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揉了揉酸脹的太陽穴,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獻資料仿佛在眼前旋轉。已是深夜十一點,大學圖書館僅剩寥寥幾人,寂靜中隻有鍵盤敲擊聲和偶爾翻書的沙沙聲。
“再堅持一下,寫完這章就回去。”他喃喃自語,端起已經涼透的咖啡一飲而儘。
作為曆史係研究生,袁方對三國時期有著超乎尋常的癡迷。他的畢業論文選題正是《袁紹集團興衰與漢末政治格局變遷》,這一選擇讓不少同學感到詫異——畢竟在大多數人眼中,袁紹不過是官渡之戰中曹操的陪襯,一個優柔寡斷的失敗者。
但袁方不這麼認為。通過數月研究,他發現曆史上的袁紹遠比演義中描繪的複雜得多: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早年反抗董卓的義舉,統一河北的雄才大略...若非一係列關鍵決策失誤,三國曆史或許會徹底改寫。
“如果袁紹在何進被殺後果斷行動,如果他能聽進田豐、沮授的諫言,如果官渡之戰前妥善處理內部派係...”袁方常常沉浸在這種假設中,為這位本可成就霸業卻最終敗亡的梟雄感到惋惜。
電腦右下角的時間顯示:2358。袁方保存好文檔,準備收拾東西離開。連日熬夜讓他感到心臟陣陣不適,但他不以為意——二十五歲的年紀,總覺得自己還能扛。
他最後瀏覽了一眼剛寫完的章節結論:“袁紹之敗,非實力不濟,而在決斷力不足。曆史關鍵時刻的猶豫,注定了他從潛力霸主淪為悲劇配角...”
就在這時,一陣劇痛突然從胸口傳來,仿佛有隻無形的手攥緊了他的心臟。袁方試圖呼救,卻發不出任何聲音。視線開始模糊,電腦屏幕的光亮在眼前逐漸暗淡,最後映入眼簾的是文獻中袁紹的畫像——那張威嚴中帶著憂鬱的麵容,似乎正透過時空凝視著他。
“我這是...猝死嗎?”這是袁方失去意識前的最後一個念頭。
黑暗,無邊無際的黑暗。
袁方的意識在虛空中漂浮,感覺不到時間流逝,也感知不到空間存在。他仿佛一片落葉,在曆史的長河中隨波逐流。
模糊中,他聽到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戰馬嘶鳴、刀劍碰撞、謀士爭辯、百姓哭嚎...這些聲音時遠時近,構成一幅漢末亂世的悲壯畫卷。
“本初兄,董卓殘暴,我等當共討之!”一個急促而熟悉的聲音響起。袁方混沌的意識微微一震——這是曹操的聲音,年輕而富有激情。
“袁公四世三公,海內人望,當為討董盟主!”又一個聲音高呼,隨後是眾多附和之聲。
畫麵一轉,他看到自己站在高台上,旗下各路諸侯俯首稱臣。那是袁紹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十八路諸侯討董聯盟的盟主,天下矚目的焦點。
但轉瞬間,景象又變。官渡戰場上火光衝天,烏巢糧草被燒,士兵潰逃...他感受到一種深入骨髓的絕望和不甘。
“若聽田豐之言,不至於此!”一個悲愴的聲音在內心呐喊。那是袁紹臨終前的悔恨,是霸業未竟的遺憾。
各種記憶碎片如潮水般湧來:少年時在洛陽的意氣風發,黨錮之禍中的隱忍待發,與曹操的早年友誼,與同父異母兄弟袁術的明爭暗鬥,平定河北的輝煌,官渡敗北的落魄...
這些不屬於袁方的記憶,卻如此真實地烙印在他的意識中。他仿佛同時是旁觀者和親曆者,觀看著袁紹一生的走馬燈。
“我不是袁紹,我是袁方...”他試圖保持自我認知,但兩個身份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在意識的深淵中,一道亮光突然出現。亮光中,他看到一個威嚴的中年男子身影——正是他研究多年的袁紹。那人目光如炬,直視袁方靈魂深處。
“吾之遺憾,汝能補否?”聲音不是通過耳朵聽到,而是直接響徹在意識深處。
袁方尚未回答,一股強大的吸力便將他拽向光源。混亂的記憶碎片開始有序排列,兩個時代的認知逐漸融合...
劇痛。
這是袁方恢複知覺後的第一感受。不是心臟的絞痛,而是頭部的撕裂痛,仿佛有無數根針同時刺入大腦。
他費力地睜開雙眼,模糊的視線逐漸清晰。映入眼簾的不是醫院的白牆,而是古色古香的木質床頂,精致的雕花在微弱的燭光下若隱若現。
“這是哪裡?”他試圖起身,卻感到渾身無力。轉目四顧,發現自己身處一間寬敞的古代臥室中:青銅燭台、絲綢帷幔、漆木家具...一切都像是曆史劇的拍攝現場。
“有人在拍戲嗎?”袁方困惑地想,但劇烈的頭痛讓他無法深入思考。無數陌生的記憶碎片在腦海中翻騰,與自己的記憶交織碰撞。
“大將軍何進被張讓等閹黨誘殺宮中!”
“董卓率西涼軍已至洛陽城外!”
“本初兄,此刻當如何是好?”
這些信息如潮水般湧來,伴隨著強烈的焦慮和緊迫感。袁方抱住頭,痛苦地在床上翻滾。
“我是袁方,我是曆史係的研究生...”
“不,我是袁紹,字本初,豫州汝南人...”
兩種身份認知在腦海中激烈交戰。他看著自己顫抖的雙手——這不是他熟悉的略帶書生氣的細長手指,而是一雙骨節分明、虎口有繭的武將之手。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