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的秋風,已帶上了刺骨的寒意。晉陽城,並州都督府的節堂之內,氣氛比窗外的天氣更加凝重。張合一身戎裝,立於巨大的並北輿圖之前,眉頭緊鎖。圖上,代表鮮卑各部的狼頭標記,正聚集在雁門郡外的廣袤草原上,蠢蠢欲動。
“都督,探馬回報,鮮卑酋首軻比能,聯合了素利、彌加等部,控弦之士恐不下三萬,近日於雲中故地頻繁會獵,其意恐不在牲畜。”副將高覽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壓抑的怒火,“去歲我軍大破烏桓,看來並未讓這些鮮卑人徹底清醒。”
參軍朱靈補充道:“並州新定,黑山張燕雖龜縮,但其窺伺在側。若我軍主力北出塞外,恐其死灰複燃。且塞外作戰,補給漫長,胡騎來去如風,難以捕捉其主力,此戰凶險。”
張合的目光銳利如鷹,掃過地圖上蜿蜒的長城防線,最終定格在雁門郡外的殺虎口一帶。“主公委我以並州重任,非僅守土,更要拓疆安民,永絕北顧之憂。軻比能自以為天高皇帝遠,兼並小部,羽翼漸豐,此乃心腹之患,非疥癬之疾。”他頓了頓,聲音沉穩而堅定,“彼輩依仗者,無非騎射之利與草原縱深。去歲主公北征,已重創烏桓,示我兵威。今歲,便要讓鮮卑人明白,這塞上草原,誰才是真正的主宰!”
他猛地轉身,下令道:“傳令!雁門、代郡邊軍,即刻進入戰備,堅壁清野,加固城防。高覽將軍,你速率五千精銳步騎,前出至強陰、沃陽一線,依險立寨,多設旌旗,廣布疑兵,做出我軍主力固守之勢,麻痹敵軍,吸引其來攻!”
“朱靈將軍,你負責督運糧草,確保前線無虞。同時,征調熟悉塞外路徑的邊民與歸附小部落向導,我軍……要反其道而行之!”
張合的眼中閃爍著與袁紹一脈相承的、不循常理的賭性與魄力。一場旨在徹底打服鮮卑、奪取北方戰略主導權的戰役,即將在這秋高馬肥的季節拉開序幕。
戰爭的陰雲籠罩並北,但張合的動作卻顯得頗為“保守”。高覽在前線穩紮穩打,憑借堅固營壘和強弓硬弩,數次擊退了鮮卑遊騎的試探性攻擊,給人一種河北軍雖強,但無意也無力深入草原決戰的錯覺。
軻比能果然中計。他見張合主力他以為的高覽部即是主力)龜縮不出,氣焰愈發囂張,認為河北軍不過如此,隻敢倚仗城塞之利。他召集各部酋長,大會於彈汗山,誓言要像昔年冒頓單於一樣,叩關南下,奪取漢家錦繡財富。“漢人畏我如虎,隻敢縮在殼裡!兒郎們,隨我打破他們的龜殼,財富女子,任爾取之!”
就在鮮卑聯軍逐漸聚集,注意力完全被高覽吸引在雁門北部防線時,張郈親率一支真正的精銳,悄然從代郡出發了。這支軍隊人數不多,僅八千,卻皆是百戰銳卒。其中包含兩千由閻柔統領、裝備了部分馬鈞新製騎具的“烏桓突騎”,以及張合直屬的三千“並州狼騎”,其餘為善於山地奔襲的強弩手和刀盾兵。他們人銜枚,馬裹蹄,繞過鮮卑哨探的主要活動區域,沿著崎嶇難行的山間古道,如同暗夜中的毒蛇,直插鮮卑聯軍後方的核心——位於敕勒川的夏季牧場!
這正是張合與荀攸等人反複推演後定下的“懾之以威”之策。不僅要擊敗敵軍,更要端其老巢,毀其根基,方能起到最大的震懾效果。
1.千裡奔襲,直搗黃龍
塞外的秋風卷起枯草,張合的軍隊在向導的帶領下,忍受著嚴寒與疲憊,晝夜兼程。他們避開了水草豐美、易於大軍行進的常規路線,專走荒僻山徑。期間也曾遭遇小股鮮卑遊牧隊伍,皆被以雷霆手段清除,不留活口,確保了行動的隱蔽性。
十餘日後,大軍終於抵達敕勒川邊緣。放眼望去,廣闊的草原上牛羊成群,氈房點點,炊煙嫋嫋。這裡聚集著軻比能等大部族的家眷、奴隸和大量財富,守備兵力卻相對薄弱。鮮卑人根本想不到,漢軍會長途奔襲,直插此地。
2.雷霆一擊,焚巢搗穴
張合沒有絲毫猶豫,立即下達了攻擊命令。閻柔率領的烏桓突騎如離弦之箭,率先衝向毫無防備的牧場。他們縱火焚燒氈房,驅散牛羊,製造巨大的混亂。留守的鮮卑老弱和少量戰士試圖抵抗,但在如狼似虎的河北精銳麵前,如同冰雪遇陽,瞬間瓦解。
張合則親率主力,直撲軻比能的王庭金帳所在。烈火與濃煙染紅了草原的天空,哭喊聲、馬蹄聲、兵刃撞擊聲響成一片。昔日安寧繁盛的牧場,頃刻間化為人間地獄。
正當張合在敕勒川大展兵威之時,前線的軻比能也接到了後方遇襲的驚天噩耗。他又驚又怒,立刻率領主力騎兵,不顧一切地回師救援。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必須保住自己的根基!
