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玄德理政,蛟龍困淵_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8章 玄德理政,蛟龍困淵(1 / 1)

鄴城的左將軍府,規製宏大,亭台樓閣一應俱全,每日皆有仆役穿梭,物資供應從不短缺。然而,住在此間的劉備,卻時常感到一種無形的束縛,仿佛置身於一座以禮遇和尊榮鑄就的華美囚籠。他被表為豫州刺史,領左將軍,名位尊崇,卻無尺寸之地可供施展;他被允參讚軍事,卻從未被邀請參與核心軍議。

這一日,大將軍府使者再次到來,並非傳達軍令,而是帶來了一項新的任命。“大將軍有令,左將軍劉備,仁德著於四海,宜加任用。特委左將軍權領魏郡西部都尉,主持元城、館陶等地流民安置、荒田墾殖事宜,以安地方,以顯朝廷仁政。”

使者離去後,關羽撫髯沉吟,丹鳳眼中寒光隱現:“大哥,袁本初此舉,是何用意?予一郡都尉之權,卻隻管流民墾荒,分明是明升暗降,將大哥置於閒散之地。”張飛更是按捺不住,環眼圓瞪:“哼!讓大哥去管那些泥腿子種地,豈不是大材小用!俺看這袁本初,就沒安好心!”

劉備端坐席上,麵色平靜無波,仿佛剛才接到的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任命。他抬手止住兩位義弟的憤懣,緩緩道:“雲長、翼德,稍安勿躁。袁公既然委此重任,備自當儘心竭力。安置流民,墾殖荒田,亦是利國利民之舉,何分高低?我等客居於此,當謹言慎行,勿負袁公厚望。”

他的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關羽、張飛對視一眼,雖仍有不平,卻也不再言語。他們深知兄長之誌,亦明白此刻寄人籬下的處境。劉備心中澄明如鏡:袁紹此舉,一則是試探,看他是否甘於被“榮養”;二則是利用他“仁德”之名,安穩地方,收攏民心;三則,便是將他調離鄴城核心,置於一個更容易監控的境地。

這是一場無聲的博弈。袁紹給了他一個舞台,卻限定了劇本。而他劉備,這條暫困於淵潭的蛟龍,必須在這有限的舞台上,演出自己的風采,卻又不能過於耀眼,以免引來猜忌和殺身之禍。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以及少量被允許跟隨的舊部,來到了魏郡西部的元城。眼前的景象頗為淒慘:去歲漳水泛濫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加上戰亂頻仍,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聚集於此,搭建起簡陋的窩棚,依靠官府有限的賑濟和挖野菜度日,治安混亂,田地荒蕪。

劉備並未住在條件較好的縣城官署,而是命人在流民聚集區附近搭建了簡單的營壘。他脫下錦袍,換上粗布衣衫,親自帶著關羽、張飛深入流民之中,噓寒問暖,查看病情,登記造冊。

1.剛柔並濟,安定人心

麵對混亂的局勢,劉備展現了其高超的駕馭手腕。他首先以左將軍和袁紹委任的名義,召集地方鄉紳、遊俠頭目乃至流民中頗有威望者,設宴款待,陳說利害,請求他們協助穩定秩序。對於少數趁亂劫掠、欺淩弱小的豪強惡霸,則請關羽、張飛引精悍部屬,以雷霆手段迅速鏟除,懸首示眾,迅速震懾了宵小。剛柔並濟之下,地方秩序為之一清。

2.授人以漁,墾荒安民

緊接著,他利用袁紹賦予的權限,從魏郡官倉調撥種子、農具,又憑借個人聲望和誠懇的態度,向本地大戶“借”來部分耕牛。他將流民以鄉裡為單位編成“屯”,選拔老實能乾者為“屯長”,劃分荒地,組織墾殖。他親自下田,示範耕種,雖不嫻熟,但其身體力行的姿態,極大地鼓舞了流民的士氣。同時,他采納隨行文吏的建議,仿效河北的“屯田製”,定下規矩:墾出的荒地,頭三年賦稅減半,所產糧食除繳納部分外,皆歸流民自有。

