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秋,黃河的咆哮聲在官渡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顯得格外沉悶。自黎陽南下的袁紹大軍,如同一條望不見首尾的青色巨龍,沿著官渡水北岸緩緩展開。旌旗蔽空,槍戟如林,十萬精銳步騎揚起的塵土,將秋日天空染成一片昏黃。
中軍大旗下,袁紹金甲紅袍,駐馬高崗,俯瞰著眼前這片即將決定天下歸屬的戰場。他的左右,文臣武將陣列森嚴:
河北謀士,智囊雲集:
監軍沮授神色凝重,目光如炬;治中彆駕田豐眉宇間帶著深思;行軍參謀許攸目光敏銳,似在觀察地形;彆駕逢紀、陳宮肅立一旁;程昱則靜立謀士隊列中,這位新近投效的謀士雖沉默寡言,卻已展現出不凡的才智。此外,辛評、辛毗等謀士也在隊列之中。
猛將如雲,戰意昂揚:
先鋒大將顏良持刀立馬,威風凜凜;右翼大將文醜橫槊遠眺,戰意昂揚;左軍主帥張合沉穩持重;後軍主將高覽氣定神閒。更令人矚目的是新近歸附的幾位將領:常山趙子龍白袍銀槍,英姿勃發;並州張文遠持戟肅立,目光銳利;陷陣營統帥高順雖沉默寡言,卻自有一股凜然之氣。淳於瓊、韓猛、蔣奇、呂威璜等一眾戰將分彆兩側,甲胄鮮明。
袁紹的目光越過緩緩流淌的官渡水,投向南方那道隱約可見的土黃色壁壘。他環視左右謀士,沉聲道:曹孟德以三萬之眾據險而守,諸位以為該如何破敵?
沮授率先開口:明公,觀曹軍紮營,背靠山險,前臨水道,營寨互為犄角,深得兵法之要。我軍雖眾,也不可輕敵。
田豐補充道:沮監軍所言極是。曹操善於用兵,我軍當以正合,以奇勝。不妨先深溝高壘,與敵相持,待其糧儘,自然可破。
袁紹微微頷首,目光中露出深思之色:二位所言,正合我意。曹操確實不可小覷。不過...他話鋒一轉,我軍十倍於敵,若一味相持,恐失戰機。
這時程昱出列道:明公明鑒。在下連日觀察,曹軍雖據險要,但其東南方向山勢較緩,或可出奇兵。
袁紹認真考慮著程昱的建議,手指輕輕敲擊著馬鞍:仲德此議甚善。不過曹操多謀,必在險要處設伏。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接下來的三日,官渡兩岸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北岸,袁軍展現出令人震撼的工程能力。在沮授的統籌指揮下,十萬大軍分成三班,日夜不停地修築營壘。最先成型的是沿河的前沿營寨,由淳於瓊率領的一萬精兵駐守,營寨高達三丈,寨牆上遍布箭樓,可以俯視整個河道。
中軍大營位於距河五裡的一處高地上,袁紹的帥帳以牛皮覆蓋,周圍環繞著各位謀士和將領的營帳。更令人驚歎的是,袁軍甚至在營寨後方修建了一條直通烏巢糧倉的馳道,以便糧草運輸。
這日正午,袁紹在眾將簇擁下巡視營區。望著眼前綿延不絕的營帳和如林的旌旗,他轉向謀士們問道:諸位以為,我軍營壘還有何疏漏之處?
田豐仔細巡視後指出:明公,左翼張合將軍的營寨雖然堅固,但與中軍大營間隔較遠。若曹軍趁夜突襲,恐救援不及。
袁紹認真觀察後點頭:元皓考慮周詳。傳令張合,在營寨之間增築三道柵欄,多設哨崗。
沮授補充道:明公,我軍糧道也需加強防護。烏巢糧倉關係全軍命脈,當派重兵把守。
此言甚是。袁紹立即傳令,命蔣奇率五千精兵,專司糧道防護。
這時,新歸附的趙雲出列道:明公,末將連日觀察對岸,發現曹軍似乎在東南山麓暗藏伏兵。
張遼也補充道:末將也發現異常。曹軍營中炊煙數量,似乎與其宣稱的三萬之數不符。
袁紹認真聽取著每一位將領的彙報,時而點頭,時而發問,展現出明主的睿智與氣度。
在南岸,曹軍也在加緊布防。曹操親自督導,在營寨前挖掘了數道深壕,布置了無數鹿角、鐵蒺藜。
曹營陣容鼎盛:
謀士以荀彧、郭嘉、賈詡、劉曄為首,更有滿寵、戲誌才等智囊隨軍參讚。武將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宗室將領,曹純率領虎豹騎嚴陣以待,李典、於禁、樂進等將領各司其職,更有典韋、許褚等猛將護衛左右。
曹操望著北岸浩大的工程,不禁感歎:袁本初用兵,果然不同往日。
郭嘉輕咳一聲,獻計道:丞相,袁紹雖眾,但其麾下謀士各懷心思。許攸貪財,若能施以離間之計,必可見效。
滿寵補充道:奉孝所言極是。我軍還可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派小股部隊襲擾其糧道。
戲誌才也道:袁軍新得趙雲、張遼等將,看似聲勢更盛,實則諸將尚未歸心,此其破綻也。
曹操點頭稱善:諸位妙計。不過當前要務,是要頂住袁紹的第一波攻勢。
夏侯惇獨目圓睜,聲如洪鐘:丞相放心!我軍雖少,卻是百戰精銳。必讓袁紹嘗嘗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