然而,張合早已料到此著。他在選擇奔襲路線的同時,也命令高覽,一旦發現鮮卑主力後撤,立刻傾巢而出,尾隨追擊!
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圍殲戰,在殺虎口以北百餘裡的野狐嶺上演了。心急如焚的軻比能部隊,長途奔襲,人馬疲憊,一頭撞上了以逸待勞、據險而守的張合本部。張合利用地形,以強弩射住陣腳,層層阻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鮮卑軍攻勢受挫,陷入混亂之際,高覽的追兵從後麵掩殺而至!前有阻截,後有追兵,鮮卑聯軍頓時陷入了絕境。
亂軍之中,張合瞧見了那杆代表著軻比能的大纛。他親自提刀上馬,率領最精銳的親衛“狼騎”,如同一把尖刀,直插鮮卑中軍!
“軻比能!納命來!”張合聲如雷霆,縱馬突陣,其勢不可擋。軻比能眼見大勢已去,又見張合如此悍勇,心膽俱裂,撥馬欲逃。張合豈容他走脫,拍馬趕上,手起刀落,伴隨著一道凜冽的寒光,鮮卑梟雄軻比能的首級衝天而起!
主將陣亡,鮮卑聯軍徹底崩潰,跪地請降者不計其數。野狐嶺一戰,張合以奇正相合之策,奔襲千裡,陣斬酋首,大破鮮卑聯軍三萬,繳獲無算。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塞外草原。所有部落,無論是參與此戰的,還是觀望的,都被這雷霆萬鈞的一擊徹底震懾了。他們終於明白,袁紹麾下的河北軍,不僅能夠守城,更能深入草原,尋其主力,摧其王庭,斬其酋首!這已非簡單的軍事勝利,而是霸主威嚴的赤裸展現。
野狐嶺大捷的消息傳回晉陽,再飛報至鄴城,整個河北為之振奮。袁紹聞報,撫掌大笑,對左右道:“儁乂張合字)真乃世之良將!並州有儁乂,我可高枕無憂矣!”
不久,並州邊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況。以步度根、泄歸泥等為首的鮮卑殘部及其他大小胡人部落酋長,紛紛驅趕著牛羊,牽著駿馬,來到晉陽城下,請求歸附。他們卸下武器,匍匐在地,向張合,更是向張合身後的袁紹,表示臣服。
張合秉承袁紹“懷之以德”的方略,並未大肆殺戮。他代表袁紹接受了諸部的歸降,重新劃分了草場,明確了界限,要求他們遵守法度,不得相互攻伐,並需按時朝貢。對於陣斬軻比能等頑抗首領的部落,予以懲戒;對於主動歸附者,則加以撫慰。
諸胡酋感激涕零,深感袁紹兵威不可犯,仁德亦不可負。他們獻上的貢品中,最為珍貴的,便是良駒五千匹,駑馬萬餘匹!這是一筆足以改變戰略格局的巨大財富。這些來自草原的優質戰馬,將極大地增強袁紹軍隊的機動力和衝擊力,為未來組建更強大的騎兵軍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袁紹親自下令,在晉陽設立“牧師苑”,專門負責接收、馴養這些戰馬,並由大匠作馬鈞派人指導,改進馬具的製造。同時,重賞張合及並州有功將士,擢升張合為鎮北將軍,假節,總督幽、並二州北疆軍事。
自此,袁紹北疆,經此一役,徹底肅清了大規模的外部威脅。北胡臣服,駿馬來投,不僅解決了邊患,更獲得了一個穩定且優質的戰爭資源來源地。一個穩固無比、資源豐沛的大後方已然成型。袁紹的目光,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再次投向那風雲激蕩的中原大地。並州狼騎與烏桓突騎的威名,伴隨著野狐嶺的戰績,開始成為河北霸業圖景中,一抹令人膽寒的亮色。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