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也端起杯,眼中有些許感慨:“好,好,你也一樣,在外麵…工作,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他知道孫子的“工作”不尋常,但從不多問,隻是把牽掛藏在心裡。
兩隻酒杯輕輕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
爺孫倆各自抿了一口。米酒度數不高,口感醇甜,帶著糧食的香氣。
“吃菜,吃菜,趁熱吃。”爺爺拿起公筷,一個勁兒地往蕭然碗裡夾菜,很快就把碗堆成了小山,“嘗嘗這個豬蹄,燉得爛乎。這臘腸是隔壁王奶奶家自己做的,味道正。”
蕭然大口吃著,連連點頭:“好吃,爺爺您的手藝越來越好了。”
“一個人閒著也是閒著,就琢磨著吃點好的。”爺爺笑嗬嗬地說,“你在外麵辛苦,回來就多吃點。”
窗外,鞭炮聲愈發密集,像是為千家萬戶的團圓宴奏響的背景樂。
電視裡,春節聯歡晚會已經開始,歡快的音樂和掌聲傳出來,增添了幾分熱鬨。
爺孫倆邊吃邊聊。爺爺問起蕭然“工作”上的事,蕭然挑些能說的,講了些“出差”時遇到的“趣事”,略去了所有的危險和艱辛。
爺爺則絮叨著街坊鄰裡的瑣事,誰家孩子考上了大學,誰家老人搬去了城裡,菜市場的物價又漲了幾分……
這些平淡的日常,在蕭然聽來卻格外珍貴,這是他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奮力守護的寧靜。
一頓飯吃了很久,直到晚上八點多,春晚節目都已過了大半。
桌上的菜還剩下不少,爺爺心滿意足地看著,說:“剩下好,剩下好,年年有餘嘛。”
蕭然幫著爺爺收拾好碗筷,又把剩菜仔細地用保鮮膜包好放進冰箱。
收拾停當,爺孫倆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裡的歌舞節目,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爺爺畢竟年紀大了,熬不了夜,不到十一點點就開始打盹。
“爺爺,困了就去睡吧,守歲意思一下就行。”蕭然輕聲說。
爺爺揉了揉眼睛:“老了,精神頭不行了。那你呢?”
“我看會兒電視,等十二點放了鞭炮再睡。”
爺爺點點頭,起身回房休息了。
客廳裡隻剩下蕭然和電視裡的喧鬨。
他走到窗前,看著窗外偶爾劃破夜空的煙花,聽著零星的鞭炮聲,思緒卻飄回了那個積雪覆蓋的蒙陰縣城,想起了軍營食堂裡的歡聲笑語,想起了梁靜接過糖果時微紅的臉頰,想起了那些年輕戰士們充滿希望的眼神。
兩個時空,一頓年夜飯。
一邊是血與火的抗爭,為了守護民族的未來;
一邊是安穩祥和的當下,享受著前人奮鬥的成果。
他站在這個獨特的交彙點上,肩負著特殊的使命。零點的鐘聲即將敲響,新的一年就要到來,等待他的,將是更加艱巨的任務和波瀾壯闊的征程。
這正是:
烽煙故雪,
鐵甲金樽。
山河燈火,
一諾乾坤。
喜歡抗日之紅色空間物流請大家收藏:()抗日之紅色空間物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