3.巧用資源,借力打力

劉備深知,要在此地立足並有所作為,離不開鄴城的支持,至少是不能明著反對。他定期向鄴城呈送詳細的政情彙報,字裡行間充滿了對袁紹給予機會的感激和對袁紹治理方略如度田、屯田)的讚美。同時,他也如實陳述困難,如耕牛不足、農具損壞、部分地區水利失修等,委婉地請求支援。

這些文書通過固定的渠道,先送至大將軍府長史荀諶處,再由荀諶摘要呈報袁紹。袁紹看到劉備將流民治理得井井有條,地方漸趨安定,荒地不斷被開墾,賦稅也有了著落,心中自是滿意。對於劉備提出的“合理”要求,如調撥一批由馬鈞匠作監淘汰下來的舊農具、派遣幾名精通水利的小吏前來指導等,袁紹大多予以滿足。他樂於看到劉備在他的框架內做出成績,這證明了他的“駕馭”是成功的。

然而,在劉備看不到的地方,魏郡太守以及元城、館陶的縣令身邊,早已安插了來自鄴城的“暗樁”。劉備的一舉一動,他與何人來往,說了什麼話,甚至關羽、張飛每日在校場操練那幾百舊部的情形,都被人詳細記錄,源源不斷地送往鄴城,送至軍師中郎將荀攸的案頭。荀攸以其特有的縝密與冷靜,負責梳理這些信息,分析劉備的動向與意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數月之後,魏郡西部已然大變樣。荒地被開墾成整齊的田壟,綠油油的禾苗長勢喜人。流民們住進了雖然簡陋但足以遮風避雨的土坯房,臉上有了血色和笑容。劉備主持修建了幾條小型水渠,引漳水灌溉,解決了部分地區的乾旱問題。他甚至組織流民中的婦孺采摘野菜、編織草席,換取一些零錢,貼補家用。

這一日,恰逢當地一個傳統集市。劉備在關羽、張飛的陪同下,輕車簡從,巡視集市。集市上人來人往,交易活躍,充滿了生機。許多百姓認出了這位時常行走於鄉間、麵容和善的“劉使君”或“劉皇叔”,紛紛自發地圍攏過來,恭敬地行禮,有的送上自家產的瓜果,有的則激動地訴說著生活的改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若非使君,我等早已餓死溝壑矣!”

“使君真乃仁德之人,願使君長命百歲!”

人群越聚越多,歡呼聲、感激聲此起彼伏。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護衛在劉備身側,傲然而立,丹鳳眼中流露出與有榮焉的光芒。張飛亦是咧開大嘴,嗬嗬直笑,隻覺得比打了一場勝仗還要痛快。

劉備麵帶溫和的笑容,不斷向四周的百姓拱手還禮,叮囑他們好好耕作,遵守法令。他的身影在人群中,被無數的感激和愛戴所包圍,仿佛自帶光環。

這一幕,被混在人群中的幾名“暗樁”看得清清楚楚,他們迅速將所見所聞,加上“萬民擁戴,皆呼劉使君、皇叔,幾不知有大將軍”之類的渲染,急報鄴城。

幾乎在同一時間,鄴城大將軍府內,袁紹正與幾位心腹謀士議事。荀攸將一份來自魏郡的密報輕輕放在袁紹麵前,內容正是描述劉備如何德政化民,聲望日隆,以及集市上那“萬民景從”的景象。

田豐看完摘要,眉頭微蹙,直言道:“主公,劉備,人傑也。今困於淺灘,稍得施展,便能使民歸心如此。其誌豈在區區流民墾殖?觀其身邊關、張,皆萬人敵,終非池中之物。久必為患,不如……”他後麵的話沒說,但意思不言自明。

