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的春天,似乎格外眷顧冀州。冰雪消融,河水潺潺,廣袤的平原上,蟄伏了一冬的土地散發出濕潤的泥土氣息。在鄴城郊外,一場由州牧府直接主導的官屯春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數以千計的流民和招募的農戶,在劃定的田壟間忙碌,嶄新的曲轅犁袁紹根據記憶稍作改良推廣)翻起黝黑的泥浪,汗水中孕育著秋收的希望。
袁紹在荀攸、沮授的陪同下,輕車簡從,巡視著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看著田埂上州府小吏正大聲宣讀著《屯田令細則》——“……墾荒之地,三年免征,所產糧食,官六民四……官府貸予種子、耕牛,秋後償還……”;看著遠處由兵士護衛、正在挖掘的引水渠;看著田間百姓臉上那久違的、帶著期盼的笑容,他心中頗感欣慰。
“主公,鄴城周邊官屯,已開墾荒地逾萬畝,流民安置近三千戶,秩序井然。”沮授指著眼前景象稟報道,“按此進度,秋後當可收獲粟米數十萬石,不僅能充盈府庫,亦可大大平抑糧價。”
荀攸亦點頭道:“新政初顯成效,民心漸附。此乃根基也。”
然而,祥和之下必有暗湧。一名風塵仆仆的郡吏快馬趕來,呈上一封來自巨鹿郡的密報。沮授接過一看,眉頭微蹙,轉身對袁紹低聲道:“主公,巨鹿太守馮禮密報,郡內以豪強李升為首,聯合數家大戶,暗中抵製清丈田畝,隱匿人口,並散布流言,言官府屯田乃與民爭利,新政稅法過於嚴苛,盤剝鄉裡。”
袁紹目光一凝,臉上並無意外之色。“樹欲靜而風不止。新政觸及根本,總會有人坐不住的。李升……背景如何?”
“此人是巨鹿李氏家主,族中有人在郡府為吏,田連阡陌,僮仆成群,與前任韓使君……亦有往來。”沮授答道,言下之意,此乃冀州本土頑固勢力的一個代表。
“知道了。”袁紹語氣平淡,“繼續按計劃推行。巨鹿之事,我自有計較。”他深知,新政的推行絕不會一帆風順,必然會觸動舊有豪強勢力的利益。這場較量,關乎冀州未來的走向。
麵對潛在的阻力,袁紹並未急於動用雷霆手段,而是指揮著整個冀州機器,按照既定方略,將新政全麵、係統地鋪開,以堂堂正正之勢,滌蕩舊俗。
第一,屯田興修,民生為本。
在荀攸和沮授的總攬下,屯田政策在冀州各郡全麵鋪開。除了官屯,也大力鼓勵民屯,並提供與官屯相似的優惠政策。州牧府設立了“屯田司”,由精通農事的乾吏負責,統一調配種子、農具,並組織人力大規模興修水利,疏通舊渠,開挖新塘。冀州水係發達,水利的興修不僅利於屯田,更惠及所有農戶。同時,袁紹下令,所有參與屯田的流民和農戶,其人身安全受州府保護,嚴禁地方豪強以任何形式侵擾、兼並或強征勞役。這道政令,如同給了底層百姓一道護身符,使得屯田得以迅速推進。
第二,醫署學堂,教化先行。
借鑒河內經驗,華佗與張仲景主持的“冀州醫署”在鄴城設立總署,並開始在魏郡、巨鹿、安平等重要郡縣設立分署。醫署不僅治病救人,更承擔起防治瘟疫、傳授簡易醫護知識的職責。尤其是在軍隊中,戰傷救治規程被強製推行,極大提升了士兵的生存率。
與此同時,“冀州官學”體係也開始構建。鄴城設立州學,由蔡邕主持,彙聚名師,整理典籍,招收俊才。各郡縣則設立郡學、縣學,選拔本地優秀子弟入學,無論出身,唯才是舉。教材由州學統一編訂,除了經史子集,也加入了初步的算學、律法、乃至基礎的地理農桑知識。袁紹甚至親自為州學題寫匾額“明德求是”,表明其重實學、求真理的辦學傾向。此舉打破了世家大族對知識的壟斷,為寒門子弟開辟了晉身之階,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第三,律法為綱,震懾豪強。
