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晨霧籠罩著開陽城,城頭守軍嗬出的白氣在寒風中迅速消散。孫觀一夜未眠,此刻正站在城樓上,手中緊握著一封密信,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那封獲得的曹操密信像一塊烙鐵,灼燒著他的內心。
將軍,副將尹禮快步走來,低聲道,陳公台先生已到城外,隻帶了二十輕騎。
孫觀猛地轉身,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他果然來了...開城門,迎他們進來,但要嚴加戒備。
當陳宮與太史慈並轡入城時,街道兩旁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氣氛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來。太史慈手握弓囊,目光如電,隨時準備應變。陳宮卻神態自若,仿佛隻是來赴一場尋常的宴會。
公台先生,孫觀在府衙前相迎,語氣生硬,多年不見,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重逢。
陳宮微微一笑:孫將軍,彆來無恙。宮今日前來,是要送將軍一場富貴。
府衙正堂內,炭火熊熊,卻驅不散空氣中的緊張氣氛。孫觀端坐主位,左右親信按劍而立,目光不善地盯著堂下的陳宮和太史慈。
先生所謂富貴,就是要孫某背主求榮嗎?孫觀開門見山,語氣淩厲。
陳宮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那封偽造的密信:將軍可知,在你誓死效忠之時,曹操已經在謀劃如何奪你兵權,甚至取你性命?
孫觀臉色微變,強自鎮定:休要在此挑撥離間!
挑撥?陳宮冷笑一聲,將軍不妨細想,為何曹操要將臧霸將軍的部眾分駐三處?為何要讓車胄、蔡陽分守彭城、下邳,對開陽形成夾擊之勢?
太史慈適時開口,聲如洪鐘:孫將軍是明白人。如今我家公子已定青州,兵精糧足。曹操困守官渡,敗局已定。將軍何不棄暗投明?
就在這時,一名哨探匆匆入內:報!城外三十裡發現大軍,看旗號是袁譚公子親至!
堂內頓時一片嘩然。孫觀猛地站起:你們...你們竟然...
開陽城外,袁譚率領的一千精兵已然列陣。雖然人數不多,但軍容嚴整,氣勢不凡。更遠處,徐晃、高順的各路大軍也在向開陽靠攏,形成強大的威懾。
孫觀登上城樓,望著城外軍容,心中天人交戰。就在這時,一騎白馬越眾而出,馬上的年輕將領銀甲白袍,正是袁譚。
孫將軍!袁譚在城下高呼,譚此來非為交戰,而是為救將軍性命!
孫觀沉聲回應:公子何出此言?
袁譚取出一卷絹帛:此乃曹操給車胄的密令抄本,上麵明明白白寫著,待官渡戰事稍緩,就要奪臧霸兵權,誅殺爾等!
城頭上一片寂靜,所有守軍都屏息凝神。孫觀接過親兵遞來的絹帛,越看臉色越是蒼白。
陳宮在旁勸道:孫將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突然,遠處煙塵滾滾,一騎快馬飛馳而來:將軍!蔡陽率五千兵馬正向開陽而來,說是要!
這個消息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孫觀長歎一聲,終於下定決心:開城門!迎袁公子入城!
當袁譚踏入開陽府衙時,孫觀率領眾將跪地相迎:末將孫觀,願率開陽守軍歸順公子!
袁譚急忙上前扶起:將軍深明大義,譚感激不儘。隻是...他話鋒一轉,臧霸將軍那裡...
孫觀立即道:末將願親往琅琊,勸說臧霸來降!
陳宮卻搖頭:不可。臧霸生性多疑,若見將軍不戰而降,必生猜忌。
那依先生之見?
陳宮成竹在胸:當請臧霸來開陽共商禦敵之策。待其到來,再陳說利害。
袁譚沉吟道:此計雖妙,但若臧霸不肯來...
太史慈忽然開口:末將願與孫將軍同往琅琊。若臧霸不來,便強請之!
眾人議定,立即修書一封,以孫觀的名義邀請臧霸前來開陽商議軍情。信中刻意提及獲得重要軍情,卻又不明說,以引起臧霸的好奇。
琅琊城中,臧霸接到孫觀的密信,果然心生疑慮。
開陽告急,孫觀卻隻說有要事相商,其中必有蹊蹺。臧霸對部下吳敦、尹禮說道。
陳宮在一旁冷眼旁觀,忽然開口:臧將軍可知道,曹操已經準備對將軍下手了?
臧霸勃然變色:公台先生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