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根基初固,河內新風_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章 根基初固,河內新風(1 / 1)

河內郡的秋天,帶著黃河水汽的微涼。懷縣城頭,“袁”字大旗在秋風中獵作響,取代了往日王匡的旗幟,宣告著這片土地迎來了新的主人。

郡守府書房內,袁紹放下手中王匡呈上的戶籍冊與糧倉記錄,眉頭微蹙。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嚴峻一些。河內郡雖地處中原腹地,連接司隸、並州、冀州,位置關鍵,但曆經黃巾之亂與近年天災,加之洛陽動亂的影響,大量流民湧入,民生頗為凋敝。府庫中的存糧,在供養了袁紹帶來的數千兵馬與一眾文士家眷後,已顯捉襟見肘之勢。

“主公,可是在為錢糧之事憂心?”一個溫和的聲音響起。袁紹抬頭,見是荀攸捧著幾卷新繪的河內地圖走了進來。月餘調養,這位曆史上的奇策之士已恢複了往日神采,更因袁紹的知遇之恩而愈發儘心。

“公達來了。”袁紹示意他坐下,將竹簡推過去,“河內底子比我想象的還要薄些。坐吃山空絕非長久之計,更何況,我等大業方啟,河內乃第一步,必須穩固。”

荀攸瀏覽片刻,點頭道:“確是如此。然河內地利猶在,民心思定。若能善加引導,恢複元氣並非難事。攸近日走訪鄉裡,發現可用之力頗多,隻看主公用與不用,如何用。”

“哦?細細說來。”袁紹身體微微前傾,流露出濃厚的興趣。他深知荀攸之才,絕不止於軍事謀略。

恰在此時,許攸也風風火火地闖入,人未至聲先到:“本初公!那冀州韓馥老兒果然派人來了,不過是來打探虛實的鼠輩,已被我打發走了!依我看,咱們還得早做打算……”他話說到一半,見袁紹與荀攸正在商議內政,這才收住話頭,也湊了過來。

袁紹看著麾下一靜一動的兩位謀士,心中已有定計。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略顯蕭瑟的街景,沉聲道:“子遠,冀州之事,我心中有數,然欲取之,必先固本。根基不穩,縱得冀州,亦如沙上築塔。公達,你方才所言‘可用之力’,便是我們眼下穩固根基的關鍵。”

他轉過身,目光灼灼:“我要的,不僅是一個兵營,更是一個能支撐我們爭霸天下的堅實基地。從今日起,河內,要換一番新氣象!”

袁紹的“河內新風”,並非一時興起,而是融合了現代管理思維與古代實際情況的係統改革。他召集核心文武,連續數日閉門商議,最終推出了影響深遠的“新政三策”。

第一策,屯田安民,以工代賑。

此策由袁紹提出核心理念,荀攸負責完善細則並主導執行。他充分利用了袁紹“司隸校尉”和袁氏的名望,發布安民告示,宣布三項舉措:

其一,招募流民與無地農民,在黃河沿岸及郡內荒蕪之地實行軍屯與民屯。官府提供種子、農具,並派兵保護,所產糧食,官民按比例分成。此令一出,大量顛沛流離的百姓看到了生機,報名者絡繹不絕。

其二,以“工代賑”,組織壯勞力興修水利,整飭道路、加固城防。參與勞作之人,每日可獲得足以養家糊口的糧食,而非單純施舍。這既避免了滋生惰性,又快速提升了河內的基礎設施水平。

其三,由皇甫嵩出麵,整編、吸納河內原本的郡國兵以及前來投奔的義勇,汰弱留強,納入顏良、文醜的統轄之下進行嚴格操練。軍紀被反複強調,嚴禁擾民,違者重處。

第二策,建立醫署,普惠軍民。

這一策的推行,則主要倚重了華佗與張仲景的威望與仁心。袁紹親自拜訪二位神醫,懇切陳情:“亂世之中,人命如草。紹不忍見將士因病減員,百姓因疾喪親。願請二位先生主持,設立醫署,教授學徒,普惠軍民,此乃活人無數之功德,亦是我軍戰力與民心之保障。”

華佗與張仲景本就有濟世之誌,見袁紹如此重視醫學,大為感動,欣然應允。很快,一座由郡守府支持的醫署在城南成立。華佗主導外傷急救與外科,將一些簡易的戰場救護知識編成手冊,教導軍中醫官;張仲景則專注於傷寒雜病,帶領學徒采集草藥,研製方劑。醫署不僅為軍隊服務,也定期為百姓義診,藥價極其低廉,甚至對赤貧者免費。此舉在短時間內贏得了極大的民心,連周邊郡縣的百姓都聞風而來。

