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汽氤氳,襄陽城頭,劉表憑欄遠眺。這位坐擁荊襄九郡的鎮南將軍,手中緊握著來自南北兩方的書信。北邊是袁紹的親筆信,字裡行間洋溢著必勝的信念;南邊是曹操的求援書,言辭懇切卻難掩頹勢。
景升何故沉吟?蒯越緩步上前,目光掃過劉表手中的信箋。
劉表輕歎一聲,將書信遞給蒯越:異度,南北對峙,勝負未分。我荊州該何去何從?
與此同時,江東的孫權正在府中與周瑜對弈。年輕的霸主落下一子,看似隨意地問道:公瑾,袁曹相爭,我江東當作何打算?
周瑜執棋輕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主公何不靜觀其變?
而在汝南城頭,劉備遠眺北方,身後站著沉默的關羽和張飛。
大哥,張飛忍不住開口,咱們真要一直給袁本初賣命?
劉備目光深邃:翼德,靜待時機。
天下諸侯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黃河岸邊的這場對決上。每個人的心中,都在盤算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利益。
襄陽議事廳內,荊州文武分列兩旁,爭論不休。
主公!蔡瑁率先發言,袁紹勢大,此戰必勝。我荊州當立即發兵北上,與袁公合力破曹,方可分一杯羹。
張允立即附和:德珪所言極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早該除之。
文聘卻持不同意見:末將以為不妥。袁紹雖強,然曹操用兵如神。若貿然出兵,恐遭反噬。
這時,一直沉默的蒯良緩緩開口:諸公可曾想過,若袁紹全取中原,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廳內頓時寂靜。所有人都明白蒯良話中深意——荊州與中原僅一水之隔,袁紹若勝,必會南下。
劉表揉了揉太陽穴,顯得十分疲憊:既然如此,暫且按兵不動。但要增兵邊境,以防不測。
會後,劉表獨自登上城樓,望著北方的天空喃喃自語:本初、孟德...無論誰勝,這天下,怕是都要變了。
建業將軍府內,孫權召集心腹重臣,商議對策。
張昭首先進言:主公,曹操雖弱,然奉天子以令不臣,名正言順。袁紹雖強,終究是叛逆之臣。我江東當助曹討袁。
周瑜卻朗聲反駁:子布此言差矣!如今天子形同虛設,正是英雄並起之時。袁曹相爭,正是我江東發展的良機。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在江淮一帶:當務之急,是趁曹操無暇南顧,全力剿滅境內山越,鞏固基業。待北方兩敗俱傷,再圖北上。
魯肅補充道:公瑾所言極是。此外,可派遣細作潛入中原,隨時掌握戰局變化。
孫權沉吟良久,最終拍案決定:就依公瑾之策。傳令各軍,加緊訓練,準備出征山越。
年輕的霸主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這天下,未必就是他袁本初的!
長安城內,馬騰與韓遂對坐飲酒。
文約,馬騰舉杯道,袁曹相爭,正是我西涼軍東出的良機。
韓遂冷笑:壽成兄未免太過樂觀。袁紹十萬大軍,豈容我等分羹?
不然。馬騰壓低聲音,我已收到袁本初密信,許我事成之後,表為征西將軍,都督關中軍事。
韓遂眼中精光一閃:條件是什麼?
出兵牽製曹操西線。馬騰放下酒杯,文約若願相助,關中之地,你我平分。
就在二人密談之時,年輕的馬超闖了進來:父親!孩兒願為先鋒,直取許都!
馬騰大笑:我兒勇武,正當其時!
然而他們不知道,曹操早已派鐘繇坐鎮關中,西涼軍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
汝南軍營中,劉備正在與簡雍密談。
主公,簡雍低聲道,剛收到消息,曹操派使者前來,許以豫州牧之職。
劉備冷笑:曹孟德這是病急亂投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