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計定乾坤,謀士獻策_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章 計定乾坤,謀士獻策(1 / 2)

鄴城,冀州州牧府。

昔日韓馥治事的大堂,如今已悄然換了一番氣象。象征著袁氏身份的器物被恭敬地擺放出來,雖未大肆鋪張,但一種新的、更為凝練肅穆的氛圍已然形成。袁紹端坐於主位之上,身下是韓馥曾坐過的席位,卻仿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威嚴。堂下,文武分列左右。

左側以顏良、文醜為首,新近明確表示歸附的麴義亦位列其中,武人氣息凜然;右側則文臣濟濟,荀攸、許攸、郭圖自是核心,而原冀州彆駕關純、軍司馬耿武、以及被袁紹特意請來的審配、沮授等人也赫然在列。這既是袁紹現有核心班底的一次齊聚,也是他對冀州舊臣的一次姿態明確的接納與安撫。

袁紹目光平和地掃過堂下眾人,無論是追隨他出洛陽、經河內的舊部,還是新近歸附的冀州俊傑,在他眼中,此刻皆是他未來宏圖大業的基石。

“紹,蒙韓文節信賴,諸位賢達不棄,得掌冀州,心中常懷惕厲。”袁紹開口,聲音沉穩,打破了堂內的寂靜,“然,得州易,治州難;保境易,開拓難。今董卓竊據京師,公孫瓚虎視北疆,天下群雄並起,局勢波譎雲詭。我等既居此位,當思進取,而非偏安。今日召集諸位,便是要議一議,我等今後,該當何去何從?這冀州,乃至這天下,該如何去爭?”

他沒有沉浸在奪取冀州的喜悅中,而是直接將議題拔高到了爭奪天下的戰略層麵,這份清醒與雄心,讓在座眾人,尤其是新附的審配、沮授等人,心中不由一凜,隨即湧起一股參與大時代的激動。

袁紹的問題,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堂下頓時議論紛紛。片刻後,郭圖率先出列,他新投不久,又主筆檄文、書信,頗受重視,此刻意氣風發,朗聲陳策:

“主公!圖以為,當務之急,乃是以雷霆之勢,鞏固河北,速定四方!”他走到堂中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手指快速點過幾個關鍵位置,“主公既得冀州,名望無兩,兵精糧足,正當趁勢而上!可一麵遣一上將,北向擊公孫瓚,即便不能儘滅其軍,也需奪回中山、常山等郡,將防線推至易水,解除北顧之憂;另一麵,主公可親提大軍,西入並州,並州地廣人稀,刺史丁原已死注:此時間點丁原已死於呂布之手),各部紛爭,取之易如反掌!得並州,則可得良馬,增鐵騎,更無西顧之憂!屆時,主公坐擁冀、並,背靠太行,虎視天下,何愁大業不成?”

郭圖之策,核心在於“快”與“擴”,趁著聲威正盛,迅速擴張地盤,打造一個穩固的河北基本盤。此策聽起來氣勢磅礴,頗合顏良、文醜等武將胃口,兩人眼中都露出興奮之色。

然而,郭圖話音剛落,許攸便出列反駁,他陰陽一笑:“公則之策,未免操之過急,近乎行險!”他轉向袁紹,躬身道,“主公,攸以為不然。我軍雖得冀州,然畢竟初來乍到,韓文節舊部是否真心歸附?各郡縣豪強是否暗中觀望?此皆未可知也!內部未穩,便急於四處征伐,若公孫瓚據險死守,並州戰事遷延,後方一旦生變,如之奈何?此乃危道!”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點圈住冀州:“攸之策,在於‘固本’與‘待時’。主公當以一到兩年時間,潛心梳理冀州內政。徹底整編軍隊,汰弱留強,使其真正成為主公之軍;清查戶口田畝,安撫流民,積蓄錢糧;更重要的是,甄彆、任用賢才,將冀州上下牢牢掌控。同時,可遣能言善辯之士,南連曹操、劉岱,西結張楊時在河內)、王匡,甚至可暫緩與公孫瓚衝突,示之以弱。待內部穩固,盟友結成,再觀天下之變。若董卓內部生亂,或關東諸侯與董卓大戰,我軍再以雷霆萬鈞之勢出擊,或西向入司隸,或北上一舉平定幽州,則事半而功倍!”

