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下領命而去,常威踱步到窗前,望著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鮑貴卿啊鮑貴卿,你這老登,還想吃掉我?也不怕崩了你的牙!”他冷哼一聲,“想把老子的錢充你的公?做夢!”
人紅是非多,經此一遭,這福康縣他是待不住了,必須為手下這支好不容易拉起來的隊伍,找一個既能安穩發育,又能財源廣進的新根據地。
他的目光在鋪開的東北地圖上逡巡,頻頻落在那些標注著海關、常關的“通關口岸”上。這些地方,可是實打實的“現金奶牛”!他要為自己和自己的部隊謀取一處真正能安身立命的沃土!憑借前世的記憶和今世的了解,他迅速盤點著選項:
營口海關:老牌海關,1864年就設立了!是東北最早的新式海關,按《辛醜條約》擴大開放,輪船、帆船並征,一年征稅銀約二三百萬兩,居東北各關之首。
.奉天關:1907年依據《中日東三省事宜條約》開設,主管奉天及鐵路沿線進出口,雖為“子口”,但稅率高、貨運量大,月入十萬兩以上。但地處中樞,在張作霖眼皮子底下,很不好搞,因此常委直接棄選。
安東關丹東):鴨綠江下遊主要口岸,對朝鮮貿易孔道,木材、大豆、雜糧輸出量極大,1910年代即年征稅百萬兩級彆,且持續增長,但是地緣太北,和常威未來設想的中日戰場距離過遠,因此常威也不做考慮!
大連海關:1907年開埠,深水不凍港,日貨、歐美百貨轉口東北的總站,關稅額在20年代後已壓倒營口,成為東北第一大關,可謂肥得流油,待定……
哈爾濱關鬆花江關):1908年設關,管轄鬆花江、黑龍江、烏蘇裡江三江航道,以對俄貿易為主,麵粉、毛皮、木材稅額可觀,冬季還有鐵路聯運稅。這個倒也可以考慮考慮,畢竟如果俄羅斯方麵如果打好交道,日本人日後發難或許也能有個盟友,當然,前提是能阻止“中東路事件”的發生……
滿洲裡、綏芬河等陸路口岸:中東鐵路、南滿鐵路進出蘇俄、朝鮮的必經點,征收鐵路貨稅與邊境關稅,雖額度不及大連、哈爾濱,但勝在穩定、油水足。但地緣同樣過於偏遠……
遼西各“邊門”:隸屬山海關監督,但獨立設卡,對陸路雜糧、瓜子、煙草、羊皮等征稅,豐年單車萬輸,稅額也可達一二萬兩。
“隻要抱緊張作霖的‘大腿’,得到他的支持,這東北遍地都是‘提款機’啊……”常威摩挲著下巴,目光最終在地圖上一處關隘重重敲了幾下——山海關!
為何是山海關?
選擇山海關,常威有著更深層的考量:
·此關曆史悠久,自明代起就是“關稅六四拆賬”的要隘,清代設“山海關監督”直隸戶部,年定額稅收數萬兩,實際往往翻倍超征。到了民國,它依然是東北連接華北的咽喉,關稅、厘金並收,月月有巨額現金流。拿到“守關督辦”的職位,就等於抱回一台“財政永動機”。
山海關在後世的名氣最大不是沒有原因的,常威看中的不是它的名氣,也不是它的收益,而是其戰略價值無可替代,但在他的長遠布局中,從即將爆發的兩次直奉大戰,到後來的北伐之戰,乃至抗日之戰,山海關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提前在此駐紮,熟悉地形,構建工事,籠絡人心,就等於在未來數十年的風雲變幻中,搶先扼住了命運的咽喉。這是真正的戰略要地!
此關進可攻退可守,駐紮山海關,背靠東北,麵向華北,地理位置極其主動。既能憑借關隘之利穩固自身,又能密切關注關內局勢,隨時待機而動。
“守關”無論駐守哪個口岸都能日進鬥金,但山海關兼具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無可替代的戰略軍事價值。對於常威而言,這裡是最理想的起點,也是未來宏圖霸業不可或缺的基石。
“就是它了!”常威眼中精光閃爍,“山海關!老子不僅要在這裡收錢,還要在這裡……練兵!備戰!等著瞧吧,鮑老登,遲早老子抄了你們老鮑家!”
常威盤算著:“嘿嘿,把錢給你這老登,還不如直接獻給張作霖!他張大帥的腿不比你的腰還粗?!老子他娘的還不在你鮑貴卿手下受這窩囊氣了!”
他打了個響指,對副官命令道:“來人!給老子準備一輛結實的卡車!要快!”
副官立刻應聲而去。
一輛軍用卡車很快被開到司令部樓下。常威心中已然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要繞過鮑貴卿,直通奉天!這不僅是為了自保,更是一場豪賭,賭注是他的全部身家,以及未來的前程。
夜幕下,卡車引擎轟鳴,載著常威的決斷,駛向了未知的前路。他與鮑貴卿的較量,從現在起,才真正開始。
常威的卡車剛一駛出福康縣司令部,幾乎就在同時,司令部內的某個角落,一部電話被悄悄拿起,低沉而急促的聲音向遠在哈爾濱的鮑公館通風報信。顯然,常威的隊伍擴張太快,內部已被滲透,布滿了各方的眼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