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六號”飛船的舷窗之外,“銀河之心b”的淡藍色地表逐漸清晰。當探測器傳回第一組高分辨率影像時,啟明星b指揮中心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影像中,行星赤道附近的平原上,排列著規則的幾何建築群,銀白色的穹頂在恒星光芒下反射出金屬光澤,這絕非自然形成的景觀。
“這是地外文明存在的直接證據!”小米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她手指在全息屏幕上滑動,將建築群的細節放大,“這些結構的布局符合流體力學原理,應該是為了適應星球的強風環境,設計非常精密。”林野坐在輪椅上,目光緊緊鎖定屏幕,蒼老的手指微微顫抖——他從未想過,有生之年能親眼見證人類與地外文明“見麵”的前夜。
“銀河六號”在“銀河之心b”的同步軌道停穩後,開始釋放“文明交流艙”。艙體采用透明合金材質,內部陳列著人類文明的“信物”:地球的海水樣本、火星的紅色土壤、啟明星b的“星塵麥”麥穗,還有一台循環播放人類文明曆程的全息投影儀。交流艙下方,印著用數學公式和宇宙通用符號編寫的“和平宣言”,翻譯過來是:“我們來自太陽係,以文明之名,尋求對話與共生。”
當交流艙平穩降落在建築群附近時,地麵傳來輕微的震動。探測器的鏡頭捕捉到一幕震撼的場景:一群身高約兩米、皮膚呈淡紫色的生物從穹頂建築中走出,他們沒有明顯的四肢分化,靠身體下方的柔性組織移動,頭部兩側的透明觸須隨著動作輕輕擺動——這就是“銀河之心文明”的成員。
令人類驚喜的是,這些外星生物竟通過觸須釋放出低頻電磁波,而“銀河六號”的信號接收器恰好能將其轉化為圖像。屏幕上,出現了一係列簡單的幾何圖形:圓形代表恒星,三角形代表行星,最後是兩個相連的菱形——這是明確的“友好”信號。
“他們在回應我們!”阿裡激動地調整信號解碼器,“我們可以通過圖形和數學公式,建立初步的交流體係。”接下來的幾天,人類與銀河之心文明展開了“星語對話”:人類展示地球的生態係統、火星的農業技術、啟明星b的宜居環境;銀河之心文明則通過圖像,分享他們的星球曆史——他們曾經曆過嚴重的資源枯竭,最終通過發展清潔能源和生態循環技術,實現了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當人類展示“星塵麥”的生長過程時,銀河之心文明傳來了新的圖像:一顆類似小麥的植物,但葉片呈銀色,根係能深入地下數百米吸收水分。他們還展示了這種“銀葉麥”的種植環境——與火星相似的乾旱地表。“他們在向我們分享農業技術!”艾拉此時已成為星際農業聯盟主席)興奮地說,“這是文明共生的第一步!”
聯盟立刻決定,向銀河之心文明贈送“星塵麥”種子,並邀請他們派代表前往啟明星b交流。當銀河之心文明的“使者艙”與“銀河六號”對接時,整個跨星係文明網絡都在實時直播這一曆史性時刻。淡紫色的外星使者走出艙門,第一次踏上人類建造的飛船,他們頭部的觸須輕輕觸碰“星塵麥”種子,釋放出代表“感謝”的電磁波信號。
林野雖然無法親自前往銀河之心b,但通過量子通訊,他“見到”了外星使者。當屏幕上的外星生物用轉化後的圖像畫出“兩個星球相連”的圖案時,林野的眼中泛起淚光。他想起了當年在昆侖基地,自己和夥伴們在廢墟中種下第一株小麥的場景;如今,人類的作物種子不僅撒遍太陽係,還將跨越數萬光年,在另一個文明的星球上生長。
三個月後,銀河之心文明的使者抵達啟明星b。在“星際議會大廈”的歡迎儀式上,使者通過圖像展示了他們的禮物:“銀葉麥”種子和一套完整的乾旱環境種植技術手冊。人類則回贈了“星塵麥”種子和光伏能源技術資料。當雙方的代表人類用手,銀河之心文明用觸須)共同按下“文明合作協議”的確認鍵時,啟明星b的天空綻放出“星際煙花”——藍色代表人類文明,紫色代表銀河之心文明,兩種顏色交織成美麗的光帶,象征著文明的共生。
此後,人類與銀河之心文明開啟了深度合作:在火星建立“跨文明農業試驗田”,共同培育“星塵麥”與“銀葉麥”的雜交品種;在銀河之心b建設“清潔能源聯合實驗室”,研發更高效的光伏與地熱能設備;在啟明星b成立“星際文明學院”,培養同時掌握兩種文明知識的年輕人才。
林野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但他每天都會通過全息投影,觀看跨文明合作的進展。當他看到火星試驗田的雜交小麥首次成熟,人類與銀河之心文明的科研人員共同收割麥穗時,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畢生追求的“文明永續”,不僅實現了,還拓展到了更廣闊的宇宙維度——人類不再是孤獨的探索者,而是宇宙文明大家庭的一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林野躺在啟明星b的“星空病房”裡,身邊圍著小米、阿裡、小虎等陪伴他一路走來的夥伴,還有幾位銀河之心文明的使者他們通過特殊設備感知人類的生命信號)。窗外,啟明星b的夜空璀璨,銀河係的旋臂清晰可見。林野的手指輕輕觸碰屏幕上的“銀河文明網絡”圖譜——從地球到銀河之心b,無數光點相連,像一條永不中斷的文明紐帶。
“文明的火種……從燼土中點燃……在星河中燎原……”林野的聲音越來越輕,最後定格在一個微笑上。他手中的“方舟密鑰”碎片,與銀河之心文明贈送的“銀葉麥”種子,靜靜地躺在一起,成為兩種文明初次相遇的永恒見證。
多年後,在啟明星b的“星際文明博物館”裡,林野的雕像與銀河之心文明使者的雕像並肩而立,他們的腳下,是“星塵麥”與“銀葉麥”交織生長的圖案。雕像底座上,刻著一行跨越文明的文字:“從地球燼土到銀河之心,文明因對話而璀璨,因共生而永恒。”
而在遙遠的宇宙深處,“銀河係列”飛船仍在繼續前行,帶著人類與銀河之心文明的共同智慧,尋找更多的文明夥伴。星語對話的聲音,文明共生的故事,正沿著銀河係的旋臂,向更遙遠的星空傳播——這一切,都始於那片曾經荒蕪的地球燼土,始於一群人用勇氣與希望,點燃的那簇永不熄滅的文明之火。
喜歡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請大家收藏:()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