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印綬入手,名正言順_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章 印綬入手,名正言順(1 / 1)

建安元年注:此處為小說藝術處理,實際時間線稍早)的冬末,鄴城的黎明來得格外遲緩。寒氣凝霜,附著在州牧府飛簷的脊獸之上,在初現的晨曦中閃爍著冰冷的光澤。這座河北第一大城,在忐忑與期待交織的沉寂中,迎來了決定其命運的一天。

府內,韓馥一夜未眠。他身著待客的冠服,卻難以掩飾麵容的憔悴與眼中的血絲。幾名忠心的老仆默默為他整理著衣冠的每一個細節,動作輕緩,仿佛怕驚擾了這位即將交出權柄的舊主。韓馥的目光掠過堂內熟悉的陳設,最終停留在案幾上那方以黃綾覆蓋的紫檀木盒上——裡麵盛放的,正是冀州牧的銀印青綬。

“時辰……快到了吧?”他的聲音乾澀沙啞。

“回使君,辰時將至,車駕已備於府門外。”老仆低聲回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悲戚。

韓馥深吸一口氣,那冰冷的空氣似乎能刺痛肺腑。他知道,踏出這道門,他便不再是這冀州萬裡河山的主宰,而是袁本初座下的一位“客卿”。屈辱、不甘、恐懼,以及一絲卸下重擔後的虛脫感,如同潮水般交替衝擊著他的心神。然而,勢比人強,他已無路可退。

與此同時,州牧府正堂——德陽殿,已是另一番景象。侍從們腳步輕快卻有序地做著最後的布置,嶄新的袁氏旗幟取代了舊的韓字旗,在微風中輕輕舒展。殿外廣場,甲士林立,槍戟如林,肅殺之氣彌漫。以關純、耿武、審配、沮授為首的冀州文武官員,皆已身著朝服,按品秩肅立等候,人人麵色凝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新舊交替特有的緊張與肅穆。

辰時正刻,渾厚的鐘聲自鄴城鐘樓響起,穿透清冷的空氣,傳遍全城。

鐘聲餘韻未絕,德陽殿外傳來通稟之聲,悠長而響亮:“袁公——到——!”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投向殿門方向。隻見袁紹並未乘坐車駕,而是在荀攸、郭圖、許攸三位謀士,以及顏良、文醜兩位頂盔貫甲的雄將護衛下,步履沉穩地踏著丹陛,緩步而來。

他今日的裝束,經過精心考量。未著彰顯武力的甲胄,亦非過於隨意的常服,而是一身玄端諸侯禮服,頭戴進賢冠,腰佩長劍,寬袍大袖,步履間自有法度。這身打扮,既彰顯了其四世三公的尊貴出身與諸侯地位,又衝淡了軍事征服的戾氣,凸顯其“應天順人,接受禪讓”的政治姿態。其麵容沉靜,目光平和卻深邃,掃過殿前肅立的冀州眾臣時,無喜無悲,唯有掌控一切的從容。

袁紹行至殿前,並未立刻入內,而是停下腳步,對著殿門微微拱手一禮,以示對即將在此舉行的儀式的尊重。這一細微的舉動,落在許多注重禮節的冀州官員眼中,不禁暗自點頭。

此時,韓馥在內侍的引導下,也從側殿走出。他雙手捧著那方覆蓋黃綾的印綬盒,步履略顯蹣跚。當他看到殿前肅立、氣度恢弘的袁紹及其班底時,身形微微一滯,隨即深吸一口氣,努力挺直了腰背。

兩人於殿前相遇。

韓馥率先開口,聲音帶著刻意維持的平靜,卻難掩一絲顫抖:“馥,才疏德薄,有負朝廷重托,冀州百姓期望。今願效古賢,將州牧之職,讓於袁公。袁公名高海內,威德並著,必能安此州郡,匡扶社稷。”說罷,他雙手將印綬盒高高捧起。

按照常理,袁紹此時接過即可。然而,他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舉動。

他並未立刻去接印綬,而是上前一步,伸出雙手,穩穩托住了韓馥捧印的雙臂,阻止了他欲要躬身下拜的動作。

“文節公!”袁紹的聲音清朗而懇切,回蕩在寂靜的廣場上,“公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此番相托,非私相授受,乃為冀州百萬生靈計,為漢室江山計!紹,感公之高義,敬公之胸懷!請受袁紹一拜!”

話音未落,袁紹竟真的對著韓馥,躬身行了一個極為鄭重的揖禮!

