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斂了笑容,神情變得鄭重,目光直視曹操:“紹,特為救孟德而來,亦為救這天下而來!”
曹操瞳孔微縮,臉上戒備之色更濃,他乾笑一聲:“嗬……本初說笑了。操如今乃朝廷欽犯,亡命之徒,苟全性命已屬不易,何談救天下?”
“明人麵前不說暗話。”袁紹語氣斬釘截鐵,“董卓倒行逆施,廢立皇帝,屠戮忠良,天人共憤!其勢雖大,然根基未穩,天下英雄,豈能坐視?孟德昔日敢孤身刺董,今日豈無討賊之心?”
曹操沉默,眼神閃爍不定,顯然在急速思考袁紹的真實意圖。他刺董失敗,倉皇出逃,正是心有不甘,卻又深感無力之時。袁紹的話,無疑戳中了他內心最深處的抱負與痛處。
“即便有心,又如何?”曹操歎了口氣,姿態放低了些,“操如今兵不過數十,將不過親族,錢糧匱乏,如喪家之犬,拿什麼去討董?”
“所以,我來了。”袁紹向前一步,氣勢逼人,“孟德有討賊之誌,紹有匡扶之心,更兼河北之地,錢糧兵馬,唾手可得。你我聯手,何愁大事不成?”
“聯手?”曹操敏銳地抓住了這個詞,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向袁紹,“如何聯法?是讓我曹操,率這數十殘兵,投入你袁本初麾下為將嗎?”
氣氛瞬間變得微妙而緊張。曹操身後的曹洪手已握緊了刀柄,顏良、文醜也肌肉緊繃。
麵對曹操幾乎是挑釁般的質問,袁紹卻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寂靜的山穀中回蕩,衝淡了緊繃的氣氛。
“孟德啊孟德,你太小看我袁本初,也太小看你自己了!”袁紹止住笑聲,目光灼灼,“若隻為得一驍將,我何須親冒矢石,星夜來此?顏良、文醜,萬人敵也,我帳下不缺猛將!”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無比誠懇:“我此來,是欲與孟德結為兄弟之盟,共扶漢室,同討國賊!”
“兄弟之盟?”曹操愣住了,這個提議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不錯!”袁紹鄭重說道,“我知孟德非久居人下之輩,我袁本初亦非不能容人之主。眼下,我即將提兵北上,直取冀州為基業。孟德你可持我書信,前往陳留,我已安排人手錢糧助你招兵買馬。你可自領一軍,獨立成營,不必受我直接節製。”
他指著南方:“待我平定河北,你亦在兗州站穩腳跟,屆時,你我兄弟,一北一南,互為犄角,同時舉兵,西向洛陽,何愁董卓不滅?待掃清國賊,匡扶漢室,你我為國家柱石,共保社稷,名垂青史,豈不美哉?”
這一番話,格局宏大,既充分尊重了曹操的獨立性,又描繪了清晰的合作藍圖和光明的未來。更重要的是,袁紹表現出了對曹操能力的絕對信任和極高的評價。
曹操徹底動容了。他逃亡以來,見慣了世態炎涼,何曾想過袁紹會在他最落魄之時,給予如此厚望與尊重?這不比他獨自去陳留,從頭打拚要強上百倍?
但他畢竟是曹操,多疑是他的本性。他凝視著袁紹:“本初此言,當真?他日我若勢大,你就不怕……”
“怕?”袁紹打斷他,豪氣乾雲,“我袁本初若連一個真心相待的兄弟都容不下,還談什麼爭霸天下?若他日,孟德你覺得我袁紹不堪輔佐,或我袁紹覺得你曹操包藏禍心,你我大可堂堂正正,各憑本事,一決高下!但在此刻,麵對國賊董卓,你我是同誌,是兄弟!”
這番話,坦蕩到了極致,也自信到了極致。既給了承諾,也劃下了底線。
曹操沉默了良久,月光灑在他陰晴不定的臉上。最終,他眼中所有的疑慮、戒備儘數化為一種決絕與感動。他猛地抽出腰間佩劍,嚇了顏良等人一跳。
然而,曹操卻將劍鋒轉向自己,劃破手掌,任由鮮血滴落在地。“皇天在上,後土在下!”他聲音鏗鏘,擲地有聲,“我曹操曹孟德,今日與袁紹袁本初結為盟約,共討國賊,匡扶漢室!此生絕不負此盟約,若違此誓,人神共戮!”
袁紹見狀,亦毫不猶豫,拔出佩劍劃破手心,與曹操流血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我袁紹袁本初,今日與曹操曹孟德結為盟約,生死相托,共扶漢室!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兩隻染血的手緊緊相握,溫熱粘稠的血液交融在一起。月光下,兩位未來注定要攪動天下風雲的梟雄,在這一刻,為了共同的目標,立下了莊重的誓言。
“本初兄!”
“孟德弟!”
兩人相視大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袁紹當即修書一封,蓋上自己的印信,交給曹操:“持此信前往陳留,自有人接應。錢糧軍械,我會陸續設法送去。孟德,保重!”
“本初兄,冀州之事,亦請小心!待你佳音!”曹操鄭重收好書信,拱手告彆。
黎明前夕,袁紹率隊悄然離去。回望那處逐漸隱沒在晨霧中的莊園,他知道,曆史的車輪,已經被他撬動了一角。這一諾,或許無法真正綁定曹操一生,但至少,在討董之戰乃至其後的數年裡,他將多一個強大的盟友,少一個致命的敵人。
星夜奔曹,英雄一諾,未來的天下棋局,已然不同。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