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錢糧豐足,國庫充盈_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3章 錢糧豐足,國庫充盈(1 / 1)

建安十二年冬,許都晉王府內,炭火燒得正旺,卻驅不散幾位核心重臣眉宇間的凝重。一場關於國家命脈的禦前會議正在進行。

大司農張義,這位掌管國家錢糧的老臣,麵帶憂色,將一份厚厚的賬冊呈於袁紹案前:“王爺,去歲至今,興修水利、重建兩京、擴建太學、整編新軍、賞賜功臣……所費錢糧浩大,雖各地賦稅陸續入庫,然國庫存底,已不足支撐三月之需。長此以往,一旦有大規模戰事,隻怕……隻怕難以為繼啊。”

他頓了頓,補充道:“且各州郡稅製不一,征收標準混亂,豪強隱匿田產、偷漏稅款之事屢禁不止。商稅更是微薄,全賴農稅支撐,絕非長久之計。”

話音剛落,一旁的少府孔融便微微蹙眉:“大司農所言雖是實情,然稅賦關乎民生,豈可輕易加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為聚斂而盤剝過甚,致使民怨沸騰,豈非本末倒置?”

袁紹靜聽雙方之言,目光卻投向一直沉默的尚書令荀彧。“文若,你意下如何?”

荀彧從容出列,他的聲音清越而沉穩,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王爺,大司農憂心國用,文舉公體恤民情,皆有其理。然臣以為,當前之困,非在開源節流四字,而在‘製度’二字。舊有財稅體係,生於亂世,長於割據,早已千瘡百孔,不堪重用。如今天下漸定,王爺誌在混一,豈能沿用舊製,束縛手腳?”

他走到殿中懸掛的巨幅輿圖前,手指劃過已控製的遼闊疆域:“當務之急,非小修小補,而是構建一套全新的、自上而下、如臂使指的財政體係!此體係,需能如海納百川,將各方資源彙聚於中樞;需能如血脈奔流,將錢糧精準輸送到所需之地;更需能自我增殖,愈用愈強!”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接口道:“文若之言,深得我心!亂世用重典,治國需良製。一套好的財稅製度,勝過十萬雄兵!王爺,當斷則斷!”

袁紹霍然起身,一股決斷的氣勢彌漫殿內:“孤意已決!革故鼎新,就在此時!”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定格在荀彧身上:“文若!”

“臣在!”

“孤命你總攬全局,主持製定新財稅製度!棗隻、滿寵輔佐!郭淮巡查地方,確保新法暢通無阻!誰敢阻撓新製,便是與孤為敵,與這天下大勢為敵!”

一場關乎國運的財政大變革,在這寒冬的暖閣中,拉開了雷霆萬鈞的序幕。

荀彧領命之後,立刻展現出其王佐之才的卓越統籌能力。他並非閉門造車,而是廣泛征詢棗隻、滿寵等實乾之臣的意見,並參考了曆史上桑弘羊、劉晏等理財能手的得失。

第一步,清丈田畝,改革農稅。

核心在於棗隻提出的“占田課田製”與“租庸調製”相結合。由朝廷核定各州郡縣應有的墾田數額課田),鼓勵百姓開荒,超出部分數年免稅。同時,嚴格核查天下田畝,無論士族豪強,皆需如實申報占田),隱匿者重罰。在此基礎上,推行新的賦稅標準:按田畝納糧租),按戶納絹帛或布匹調),每丁每年需服一定時日徭役,不願服役者可納絹代役庸)。

此令一出,天下震動,尤其是觸動了大量隱匿田產的豪強利益。陽夏侯劉擎,乃漢室宗親,在汝南占有大量田產卻從未足額納稅,此次竟公然抗命,拒不配合清丈。

“王爺,非是臣不願,實是家中田畝簿冊遺失,難以核查啊。”劉擎在朝會上倚老賣老,試圖蒙混過關。

滿寵早已準備充分,立刻出列,聲音冷峻如鐵:“陽夏侯!禦史台已查明,你在汝南有田三萬七千畝,僅報五千!人證物證俱在,豈容你狡辯!”他隨即呈上厚厚一疊調查文書,時間、地點、證人、田契副本,一應俱全。

袁紹麵色一沉,尚未開口,曹操已厲聲道:“抗命不遵,欺瞞朝廷,視同謀逆!來人,剝去劉擎冠帶,押入詔獄,其家產充公,田畝儘數收歸官有,重新授田於無地流民!”

雷霆手段之下,朝野悚然。那些原本心存僥幸、觀望風頭的豪強,紛紛主動配合清丈,足額納稅。郭淮則率領精乾吏員,如同梳子一般巡查各州郡,監督新政執行,處置了數十名陽奉陰違的郡守縣令,確保了新農稅製度的強力推行。

第二步,建立倉廩,平準均輸。

棗隻在此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借鑒了以往屯田和治理司隸的經驗,主持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國的倉廩係統。在許都、長安、洛陽、鄴城等戰略要地建立大型太倉;在各州郡治所建立常平倉;在重要縣邑建立官倉。這些倉庫不僅用於儲存每年征收的租糧,更承擔起“平準”職能:豐年糧賤時,由官府出資收購,保護農人利益;災年糧貴時,則開倉平價售糧,穩定市場,打擊奸商。

