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蕭然的身影悄然出現在爺爺家那間他從小睡到大的臥室。
熟悉的舊書桌、牆上泛黃的獎狀、鋪著藍格床單的單人床,一切都保持著原樣,隻是空氣中多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灰塵氣息。
院子裡靜悄悄的,隻有冬日微弱的陽光透過窗欞。
廚房方向傳來有節奏的切菜聲和鍋鏟碰撞的叮當聲。
蕭然輕輕走到廚房門口。
爺爺係著那條用了多年的藏藍色圍裙,正背對著門口,在灶台前忙碌。
寬厚的背影微微佝僂,灰白的頭發修剪得整整齊齊。
案板上已經擺滿了各式半成品菜肴:切好的臘肉臘腸油光發亮,碗裡醃著裹滿紅色剁椒的魚頭,泡發的香菇和木耳堆在小盆裡,洗好的青菜水靈靈地滴著水。
灶上的一口大鍋裡正咕嘟咕嘟地燉著肉,濃鬱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廚房。
“爺爺。”蕭然喚了一聲。
爺爺聞聲轉過頭,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皺紋舒展開來,露出真切的笑容。
“小然?回來了?怎麼也沒提前說一聲?快,快進來,外麵冷。”
“嗯,剛到家。您在做年夜飯呢?”
蕭然走進廚房,挽起袖子,“爺爺,您休息一下,我來幫您。”
“不用不用,都快準備好了。”
爺爺擺手,但眼裡的喜悅藏不住,“你回來得正好,幫我嘗嘗這粉蒸肉鹹淡合適不。”
他用筷子夾起一小塊熱氣騰騰的肉,遞到蕭然嘴邊。
蕭然吹了吹,吃下去,肉質酥爛,米粉香糯,鹹淡恰到好處。“嗯,正好,很香。”
爺爺滿意地笑了:“那就好。今年做了你愛吃的臘味合蒸、剁椒魚頭,還有紅燒豬蹄,燉了一下午了。哦,對了,還有糖油粑粑,麵已經發好了,等下就炸。”
看著爺爺如數家珍地介紹著,蕭然心裡暖融融的。
在另一個時空指揮千軍萬馬、經曆槍林彈雨,回到這裡,他依然是爺爺眼裡需要照顧的孫子。
父母早逝,是爺爺一手把他拉扯大,爺孫倆相依為命多年,每年的這頓年夜飯,是他們最重要的儀式。
蕭然還是動手幫爺爺把炒好的菜一一端到堂屋的八仙桌上。
除了剛才提到的幾樣大菜,還有扣肉、珍珠丸子、釀豆腐、清炒菜心、排骨蓮藕湯……林林總總擺了一大桌,豐盛得像是要宴請一大家子人,儘管吃飯的隻有他們倆。
這是湘江省的風俗,年夜飯要做得豐盛,寓意年年有餘,家庭富足團圓。
下午五點多,天色漸暗。
沙市這座小城開始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籠罩。遠處近處,劈裡啪啦的響聲連綿不絕,間或夾雜著衝天炮尖銳的呼嘯和炸開的悶響。
空氣中彌漫開熟悉的硝煙味,那是屬於華國年的獨特氣息。
家家戶戶的窗戶都透出溫暖的燈光,電視裡傳來的春晚預熱節目的聲音隱約可聞。
街道上行人稀少,人們都已歸家,準備享用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
爺爺點亮了堂屋最亮的燈,又給供奉的祖先牌位上了三炷香。
做完這一切,他在主位坐下,蕭然坐在他對麵。
“來,小然,”爺爺拿起桌上那瓶本地產的米酒,給蕭然和自己麵前的杯子都斟滿,“又一年了,咱爺倆喝一杯。”
蕭然雙手端起酒杯:“爺爺,我敬您。祝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