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指著對岸道:丞相請看,袁軍正在調動,似要試探我軍虛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典沉穩分析:袁紹必是想先探明我軍的布防情況,再作打算。
第三日黃昏,袁紹在中軍大帳召集文武議事。
大帳內,文臣武將分列兩側,氣氛莊嚴肅穆。袁紹端坐主位,環視眾人:三日已過,營壘已成。諸位以為,下一步該如何進兵?
逢紀率先出列:明公,我軍士氣正盛,當立即渡河,與曹操決一死戰!
許攸卻提出異議:不可!官渡水勢湍急,渡河作戰凶險萬分。曹操必在渡口設伏。
田豐支持許攸的看法:子遠所言有理。我軍利在持久。應當深溝高壘,與敵相持。待其糧儘,自然退兵。
袁紹認真聽取各方意見,沉吟片刻後道:諸位所言都有道理。不過...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我軍十倍於敵,若一味相持,確實可惜。不如先派小股部隊試探,既可探明曹軍虛實,又可麻痹敵軍。
程昱讚同道:明公英明。在下以為,可派顏良、文醜二位將軍率五千精兵試探渡河。張遼、趙雲各率一千騎兵在兩翼策應。
沮授補充道:還需派高順將軍率陷陣營在後接應,以防不測。
袁紹從善如流,當即下令:就依諸位之計。顏良、文醜聽令!明日率五千精兵,試探渡河。張遼、趙雲在兩翼策應,高順率陷陣營接應。
末將領命!五位將領齊聲應諾。
次日拂曉,戰鼓聲震天動地。顏良、文醜率領的五千精兵開始強渡官渡水。對岸曹軍箭如雨下,渡河部隊陷入苦戰。
就在兩軍激戰正酣時,張遼和趙雲率領的騎兵突然從側翼殺出,直撲曹軍陣地。這一出其不意的突擊,頓時打亂了曹軍的防禦。
常山趙子龍在此!白袍將軍一馬當先,銀槍所向披靡。
張遼更是勇不可擋,率領騎兵在曹軍陣中左衝右突。
對岸觀戰的袁紹見狀,卻並未冒進。他轉向沮授:監軍以為,現在是否應該全軍壓上?
沮授仔細觀察戰局後搖頭:明公,曹操在用誘敵之計。你看曹軍雖然後退,但陣型不亂,其中必有埋伏。
田豐也道:沮監軍明見。曹操這是在誘使我軍主力渡河。
袁紹點頭稱是:二位所見與我不謀而合。傳令,鳴金收兵!
首次交鋒,雙方各有勝負。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僅僅是開始。
當晚,袁紹再次召集謀士議事。程昱獻計:明公,今日試探,已探明曹軍虛實。在下以為,可派小股部隊夜襲其糧道。
許攸卻道:此計雖好,但曹操多謀,必有所備。
袁紹認真分析後道:二位所言都有道理。不如這樣:派韓猛率三千精兵襲擾糧道,但主要目的不是燒糧,而是試探曹軍布防。
這個明智的決策讓眾謀士紛紛歎服。而對岸的曹操得知袁紹的用兵後,也不禁感歎:袁本初用兵,果然比往日精明多了。
在曹軍大帳中,郭嘉對曹操道:袁紹今日用兵,章法嚴謹,與往日大不相同。看來是得了高人指點。
戲誌才點頭道:觀其用兵之道,既有沮授之穩,又有田豐之智,更兼程昱之奇,確實難對付。
曹操沉吟道:如此說來,這場仗要比預想的更加艱難了。
官渡水畔,兩大軍事集團的終極對決,在智慧與勇氣的較量中,緩緩拉開序幕。這場戰役,必將成為決定天下命運的關鍵一戰。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