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鄴城,燈火初上。與以往入夜後便趨於沉寂不同,如今的鄴城,仿佛剛剛蘇醒。貫穿城池南北的玄武大街上,車馬依舊轔轔,掛著“甄”、“張”、“蘇”等各家字號的商鋪門前,燈籠高懸,迎來送往,喧囂聲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食物、香料、皮革與酒漿混合的複雜氣味,這是繁榮特有的味道。
大將軍府內,袁紹正與總攬度支財政)的彆駕田豐對坐弈棋,心思卻似乎不全在棋枰之上。
“元皓,去歲府庫歲入,商稅占比幾何?”袁紹落下一子,狀似隨意地問道。
田豐執子的手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沉聲答道:“回主公,去歲因度田括戶,糧賦大增,然商稅之增,更為驚人,已占歲入三成有餘,遠超往年。尤以鄴城、晉陽、薊城三地為最。”
袁紹點了點頭,目光投向窗外那片璀璨的燈火。“亂世之中,人皆言重農抑商,以固根本。然,無商不活。農為血肉,工為筋骨,商則為血脈。血脈不通,則血肉筋骨皆僵。我等度田得糧,工坊造械,若無商賈流通四方,則糧秣困於倉廩,器械朽於府庫,財富何來?消息何通?”
他轉過身,看著田豐:“此前我等修路浚河,清剿匪患,乃是通了‘血脈’。如今,該是讓這血脈奔流起來,為我河北帶來生機、財富與耳目的時候了。明日,召邴原、甄儼,以及市掾、關津諸曹議事。”
田豐肅然應諾。他深知,大將軍又要下一盤大棋,這一次,棋盤是整個北中國的商路與市場。
在袁紹的授意下,一場旨在“通貨殖,富府庫,通消息”的商業振興計劃,由田豐牽頭,迅速展開。其手段,遠超簡單的減免稅賦,而是一套組合拳。
1.立規矩:市易司與新商律
首先,在大將軍府下設立市易司,由以清廉剛直、精通律法著稱的原招賢館賢才邴原主管,總攬四州商業管理、稅收、及市場糾紛仲裁。同時,頒布由田豐、邴原主導製定的《市易律》,明確交易規則,嚴懲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保護合法商賈的權益。律法中甚至明確規定,對過往商旅,不得隨意加征雜稅,各關津收費需有定數,並發放憑證。這為商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保障和可預期的經營環境。
2.鑄新錢:五銖重光,金聲玉振
亂世幣製混亂,劣錢泛濫,嚴重阻礙交易。袁紹采納田豐及幕僚建議,決定重鑄錢幣。他利用並州、青州控製的銅礦資源,在鄴城設立“鑄錢監”,由大匠作馬鈞設計督造了更加精密、難以仿造的母錢範模,開鑄足重、精美的“袁氏五銖”或稱“鄴城五銖”)。新錢用料紮實,錢文清晰,邊緣經過打磨,很快便以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逐漸取代各種劣錢,成為河北乃至輻射周邊區域的主流貨幣。金融秩序的穩定,極大地促進了商業活動的開展。
3.建驛傳:官驛私營,信息速達
袁紹深知信息的重要性。他下令整修、擴建貫通四州的官道驛傳係統。不僅用於公文傳遞和軍隊調動,也允許繳納一定費用的商隊,在非軍事敏感時期,使用部分官道和驛站設施。同時,鼓勵民間建立“腳行”、“貨棧”,形成覆蓋更廣的物流網絡。這使得商情傳遞、貨物周轉速度大大提升。來自幽州的皮毛、遼東的人參,能更快地運抵鄴城;而鄴城工坊的精致鐵器、青州的鹽、冀州的布帛,也能更迅速地銷往四方。
4.控資源:官營與民營的平衡
對於鹽、鐵、戰馬等戰略物資,袁紹依然實行嚴格的官營或準入製度,由市易司統一調控,確保軍工和戰略需求。但對於一般商品,則大力鼓勵民營。官營工坊出產的優質農具、日用鐵器、馬車等,也通過市易司指定的商人銷往各地,既平抑了物價,也保證了質量,更增加了稅收。
5.納豪商:甄氏典範,利益捆綁
