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表章入京,名正言順_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9章 表章入京,名正言順(1 / 2)

時值初平元年深秋,冀州大地呈現出一派前所未有的興盛景象。得益於“吏治清平”的雷霆手段與“新政深化”的持續耕耘,境內倉廩豐實,路不拾遺,官學書聲琅琅,醫署惠澤鄉裡,太行山麓的新墾屯田區更是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季,金黃的粟米如同波浪般湧動。北破公孫,南撫黑山白波),內修政理,此時的袁紹集團,已然將河北沃土打造成一個兵精糧足、政通人和的堅實堡壘。

鄴城大將軍府雖未正式冊封,但屬下已習慣此稱)內,雖然秩序井然,但一股躍躍欲試的躁動氣息卻彌漫在空氣中。討董的籌備已進入最後階段,糧草軍械堆積如山,各營將士摩拳擦掌,隻待一聲令下。然而,袁紹主角)深知,欲行大事,不僅需要強弓硬弩,更需要一麵能夠凝聚人心、指引方向的旗幟。這麵旗幟,便是“名分”。

這一日,袁紹召集麾下所有核心謀士與重將,議題隻有一個——如何完成這“最後一裡路”的政治正名。

“主公,”長史耿武率先開口,語氣帶著一絲急切,“如今我冀州帶甲十萬,良將千員,糧秣可支三年之用,討董之勢,已成燎原。然,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主公雖為關東諸侯所望,然在朝廷法理之上,仍僅為渤海太守、祁鄉侯,位在劉岱、孔伷等州刺史之下,於號召天下,總攬全局,頗有窒礙。”

彆駕從事崔琰肅然接道:“耿長史所言極是。昔日桓、靈之世,大將軍總攬朝綱,掌天下兵馬。今董卓自任太師,僭越無比。主公欲討國賊,匡扶漢室,必也需一個與之抗衡,且能號令群雄的正式名位。”

袁紹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沉吟不語的沮授和田豐身上:“元皓、公與,你二人以為,當求何職?又當如何求之?”

田豐抬起眼,目光銳利:“主公,名器不可假人,亦不可自專。所求之位,須符合主公如今之實力與聲望,亦需顧及天下人之觀感。授以為,‘大將軍’之位,掌天下武事,最為恰當!再兼‘督河北四州冀、幽、並、青)軍事’,則名正言順,可總攬河北,虎視天下!”

此言一出,堂下微微騷動。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是武官的頂峰。督四州軍事,更是賦予了極大的區域性權力。這已不是簡單的升遷,而是要求與董卓掌控的中央分庭抗禮的資格。

謀士郭圖眼中閃過一絲熱切,立刻附和:“元皓先生高見!主公之功,早已超越一州一郡。唯有大將軍之位,方能配主公之德,方能統合關東諸軍,共討國賊!此乃眾望所歸!”

許攸卻撚須輕笑,帶著一絲玩味:“公則郭圖字)兄,話雖如此。然這表章,該如何上?上給誰?董卓盤踞長安,挾持天子,難道我等要向那國賊乞求官爵不成?豈非自取其辱?”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向被董卓控製的朝廷上表,無異於與虎謀皮,且自墮聲勢。

一直沉默的沮授,此刻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充滿智慧:“子遠許攸字)之問,切中要害。表章,必須要上,此乃程序正義,是向天下宣示我等仍尊奉漢室,此舉占據大義名分。但如何上,卻有講究。”

他頓了頓,環視眾人:“第一,表章不能是‘乞求’,而應是‘自請’或‘公推’。內容需曆數董卓罪狀,闡明國家危難,不可一日無主事之大將,然後由主公‘迫於公議,勉為其難’,暫領大將軍、督河北四州軍事,以安定社稷,討伐國賊。”

“第二,表章不能隻送往長安。需抄錄副本,遍傳天下各州郡!要讓所有人都看到這份表章,知曉主公之舉乃為國為民,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承製’秉承皇帝意旨權宜行事)!如此,即便董卓不允,甚至下詔斥責,天下人也隻會視其為亂命,而主公已獲事實上的認可!”

