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冬,戊寅日,亥時三刻。
許都的冬夜格外寒冷,凜冽的北風呼嘯著掠過丞相府的屋簷,發出嗚咽般的聲響。書房內,曹操獨對燭火,麵前攤開著一卷《孫子兵法》,卻久久未曾翻動一頁。今日朝堂上的勝利並未給他帶來多少喜悅,反而讓他心頭籠罩著一層陰霾。
主公,荀令君求見。侍從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曹操微微一怔,隨即整了整衣冠:快請。
房門輕啟,荀彧披著一件墨色大氅緩步而入。他卸下大氅,露出內裡整齊的朝服,顯然是從宮中直接而來,連衣物都未曾更換。
文若深夜來訪,所為何事?曹操親自為荀彧斟上一杯熱茶,語氣平和。
荀彧接過茶盞,卻未飲用。燭光映照下,他清臒的麵容顯得格外疲憊:丞相,今日朝會之後,彧在尚書台整理文書,發現了一些東西。
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輕輕推至曹操麵前。曹操展開一看,臉色驟變——這是楊彪生前與各地漢室宗親往來的密信抄本。
文若這是何意?曹操放下竹簡,目光如炬。
荀彧輕歎一聲:丞相可知,若非彧提前截下這些密信,今日朝堂之上,保皇派恐怕不會如此輕易就範。
曹操沉默片刻,緩緩道:文若,你這是在向操表功嗎?
荀彧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痛楚,彧隻是想問丞相一句:今日之勢,果真彆無選擇了嗎?
曹操站起身,在書房內踱步:文若,你我相識多年,你應該了解我的為人。若非情勢所迫,我何嘗願意行此僭越之事?
彧自然明白。荀彧的聲音低沉,隻是...隻是想起當年在兗州時,丞相曾對彧說:願效仿周公,輔佐天子,還天下太平。如今看來,這個願望怕是難以實現了。
曹操停下腳步,轉身凝視荀彧:文若,你以為我願意看到今日這個局麵嗎?可是你看看這天下!自黃巾亂起,諸侯割據,民不聊生。若非袁本初,這亂世還要持續多久?
所以丞相就要將漢室四百年基業,拱手讓人?荀彧終於抬起頭,眼中滿是血絲。
不是讓,是托付!曹操重重拍案,文若,你告訴我,如今的漢室,還有中興的可能嗎?天子年幼,權臣當道,外藩割據。若不是我在許都苦苦支撐,這漢室早就...
他說到這裡,突然頓住,長長歎了口氣:文若,你我都讀過史書。商周之變,秦漢更迭,哪個不是順應天時?如今天命在袁,我們何必逆天而行?
荀彧沉默良久,方才開口:丞相可知道,今日朝會之後,孔文舉在府中痛哭失聲?伏國丈回家後就一病不起?這些老臣,都是看著漢室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啊!
我知道。曹操坐回座位,語氣沉重,可是文若,感情用事救不了天下。你看看袁本初在河北的作為:減免賦稅,興修水利,開設官學。這些,不正是你我當年夢想實現的太平景象嗎?
荀彧端起已經微涼的茶盞,輕抿一口:丞相說得不錯。可是彧還想問一句:袁本初之後呢?今日開了異姓封王的先例,他日難免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袁本初。屆時,漢室將置於何地?
窗外,風聲愈急,仿佛在為這個時代的終結奏響挽歌。
曹操與荀彧相對無言,隻有燭火在兩人之間跳躍,將他們的影子投射在牆壁上,忽明忽暗。
文若,曹操終於打破沉默,我明白你的顧慮。但是請你想一想,若是我們執意與袁本初為敵,結果會如何?許都必將生靈塗炭,天子安危難保。這個責任,你我都承擔不起。
荀彧苦笑道:所以彧今日在朝堂上,才會支持丞相的提議。可是丞相,彧的心...彧的心在滴血啊!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彧自幼讀聖賢書,學的都是忠君愛國之道。如今卻要親手將漢室送入他人之手,這種痛苦,丞相可能體會?
曹操也站起身,走到荀彧身邊:文若,我且問你:何為忠?是守著虛名讓天下繼續大亂,還是順應時勢讓百姓重獲太平?
荀彧默然不語。
曹操繼續道:我知道你心裡難受。但是文若,你要明白,我們今日的退讓,不是為了個人榮辱,而是為了天下蒼生。袁本初答應過我,入朝後天子仍居正位,朝廷禮製一應如舊。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