊南,鞏固防線,並將腳下的赤壁,打造成真正的銅牆鐵壁。
而在北岸,袁紹在巡視野王水軍操演後,對隨行的賈詡、諸葛亮等人道:“周郎雖借地利暫得一局,然孤有天下之腹心,有時日之利。待西涼平定,水師練成,再看這萬裡長江,究竟誰主沉浮!”
江風獵獵,吹動眾人的衣袍,也吹動著天下大勢。南北隔江對峙的局麵,就此以赤壁為焦點,穩固下來。一場決定中國南北命運的大戰陰影,已然投注在這片波濤洶湧的江麵之上。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