第三策,興辦學堂,凝聚人心。

此策則由大儒蔡邕掛帥。袁紹深知文化認同與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請蔡邕出麵,在懷縣設立學館,名為“河北講武堂”暫名),實則文武並重。文事由蔡邕親自授課,講授經史子集,並整理、抄錄從洛陽帶出的典籍;武事則定期由皇甫嵩、顏良、文醜等將領,講授兵法、戰陣。袁紹本人也時常前往,與學子們探討天下大勢,灌輸自己的理念。這不僅吸引了河內本地的青年才俊,連冀州、並州的一些寒門子弟也慕名而來。

新政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觸及舊有利益格局時,難免有阻力。一些本地豪強對屯田政策陽奉陰違,某些郡吏對新的考核方式袁紹引入了初步的績效概念)怨聲載道。但在袁紹的強力支持,以及荀攸的靈活手腕、許攸的暗中監察下,這些阻力被迅速化解。顏良、文醜嚴格約束部下,對膽敢破壞新政、欺壓百姓者,無論出身,一律軍法處置,樹立了新政的權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新政推行半月後,一個突發狀況考驗著這套新體係的成色。

這日,袁紹正在與荀攸、許攸商議冀州情報,文醜大步闖入,麵帶急色:“主公,城外湧來大批流民,約有數千之眾,據說是從洛陽方向逃來的,人困馬乏,堵塞了官道,與維持秩序的軍士發生了些衝突!”

袁紹立刻起身:“走,去看看!”

眾人登上城樓,隻見城外黑壓壓一片,儘是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百姓,扶老攜幼,哀鴻遍野。一些青壯流民因急於入城覓食,與守城士卒發生了推搡,場麵一度混亂。

許攸皺眉道:“主公,人數太多,城內糧儲有限,若全部放入,恐生亂子。不如驅散……”

荀攸則道:“不可,這些都是大漢子民,若強行驅散,任其自生自滅,與董卓何異?且於主公聲望有損。”

袁紹目光掃過城下那些絕望的麵孔,心中已有決斷。他下令:“開西門空地,設立臨時粥棚!命華佗、張仲景先生即刻帶醫署人手前往,救治病患!文醜,帶你的人維持秩序,按家庭登記造冊,青壯者詢問是否願參與屯田或工役,老弱者另行安置,不得欺淩!”

命令一道道傳下,高效運轉的新政體係立刻展現出威力。粥棚迅速搭起,熱氣騰騰的粟米粥讓流民的騷動平息下來。醫署的學徒們在華佗指揮下,穿梭於人群中,處理傷病。荀攸派出的文吏則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登記。

就在這時,流民中一陣騷動,一個老者因體力不支倒地,家人哭喊起來。華佗立刻帶人上前施救。另一邊,幾個半大的孩子餓得直哭,負責分發粥食的士兵見狀,默默將自己的乾糧分給了他們。這些細節,被城上城下的許多人都看在眼裡。

忽然,流民中有人認出了城樓上的袁紹,高呼道:“是袁司隸!是誅殺宦官的袁青天!”刹那間,數千流民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紛紛跪倒在地,叩首不止,感激之聲此起彼伏。

“袁青天活命之恩啊!”

“願為袁公效死!”

聲浪彙聚,直衝雲霄。顏良、文醜等將領看著這一幕,胸中豪氣頓生。荀攸撫須微笑,看向袁紹的目光充滿欽佩。許攸也收起了之前的疑慮,暗自點頭。

袁紹站在城頭,感受著那澎湃的民心,心中亦難免激蕩。他上前一步,運足中氣,聲音清晰地傳遍四方:“諸位鄉親請起!紹既至此,必不使河內百姓流離失所!凡願留下者,皆有田可耕,有工可做,有醫可治!袁紹在此立誓,必與諸位同心協力,共度時艱,再造家園!”

回應他的,是更加山呼海嘯般的感恩與擁戴。

當晚,郡守府內。

荀攸將一份統計呈上:“主公,今日登記流民三千七百餘人,其中可用青壯近千,已妥善安置。民心歸附,勝過十萬雄兵。”

袁紹接過簡報,臉上露出了抵達河內後最為舒展的笑容。他走到那幅巨大的河北地圖前,手指輕輕點在“河內”之上,那裡,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堅實。

“根基已立,新風已起。”他輕聲自語,隨即轉頭,目光炯炯地看向荀攸與許攸,“接下來,該讓冀州的韓馥,好好感受一下,這來自河內的‘新風’,是何等滋味了。”

河內的這一係列舉措,如同投入死水潭中的巨石,激起的漣漪,正悄然向四周擴散。一個穩固、充滿活力的後方基地,已然成型。袁紹的河北棋局,落下了至關重要的第一子。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離譜!天才少年去新兵連報到了? 穿越星際廢土丈夫是我求來的 一個家族的斷代史 那些年,有你陪伴真好 無限求生:七天一個新世界! 重生逆襲,太子爺跪求追妻路 江妍與她的追隨者們 瘋吻茶棠:太子爺殺瘋 成全渣男離婚帶崽養豬嫁首長 明明是萬人嫌,主角圖哭著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