沮授則持重一些:“元皓所言不無道理。然劉備如今並無過錯,反而有功於地方。若無故加害,恐寒天下投效者之心,亦損主公仁德之名。不若明升其官,暗奪其權,將其與關、張調離,置於眼皮底下,嚴加看管即可。”

荀諶也道:“公與先生之言甚是。劉備聲望已著,此時動之,得不償失。可表其功於朝廷,升其虛職,然後召其回鄴城‘另有重用’,將其與部眾分離,則蛟龍失水,翻不起大浪。”

袁紹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閃爍。他心中對劉備的忌憚,因這份密報而再次升起。他欣賞劉備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麵頗為認同其為人,但正如田豐所言,此等人物,絕不會久居人下。

“公達,你怎麼看?”袁紹看向負責情報與分析的荀攸。

荀攸微微躬身,語氣平穩而冷靜:“主公,劉備,英雄也。然其勢未成,爪牙未豐。主公如今大勢在手,如日中天。劉備之仁德,恰可為主公安撫地方;劉備之聲望,亦可彰顯主公容人之量。用之,則如利刃,可傷敵亦可傷己;控之,則如鏡鑒,可警醒自身,亦可供天下人觀瞻。關鍵在於,握刀之手,需穩,需牢。目前,觀其行止,尚在框架之內,加強監控,靜觀其變即可。攸已加派人手,對其往來書信、接觸人等,嚴加核查。”

袁紹沉吟良久,終於展顏一笑,隻是那笑容裡,多了幾分深沉與冷冽:“諸君之言,皆有理。玄德公既然善於理政,便讓他繼續在那裡‘仁德’吧。傳令,嘉獎左將軍劉備安民墾荒之功,賜金百斤,錦緞千匹。另,從府庫撥付第二批農具、種子,助其成事。至於元城、館陶的郡兵……由魏郡太守直轄,無大將軍府令,任何人不得調動一兵一卒。”

他頓了頓,看向荀攸,補充道:“公達,對左將軍的‘關照’,要更加‘細致’一些。”

袁紹的賞賜和後續的物資很快送達元城,伴隨著更加嚴密卻也更加無形的監視。劉備恭敬地接下賞賜,上表謝恩,言辭懇切。他仿佛對周遭愈發凝滯的空氣毫無所覺,依舊每日忙於政務,教化百姓。

然而,在夜深人靜之時,他獨坐燈下,撫摸著那冰涼的錦緞,目光穿越窗戶,望向南方漆黑的夜空。那裡,有他顛沛流離的過去,也有他夢寐以求的未來。

“大哥,袁本初這廝,越發看得緊了!”張飛悶聲抱怨。

關羽微闔雙目,淡淡道:“此乃意料中事。兄長德政惠民,聲望愈高,袁紹忌憚之心便愈重。如今,我等更需隱忍。”

劉備收回目光,看向兩位生死與共的兄弟,臉上露出一絲疲憊卻堅毅的笑容:“袁本初以天下之力困我,我則以仁德之心化民。他築他的高台,我積我的微末。時機未至,潛龍勿用。且耐心等待,這淵潭之水,總有湧動之日。”

他知道,自己這條困於袁氏淵潭的蛟龍,還需繼續潛伏,在有限的縫隙中積蓄力量,等待風雲變幻,那掙脫束縛、直上九霄的時機。而袁紹,也成功地用榮寵和監視,將這潛在的威脅,暫時牢牢地摁在了這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的淵潭之中。荀攸那雙冷靜的眼睛,則如同最警惕的看守,在黑暗中默默注視著一切。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乩童,邪靈 我在乙女遊戲裡苟且偷生 快穿:反派彆跑,宿主訓狗有一套 克夫命格的末日廢土女 家長裡短的故事 豪門的上位法則 退親後,軍少忍情忍欲寡瘋了 漫畫工具人努力救世中 全球末世:開局綁定移動安全屋 高武,我能吞噬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