同時,推行“均輸法”:由大司農衙門統一調配各地物資。某地特產、餘糧,可由官府組織運輸至稀缺地區銷售,既減少了商賈中間盤剝,更使官府從中獲利,充實國庫。來自江東的稻米、蜀地的錦緞、北方的戰馬,通過這個係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有序流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三步,整頓商稅,開辟財源。

滿寵在此展現了其鐵腕。他改革了以往粗放的市場稅市租),在主要城市設立“市舶司”或“稅監”,對行商坐賈按其貨物價值、店鋪規模征收“交易稅”。同時,對鹽、鐵、酒等利潤豐厚的行業,實行“官營專賣”與“特許經營”相結合的製度,牢牢掌控這些經濟命脈,使其利潤大部歸於朝廷。

此舉遭到了不少商人,尤其是背後有世家支持的巨賈的抵製。許都大商人張世平,憑借與某些朝臣的關係,試圖逃避鹽稅,並散布謠言,稱新商稅乃是與民爭利,將致市麵蕭條。

滿寵毫不手軟,在查實其偷稅數額巨大後,直接派兵查封其所有店鋪、貨棧,將張世平下獄,其家產罰沒。並公開宣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商賈之利,亦需納於國庫,用於安民強兵!誰敢以身試法,張世平便是前車之鑒!”

在鐵血手段的震懾下,商稅征收迅速步入正軌。隨著水利興修、工坊革新帶來的商業繁榮,商稅收入開始穩步增長,逐漸成為與農稅並駕齊驅的重要財源。

建安十三年秋,新政推行已近一年。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但今年的許都,氛圍與往年截然不同。

大司農衙門所在的庫區,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來自各州郡的稅糧、絹帛、銅錢,如同一條條彙入大海的江河,源源不斷地湧入那如同山巒般連綿起伏的倉庫群。

這一日,袁紹率領文武百官,親臨大司農府庫,進行最終的審計與視察。新任大司農原大司農張義因年邁致仕)及荀彧、棗隻、滿寵、郭淮等功臣陪同在側。

打開一座座巨型太倉的倉門,金燦燦的粟米堆積如山,幾乎要漫出倉外;絹帛庫內,各類絲綢布匹堆積如雲,色彩斑斕;錢庫之中,穿好的銅錢堆滿了一間間庫房,空氣中彌漫著銅鏽與財富的氣息。

大司農激動地捧著最終的審計賬冊,聲音都有些顫抖:“王爺!諸位大人!去歲全國賦稅,按新製征收,計入糧秣、絹帛、錢幣,折合總額……較舊製歲入,增長五倍有餘!如今國庫存糧,可支全國三年之需;存絹,可裝備百萬大軍;存錢,可應付任何突發之戰事及工程!此乃亙古未有之豐盈!”

群臣聞言,無不駭然,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與讚歎。

荀彧補充道:“王爺,新製不僅在於聚斂,更在於公平與效率。清丈田畝,抑製了豪強,安撫了百姓;平準均輸,穩定了物價,惠及了民生;商稅整頓,規範了市場,開辟了利源。如今府庫充盈,而民間未見困頓,反因水利興修、新政推行而更顯生機,此乃良性循環,盛世之基!”

棗隻指著倉庫道:“去歲各地常平倉調節有力,雖有小範圍災情,卻無一流民失所。官倉體係,已成國家穩定之磐石。”

滿寵冷峻的臉上也難得露出一絲笑意:“商稅已步入正軌,鹽鐵專賣之利,更是驚人。今後國庫歲入,隻會更加穩固。”

郭淮彙報:“各地巡查,新製已深入人心,再無敢公開抗命者。”

袁紹漫步於這金山銀海之間,心中豪情澎湃。他抓起一把粟米,任由其從指縫間流下,對身旁的曹操道:“孟德,見此情景,猶記當年討董之時,我等為數千人馬之糧草而奔波籌措。如今……哈哈哈!”

曹操亦是感慨萬千:“殿下深謀遠慮,用人得當,方有今日之盛!有此雄厚根基,掃平群雄,如同沸湯潑雪!”

袁紹轉身,麵對群臣,聲音響徹庫區:“荀彧統籌之功,可比蕭何!加封萬戶侯!棗隻、滿寵、郭淮,鼎力革新,功在社稷,各晉爵三等,厚賜金帛!”

“臣等謝王爺隆恩!”

封賞完畢,袁紹的目光驟然變得銳利,望向南方:“諸卿!錢糧已足,兵甲已利,人心已附!孤,再無後顧之憂矣!”

他猛地一揮袖袍,仿佛要將整個天下囊括其中:“傳令下去,各軍加緊備戰!待來年春暖,誓師南征!這大一統的千秋功業,便在眼前!”

府庫內,粟米如山,絹帛如雲,錢幣如海,無聲地訴說著一個政權前所未有的強大與富足。這充盈的國庫,如同為即將啟動的戰爭巨獸注入了無窮的動力,曆史的車輪,在財富的推動下,即將以一種無可阻擋的姿態,碾向南方的土地。一個全新的時代,已噴薄欲出。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海啟元 我在賽博世界寫修真小說 夢境崩潰後 貓箱遊戲 無聲訂單 深淵回響無限流 現實入侵夢境非連續世界 凶宅:彆墅104戶 覺醒神明:從神話世界成為神明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