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鄴城,大將軍府內花香馥鬱,暖風宜人。袁紹端坐主位,麵前並排放置著兩份文書:左手邊是張合送來的並州大捷與安民總結,右手邊是荀攸呈上的中原局勢急報。
他仔細閱畢張合的奏報,指尖拂過“黑山儘平,張燕授首,並州歸心”的字樣,臉上露出沉穩的笑意。“儁乂果不負我望!”他將捷報遞給沮授、田豐等人傳閱,“並州一定,我河北四州連成一片,後方再無掣肘之憂。”
眾臣紛紛稱賀,田豐更是激昂進言:“主公,內患已除,南征之事當可全力推進!”
然而當袁紹拿起荀攸的軍情彙總,他的笑容漸漸收斂,目光變得深邃。中原局勢的急劇變化,讓他陷入了深思。
荀攸走到輿圖前,為眾人剖析南麵局勢:
“曹操與呂布之爭已近尾聲。呂布冒險出擊,反中埋伏,損兵折將。曹操趁機加大政治攻勢,招降納叛。月前兩軍決戰,呂布大敗,已棄兗州東逃揚州。”
他的木杆將呂布的旗幟從兗州移開:“曹操雖勝,然兗州新定,百廢待興,兵力錢糧損耗巨大。”
接著,木杆移向徐州:“陶謙已於半月前病故。臨終竟欲將徐州讓於曹操,致使徐州內部分裂,糜竺、陳登等傾向遵命,曹豹等舊部則強烈反對。”
荀攸總結道:“曹操眼下既要消化兗州,又要圖謀徐州,正是外強中乾之時。若待其整合完畢,實力必將大增。”
此言一出,田豐立即主張立即南下,與曹操決戰。其他謀士也紛紛附和,認為機不可失。
就在眾議洶洶之際,袁紹緩緩起身,走到輿圖前沉默良久。他回想起曆史上因急躁冒進而導致的教訓,又想到如今河北新政初行,根基尚需鞏固。
“諸君之意,紹已明了。”他終於開口,聲音沉穩有力,“然孫子雲: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他環視眾臣,目光睿智:“曹操雖暫困,然其麾下謀臣武將皆當世之選。我軍新定並州,新政方行,若倉促南下,勝則固然可喜,若戰事遷延,則新附之地恐生動蕩。”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他繼續道:“今中原混亂,正為我積蓄實力之良機。我意已決:暫緩南下,先行三事。”
袁紹的決斷讓堂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凝神傾聽。
“第一,深化內政,固本培元。”他看向田豐、沮授,“元皓、公與,命你二人全力推行新政。並州新附之地,要加速度田括戶,推廣屯田。各州官學要擴大規模,培養人才。工坊匠作要繼續改進工藝,增儲軍械。”
“第二,廣納賢才,充實班底。”他的目光轉向荀諶,“友若,此事由你總攬。立即在鄴城修建招賢館,規格要超越此前各州官學。派人前往中原,特彆是兗州、徐州一帶,招攬那些因戰亂流離的士人。”
他特彆強調:“對於曹操麾下的人才,也要設法接觸。聽說其謀士程昱性情剛戾,可暗中遣人試探。潁川、汝南一帶多有才俊,要不惜重金延請。”
“第三,經略青徐,以待時機。”他對荀攸道,“公達,命青州麴義、徐晃加強對徐州的滲透。陶謙既死,徐州群龍無首,這正是我們招攬徐州士人的良機。廣陵陳珪、陳登父子,東海糜竺兄弟,都要設法結交。”
他沉吟片刻,又道:“聽說呂布敗逃時,其麾下張遼、高順皆驍勇善戰,若有機緣,也可招攬。”
袁紹最後總結道:“用一年時間,若能使河北倉廩更實,甲兵更利,賢才更眾,屆時再圖南下,方是萬全之策。”
袁紹的決策迅速傳遍河北。在鄴城中心,一座規模宏大的招賢館開始興建,其規格堪比大將軍府。各地使者紛紛南下,帶著袁紹的親筆書信和厚禮,前往中原各地延請人才。
在青州,麴義和徐晃加強了對徐州邊境的巡視,同時派細作深入徐州,結交地方豪強,散布袁紹仁德之名。
而在河北各州,度田、屯田、興學、治工等各項新政開展得更加深入。張合在並州妥善安置數十萬黑山降眾,將其轉化為農耕之力;幽州審配則加強對烏桓、鮮卑的撫慰,開通互市;冀州核心地帶,官學學子數量再創新高。
秋去冬來,當曹操在兗州、徐州之間疲於奔命時,河北卻在悄然積蓄著力量。來自中原的士人開始陸續北上,鄴城日漸成為天下人才向往之地。
袁紹站在翻修一新的招賢館前,對身旁的謀士們說道:“夫爭天下者,非惟爭一時之兵鋒,更要爭天下之心。今我河北,就是要做這亂世中的一片淨土,一個能讓賢才施展抱負,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所在。”
他遠眺南方,目光中透著從容與自信:“待明年秋糧入庫,賢才畢至,甲兵充足之時,再看這天下大勢,當如何演變。”
北境已靖,根基日固。河北這隻大鵬正在蓄勢待發,隻待風雲際會之時,便要振翅高飛,氣吞萬裡。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