對於巨鹿李升這類敢於公然抵製新政的豪強,袁紹采取了精準打擊的策略。他並未大動乾戈,而是命令審配,以“監軍”和“律法修訂使”的身份,親自前往巨鹿郡。
審配性格剛直,執法如山。他抵達巨鹿後,並未直接抓捕李升,而是首先雷厲風行地處置了幾個依附李升、在清丈田畝中舞弊的郡縣小吏,當眾宣布其罪狀,依法嚴懲,抄沒家產。此舉既是敲山震虎,也表明了州府推行新政的決心不容置疑。
隨後,審配公開受理農戶對李升等豪強隱匿田畝、欺壓鄉裡的訴狀,並派出精乾吏員,重新勘驗李升等家的田產。在確鑿的證據和州府的強力姿態麵前,李升的抵抗迅速土崩瓦解。他試圖托人向袁紹說情,甚至暗示可以獻上巨額錢財,但袁紹根本不予理會。最終,李升被判處田產罰沒大半,其本人數年勞役,家族勢力遭到重創。
此事傳開,冀州各郡蠢蠢欲動的豪強頓時噤聲。他們意識到,這位新州牧不僅手握強兵,更有推行新政的堅定意誌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律法手段,絕非韓馥可比。繼續對抗,隻有死路一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四,商路疏通,貨殖繁榮。
袁紹深知經濟的重要性。他下令整修通往並州、幽州、司隸的官道,設立關卡統一稅率,嚴禁地方私設濫征。同時,由州府出麵,組織大型商隊,將冀州的糧食、布匹、鹽鐵運往各地,換回急需的馬匹、皮革、藥材等物資。穩定的環境和暢通的商路,吸引了各地商人雲集鄴城,市麵日益繁榮,商稅也隨之大增。
新政推行數月,冀州風貌已然煥然一新。這一日,袁紹再次微服,與荀攸來到鄴城新落成的官學之前。
正值旬休,官學前的廣場上,聚集了不少年輕的學子。他們有的在激烈辯論著經義,有的則在沙盤前推演算術,更有幾人圍著一張粗略的冀州地圖,指畫著水利工程的走向。這些學子衣著各異,有的顯然是寒門出身,布衣草鞋,卻目光炯炯,充滿朝氣。
“聽聞此次郡學考核,清河郡的寒士李瓚,竟得了頭名,壓過了諸多世家子!”
“是啊,州牧大人設立官學,唯才是舉,真乃我輩之幸!”
“若能學有所成,通過州府考核,便能出任官吏,光耀門楣,報效州牧,豈不比依附豪強、蠅營狗苟強過百倍?”
學子們的議論聲隱約傳來,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袁紹的感激。
袁紹與荀攸相視一笑。
“公達,你看這些學子,方是我冀州真正的未來。”袁紹感慨道,“舊族豪強,或可富庶一方,然亦可能成為割據之基、亂政之源。唯有廣開民智,選拔寒俊,使人才出於州郡,方能根基永固。”
荀攸深以為然:“主公明見。新政推行,雖有阻力,然利在千秋。屯田使民安,醫署使民健,官學使民智,律法使民畏。四者並行,不過半年,冀州已顯盛世之兆。如今,軍中將士糧餉充足,訓練精良;民間百姓安居樂業,漸知禮義;士人學子心懷希望,競相用命。此等局麵,韓文節在時,不可想象。”
正說著,忽見一騎快馬馳來,卻是來自北疆的信使。信使呈上軍報,荀攸接過一看,對袁紹道:“主公,顏良將軍來報,北疆防線穩固,公孫瓚數次小規模挑釁,皆被我軍擊退,未能越雷池一步。而且,根據細作消息,幽州牧劉虞對公孫瓚屢次興兵已愈發不滿,二人矛盾似有加劇之勢。”
袁紹點了點頭,目光再次投向那些充滿活力的學子,以及遠處井然有序的田壟和街市。
“內部已定,根基已深。這冀州新風,終將吹向更廣闊的天地。”他聲音平靜,卻帶著無比的自信,“接下來,該是讓天下人,都見識一下我這‘新政’滋養下的冀州,究竟有何等力量了。”
新政的種子已然在冀州大地生根發芽,一股蓬勃向上、迥異於以往的力量正在積聚。袁紹知道,他已經擁有了爭霸天下最堅實的資本。而這股席卷冀州的新風,即將化為席卷天下的風暴。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