許攸之策,核心在於“穩”與“等”,先消化內部,結交外援,等待最佳時機。此策較為保守,但確實指出了快速擴張的風險。

兩位謀士,一急一緩,各執一詞,皆有道理。堂上眾人不禁將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荀攸,以及尚未發言的審配、沮授等冀州本土謀臣。

荀攸感受到眾人目光,緩緩出列,先對袁紹一禮,然後平靜開口:“公則欲速定河北,其誌可嘉,然確如子遠所言,風險不小;子遠欲固本待時,老成持重,然亦可能坐失良機,若他人搶先整合河北或擊敗董卓,則主公大勢去矣。”

他頓了頓,走到地圖前,手指先點在冀州,然後劃出一個更大的圈:“攸以為,當取其中,兼二者之長,可分三步走,謂之‘定冀、穩邊、觀釁’。”

“第一步,定冀。此非子遠所言簡單固守,而是要在半年內,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完成對冀州軍、政、財、民的徹底整合。整軍並非簡單汰弱,更需將顏良、文醜、麴義等部與冀州舊軍打散重編,確立主公絕對權威;治政則需迅速派遣得力乾員赴各郡縣,推行河內新政之精神,清查豪強,安頓流民,務必使冀州上下,隻知有袁公,不知有韓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步,穩邊。此非怯戰,而是策略性應對。對北麵公孫瓚,可暫取守勢,但非被動挨打。可命一員大將如顏良或文醜)鎮守北疆,依托城池,深溝高壘,挫其銳氣。同時,可密遣細作,散布流言,離間公孫瓚與幽州牧劉虞,使其後方不穩,無力大舉南下。對西麵並州,則可遣一能臣如可派沮授或辛評),持主公書信、錢帛,前往聯絡拉攏上黨太守張楊、黑山賊張燕等,不求其立刻歸附,但求其不與我為敵,甚至可暗中資助其牽製董卓。對南麵,則積極響應曹操討董之倡,可提供部分糧草,派少量部隊象征性參與,占據大義名分,卻不必傾力以赴。”

“第三步,觀釁。待內部整合完畢,邊境暫時穩定,便可靜觀天下之變。屆時,主動權在我。若董卓內亂,我可西進司隸,奉迎天子;若公孫瓚與劉虞矛盾激化,我可北上漁利;若關東諸侯與董卓兩敗俱傷,我可南下收取河洛……總之,依時依勢而動,後發而先至!”

荀攸之策,環環相扣,既有短期目標,又有長期規劃,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權宜之計,將戰略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中,顯得極為高明。

荀攸的話音落下,堂內一片寂靜,眾人都在消化這“三步走”方略的精髓。即便是心高氣傲的郭圖,也不得不承認,此策比自己的更為周全穩妥;而許攸也微微頷首,認為荀攸的“定冀”比自己的“固本”更為積極有效。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審配忽然開口:“荀公達之策,高屋建瓴,配深表讚同。然配有一言補充,欲定冀州,必先定人心,而欲定人心,則需明賞罰,定律令。韓公在時,法度弛懈,豪強恣意。主公既來,當雷厲風行,揪出一二典型,依法嚴懲,無論其背景如何!如此,則綱紀立,人心畏服,政令方能暢通無阻!”他性格剛直,此言一出,自帶一股肅殺之氣。

沮授也接口道:“正南審配字)所言極是。授亦補充一點,穩邊之策中,對黑山賊張燕,不可僅以財帛結之。此賊勢大,盤踞太行,劫掠州郡,終是心腹之患。於穩邊之時,便可著手謀劃,或剿或撫,需有定計,否則日後必成大患。”

這兩位冀州本土大才的補充,將戰略進一步細化,點出了具體操作中的關鍵點。

袁紹端坐其上,將眾人的議論儘收耳中,心中已然明了。他融合了現代管理思維與曆史洞察力,對這幾套方案自有判斷。

他緩緩起身,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沉渾而有力:“諸位之策,皆出肺腑,於紹啟發良多。公則進取,子遠持重,公達周全,正南剛斷,公與沮授字)深遠,皆國士之論!”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重按在冀州之上,最終決斷:


最新小说: 世態炎涼,天生我才撞南牆 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 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 中年廢材的一百零八條穿越人生路 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 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 炒股掙千億,美女來倒追 重生83:帶兄弟趕山 超次元亂撩 倚天霸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