對於河北本土的大商賈,如中山無極的甄儼甄宓之兄),袁紹采取了拉攏與合作的態度。他授予甄儼“市易司參讚”的虛銜,時常谘詢商事,並允許其參與某些官營商品的銷售。甄家憑借其龐大的商業網絡和信譽,為河北商品的流通提供了巨大助力,其自身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和更高的政治地位。此舉向所有商人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隻要遵守規則,誠信經營,便能在大將軍麾下獲得發展與尊重。
在金秋送爽的時節,由大將軍府官方主導、市易司具體承辦的首屆“河北通商大市”在鄴城隆重開幕。這不僅是一場商品交易會,更是袁紹向天下展示河北治理成果、吸引四方資源的戰略舉措。
大市的場地設在鄴城新辟的“通衢坊”,規模宏大,攤位鱗次櫛比。來自河北本地的布帛、糧食、鐵器、藥材、牲畜;來自幽州、並州的皮毛、戰馬受控交易)、牛羊;來自青州的鹽、海產;甚至還有通過邊境貿易,從遼東、塞外乃至西域輾轉而來的珍珠、瑪瑙、香料等奇珍異寶,琳琅滿目,令人應接不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更引人注目的是,除了河北本土商賈,還有不少來自荊州、徐州、乃至關中、益州的客商,冒著風險,穿越各方勢力的交界,前來赴會。他們不僅被河北的安定繁榮和琳琅商品所吸引,更是被那“袁氏五銖”的硬通貨信譽和《市易律》提供的保障所打動。
會場內,人聲鼎沸,交易熾盛。甄儼等大商號門前,洽談業務的各地客商排起長隊。邴原率領市易司官吏,在現場巡視,處理糾紛,維持秩序,效率之高,令外地客商嘖嘖稱奇。
袁紹在田豐、沮授、荀諶等重臣的陪同下,身著常服,悄然巡視大市。他看著眼前這萬商雲集、貨殖繁盛的景象,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在一個售賣幽州皮革的攤位上,他甚至駐足,拿起一件鞣製精美的皮裘,與來自上穀的胡商交談了幾句,詢問價格和銷路,嚇得那胡商和周圍認出他身份的商人激動不已,紛紛跪伏在地,口稱“大將軍”。
袁紹溫和地讓他們起身,對隨行官員和圍攏過來的商人們高聲道:“諸君請看!此等盛況,方為治世之象!農有其田,工善其器,商通其有無,則民富國強,天下安定!我河北,願為天下商旅敞開大門!凡願遵我法度,誠信交易者,無論來自何方,皆是我河北座上之賓,必保其平安,護其資財!”
此言一出,群情激動,歡呼雷動。“大將軍英明!”的呼喊聲響徹雲霄。
隨後,田豐呈上了一份初步統計報告,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振奮:“主公,通商大市開啟僅十日,僅鄴城一地,收取的市稅、交易稅及關津之費,已逾百萬錢!預計此次大市總交易額,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各地商賈預訂的工坊貨物,已排至明年春季!”
通商大市的成功,標誌著袁紹商業政策的巨大成功。河北不僅通過商業獲得了巨額的稅收,充盈了府庫,更重要的是:
經濟吸附:河北成為了北方事實上的經濟中心,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不斷吸納著周邊乃至更遠地區的資源和財富。
戰略儲備:通過商業網絡,河北能更便捷地獲取那些本地缺乏的戰略物資,如南方的木材、西邊的良馬通過中間商)、蜀地的錦緞可用於賞賜和外交)。
情報網絡:往來穿梭的商隊,本身就是最好的情報員。市易司與荀諶、賈詡的情報係統合作,能從南來北往的商人口中,獲得關於曹操、呂布、劉表等勢力內部民生、兵力調動、糧價波動等寶貴信息。
袁紹站在大將軍府的最高處,俯瞰著這座日益繁華的不夜之城,對身後的謀臣們說道:“今日之河北,倉廩實,甲兵足,賢才聚,商路通。曹操雖挾天子,然其地四戰,民生凋敝,財用必然匱乏。我等以堂堂之陣,充沛之力臨之,何愁不勝?”
暢通的商路,如同伸向四麵八方的觸角和經濟血管,不僅為袁紹帶來了金錢,更帶來了信息、資源和無可比擬的戰略優勢。一個全方位強大的河北,已經做好了準備,隻待那最終號角的吹響。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