這一幕,讓全場愕然,隨即湧起一陣低低的驚歎與騷動。韓馥更是手足無措,捧著印綬盒,受禮不是,不受禮也不是,眼眶瞬間濕潤。袁紹這一拜,給足了他麵子,將他“被迫讓位”的尷尬,生生扭轉成了“主動讓賢”的高風亮節,極大地保全了他的尊嚴。

一拜之後,袁紹這才雙手接過那沉甸甸的印綬盒。他並未急於打開,而是轉身,麵向殿前所有文武官員,將印綬盒高高舉起!

陽光恰好此時穿透雲層,灑在印綬盒上,那黃綾仿佛鍍上了一層金邊。

“印綬在此!”袁紹聲若洪鐘,“此非袁紹一人之印,乃冀州之重,萬民之望!自今日起,紹,受韓冀州之托,承冀州士民之望,暫領州牧之事!必當兢兢業業,夙興夜寐,外禦強敵,內修德政,使我冀州倉廩實,武備修,百姓安,士人歸!若有違此誓,天人共戮!”

誓言鏗鏘,擲地有聲。他沒有說自己“得到”了冀州,而是強調“接受托付”、“暫領州事”,將權力的轉移包裹在道義與責任的外衣之下,顯得名正言順,無可指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交接儀式完畢,袁紹手持印綬,步入德陽殿,正式升堂議事。他端坐於主位之上,那方銀印青綬就靜靜地放置在案幾的右手邊,象征著至高權力。

他沒有先處理具體政務,而是命郭圖上前,宣讀他早已準備好的《告冀州士民書》。

郭圖精神抖擻,展開帛書,以他特有的富有感染力的聲調,朗聲宣讀:

“大漢司隸校尉、領冀州牧袁紹,謹告冀州官吏軍民人等:……”

檄文首先高度讚揚了韓馥“審時度勢,謙恭讓賢”的品德,稱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再次安撫了韓馥舊部。接著,筆鋒一轉,痛陳天下大勢,“董卓暴虐,欺天罔地,穢亂宮禁;公孫瓚輩,殘害忠良,寇掠州郡”,將袁紹自己定位在“誌在靖難,匍匐勤王”的正義立場。

隨後,檄文核心落在了未來的施政綱領上:

“紹雖不敏,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自今而後,其令:州郡吏士,各安其位,勤於王事,紹必量才敘用,不咎既往;郡縣豪強,宜守國法,撫恤鄉裡,若有恃強淩弱,定嚴懲不貸;士農工商,各歸本業,努力耕織,紹當輕徭薄賦,使民以時;軍中將士,當明紀律,操練不輟,紹必賞罰分明,同甘共苦……”

檄文還明確提出了“廣開言路,招納賢才”、“整頓吏治,澄清寰宇”、“興修水利,勸課農桑”等一係列具體措施,許多理念都帶有河內新政的影子,但又更係統、更宏大。

這篇告示,與其說是檄文,不如說是一篇就職演說和施政宣言。它清晰地勾勒出了袁紹治理冀州的藍圖:穩定壓倒一切,法治與德治並重,發展生產,強軍安民。

當郭圖最後一個字音落下,德陽殿內一片寂靜,隨即,以關純、耿武為首,眾多冀州官員紛紛躬身行禮,齊聲道:“我等謹遵州牧之命,願效犬馬之勞!”

這聲音,起初還有些雜亂,但很快便彙聚成一股洪流,顯示出人心初步的歸附。

袁紹目光掃過堂下,看到了審配、沮授眼中閃爍的認可,看到了麴義等武將收斂的傲氣,也看到了眾多中下層官員臉上的希望。

他知道,這方印綬,此刻才算是真正“入手”。不僅僅是物理上的獲得,更是法理和人心上的確認。他通過一場精心策劃的儀式,一番情真意切的表態,以及一份目標明確的施政綱領,成功地完成了權力交接中最關鍵的“正名”環節。

“諸君請起。”袁紹虛扶一下,語氣轉為沉穩務實,“紹既受此重任,便與諸公共擔之。眼下百廢待興,諸事繁雜。荀攸、審配、沮授……”

被點到的三人立刻出列。

“命你三人,即刻著手清點府庫、戶籍、文書圖冊,三日內,我要知曉冀州詳情!”

“遵命!”

權力的機器,在印綬入手、名分已定之後,開始以袁紹為核心,高效地運轉起來。屬於袁紹的冀州時代,在德陽殿的晨曦與誓言中,正式拉開了序幕。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浮墟 第十三道蝕痕 契約變大蛟胡黃虎眾仙獵東北嶺 此生不如不見 轉生八零年代漁獵東北 都重生了,當個海王怎麼了 老子有係統,顫抖吧小鬼子 剛提離婚,影後老婆怎麼成病嬌了 重生了農民修真世界冒險 說打暑假工,你去當星際雇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