“第三,”沮授目光微凝,“可暗中遣使,攜重金厚禮,潛入長安,結交董卓身邊近臣,尤其是其女婿、中郎將牛輔,以及謀士李儒。不需他們為我等美言,隻需他們在董卓暴怒,欲發兵討伐時,加以勸阻,言明利害,使董卓投鼠忌器,默許此事。此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袁紹聽完,眼中精光大盛。沮授之策,將政治運作的奧妙闡述得淋漓儘致。既占據了道德製高點,又考慮了現實博弈,更預留了轉圜空間。

“善!大善!”袁紹撫掌稱讚,“公與之策,老成謀國,麵麵俱到!便依此計行事!”

他隨即下令:“即刻起草表章!文筆需犀利,氣勢需磅礴,既要痛陳董卓之惡,又要彰顯我袁本初舍我其誰之擔當!此事,便交由……”他目光掃過,最終定格在一位容貌俊雅、氣質不凡的文士身上,“孔璋陳琳字)!你乃當世筆杆,此文非你莫屬!”

書記官陳琳精神一振,出列躬身,自信滿滿:“琳,必竭儘所能,為主公草就此驚天地、泣鬼神之表文!”

“審配、逢紀,負責表章繕寫、副本抄錄與傳遞事宜,務求迅速,遍傳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攸,你負責暗中聯絡長安之事,人選、財物,隨你調用,務必打通關節!”

“其餘諸將,整軍備戰,待我名分一定,即刻誓師出征!”

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正名行動,迅速展開。

陳琳果然不負“筆下雄兵”之盛名,閉門數日,一篇洋洋灑灑、辭采飛揚而又義正辭嚴的《自請大將軍、督河北四州軍事表》便躍然紙上。表中先是痛心疾首地列舉董卓鴆殺少帝、禍亂宮闈、焚掠洛陽、遷都長安等十大罪狀,字字如刀,句句見血;繼而筆鋒一轉,盛讚袁紹家世忠良四世三公),本人英武睿智,破公孫、撫流民、清吏治,功在社稷,澤被蒼生;最後指出,如今國難當頭,天子蒙塵,關東諸侯無所統屬,非有德高望重、實力雄厚之大將不足以統合諸軍,匡扶漢室。因此,“臣紹不勝惶恐,迫於河北士民之請,諸侯推舉之誼,暫領大將軍職,假節鉞,督冀、幽、並、青四州軍事”,承諾必竭股肱之力,攘除奸凶,興複漢室!

表文寫成,先在大將軍府內傳閱,眾人觀之,無不擊節讚歎。即便是田豐、崔琰等嚴謹之士,亦認為此文情理兼備,氣勢磅礴,足以傳世。

“好!有此雄文,大事成矣!”袁紹覽畢,亦是心潮澎湃,當即用印。

隨後,審配、逢紀動用所有官方驛道與秘密渠道,將這份表章的正式本送往長安,同時,成千上萬的副本如同雪片般,飛向兗州、豫州、徐州、荊州……乃至交州、益州。表章所到之處,果然引起了巨大轟動。士人傳抄誦讀,百姓口耳相傳,袁紹“忠勇為國、忍辱負重”的形象與董卓的“國賊”麵目形成了鮮明對比。許多原本觀望的州郡長官、地方豪強,開始明確向鄴城靠攏。

與此同時,許攸派出的精明乾練的使者,攜帶重金珍寶,通過隱秘路線,潛入長安。利用董卓集團內部的矛盾和貪腐之風,成功地與牛輔麾下的心腹將領以及李儒門下的客卿搭上了線。大量的財帛和許攸承諾的“日後富貴”起到了作用,這些人在收了厚禮之後,雖未明確承諾什麼,但都表示“會在適當時候,陳述利害”。

長安,相國府董卓自封太師後,其府邸仍多稱相國府)。

當袁紹那份措辭尖銳、儼然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自居的表章送至董卓案頭時,這位西涼梟雄果然勃然大怒。

“袁紹小兒!安敢如此!一介渤海守,竟敢自請大將軍,督四州軍事?他眼裡還有沒有朝廷!有沒有咱家!”董卓咆哮著,將表章擲於地上,肥碩的身軀因憤怒而顫抖,“咱家要發兵!立刻發兵,踏平冀州,將袁紹碎屍萬段!”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當個海王怎麼了 老子有係統,顫抖吧小鬼子 剛提離婚,影後老婆怎麼成病嬌了 重生了農民修真世界冒險 說打暑假工,你去當星際雇傭兵? 我成東皇太一了 宇宙秘籍之七碎片 家族反哺,我即巔峰! 彆找了皇帝被我帶去修仙了 極拳暴君之從橫壓一世到征伐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