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接著程昱的話道:程公此計大善。然懿以為,破敵關鍵,不在沙場,而在人心。他走到沙盤前,指向代表金城和冀城的標記,韓遂號稱黃河九曲,其性多疑;馬超年少氣盛,剛愎自用。二人雖為同盟,實則各懷異誌。若能施以離間之計,使其自相殘殺,則我軍可坐收漁利。
董昭補充道:仲達所言極是。昭聞馬騰雖在許都為質,但其舊部閻忠、薑冏仍在馬超軍中為謀士。此二人素與韓遂不睦,或可暗中聯絡。
謀士們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完整的戰略逐漸清晰:以正兵穩紮穩打,以奇兵擾敵疲敵,以離間分化瓦解。
曹操聽完所有人的意見,沉思良久,終於拍案定計:好!就依諸位之策!曹仁、張合,命你二人明日率前鋒渡河,在渭水北岸擇險要處立寨,切記穩紮穩打,不可冒進!夏侯惇,命你統籌糧草軍械,確保萬無一失!程昱、司馬懿,離間之計就交由你二人全權負責!
末將臣)領命!眾將齊聲應諾。
次日拂曉,渭水河麵上薄霧彌漫。曹仁、張合率領三萬前鋒,開始渡河北上。
巨大的樓船在河麵上排成數列,士兵們沉默地劃著槳,隻有船槳破水的聲音和偶爾傳來的馬嘶打破清晨的寧靜。張合率領大戟士作為先頭部隊,第一批登上了北岸。
快!依計行事!張合低聲下令,搶占那片高地,立即立寨!
訓練有素的大戟士迅速行動,砍伐樹木,挖掘壕溝,設立柵欄。與此同時,後續部隊不斷渡河,各種守城器械也被運送上岸。
對岸的西涼軍顯然發現了曹軍的動向,幾支遊騎在遠處徘徊觀察,但並沒有立即發動攻擊。
曹仁最後一個渡河,他站在剛剛立起的寨門上,用望遠鏡觀察著遠方塵頭起處,對身邊的曹休道:文烈曹休字),你看西涼軍為何不來半渡而擊?
曹休沉吟道:想必是程公的增灶之計起了作用,敵軍摸不清我軍虛實,不敢輕舉妄動。
曹仁點頭:傳令下去,繼續加固營寨,多設旌旗,灶台數量再加一倍!
就在曹軍渡河立寨的同時,三十裡外的西涼軍大營內,一場爭論也在進行。
馬超一身白袍銀甲,按劍立於帳中,俊朗的臉上滿是怒容:韓叔父!曹軍渡河,正是半渡而擊的大好時機,為何按兵不動?
韓遂坐在主位,慢條斯理地捋著胡須:孟起馬超字)稍安勿躁。曹操用兵老辣,豈會不知半渡而擊的風險?他既敢白日渡河,必有埋伏。
馬超怒極反笑:埋伏?我西涼鐵騎來去如風,縱有埋伏,又何足道哉!韓叔父若是怕了,我自率本部兵馬前往!
放肆!韓遂身邊的心腹將領成宜拍案而起,馬孟起,你怎敢對主帥如此無禮!
馬超身後的龐德立即手握刀柄,怒目而視。帳中氣氛頓時劍拔弩張。
韓遂的謀士楊秋趕緊打圓場:少將軍息怒,主帥也是為大局著想。據探馬回報,曹軍兵力恐有十萬之眾,若貿然出擊,恐中奸計。
馬超冷哼一聲:十萬?曹操哪來的十萬大軍?定是虛張聲勢!
這時,一直沉默的韓遂部將梁興忽然道:末將以為,少將軍所言不無道理。但為穩妥起見,可先派小股部隊試探,若真是虛張聲勢,再大軍壓上不遲。
這個折中的提議終於讓緊張的氣氛稍有緩和。韓遂點頭道:梁興此議甚好。那就命你率三千騎兵,前往曹營試探虛實。
馬超雖然不滿,但也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方案,隻得強壓怒火:既如此,我派龐德率兩千騎兵協同前往!
梁興、龐德率領五千西涼鐵騎,如同離弦之箭般衝向曹軍剛剛立起的營寨。
此時日上三竿,曹軍營寨還遠未完善。望樓上的哨兵發現塵頭,立即鳴鼓示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果然來了!曹仁冷笑一聲,文烈,按計劃行事!
曹休領命,率兩千弓弩手迅速在寨牆後列陣。而張合則率領大戟士,在營門內結成密集的防禦陣型。
西涼騎兵轉眼即至,梁興一馬當先,直衝營門。然而就在距離營門百步之時,衝在最前麵的戰馬突然慘嘶著栽倒在地——曹軍事先布設的絆馬索發揮了作用。
放箭!曹休一聲令下,箭如雨下。衝在前麵的西涼騎兵頓時人仰馬翻。
但西涼鐵騎確實名不虛傳,在經曆最初的混亂後,龐德率部從側翼迂回,用繩索套住寨牆的木柵,數十騎同時發力,竟然硬生生拽倒了一段寨牆!
西涼勇士,隨我殺!龐德一馬當先,從缺口處殺入營中。
早已嚴陣以待的大戟士立即迎上,雙方在營內展開激烈廝殺。大戟士的重甲長戟在近距離作戰中占據優勢,但西涼騎兵的機動性和個人武勇也讓人驚歎。
戰鬥持續了約半個時辰,梁興見曹軍抵抗頑強,且營寨布局嚴謹,知道難以討好,便下令撤退。
龐德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孤軍深入的危險,隻好率部退出。
這一戰,雙方各有傷亡,算是打了個平手。但對整個戰局而言,卻意義重大——這是曹軍與西涼軍的第一次正麵交鋒,雙方都摸到了對方的一些底細。
當戰報傳回潼關,曹操聞報後沉吟片刻,對身邊的程昱、司馬懿道:西涼鐵騎,果然驍勇。看來,是時候開始我們的計劃了。
司馬懿微微躬身:臣,這就去安排。
窗外,渭水滔滔東流,而一場更大規模的風暴,正在這看似平靜的對峙中悄然醞釀。王師西進的第一步已經邁出,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將在血與火中鑄就。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