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稟大帥!燕山……燕山急報!”
杜豐心中猛地一沉,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攫住了他。他認得這人,是跟隨淩素雪北上小隊中的一員。
“講!”杜豐的聲音不自覺地帶上了一絲緊繃。
那探子抬起頭,臉上滿是血汙與塵土,眼眶通紅:“淩……淩司主她……她在野狐峪,為阻史朝義與黠戛斯會盟,焚毀盟書,率我等突襲敵陣……擊殺黠戛斯護衛十餘人……最後……最後力竭,被……被史朝義那狗賊暗箭所傷,墜……墜入深穀……我等搜尋三日,隻……隻找到這個……”
他雙手顫抖著,捧上一件物品。那是一件染血的、邊緣已被燒焦的黑色皮囊,上麵用銀線繡著一個細小的、不易察覺的雪花印記——這是淩素雪從不離身的貼身之物,裡麵通常裝著一些急救藥物和微型工具。
皮囊上,那已然發黑的血跡,刺痛了杜豐的眼睛。
堂內瞬間陷入一片死寂。趙鐵柱虎目圓睜,拳頭攥得咯咯作響。連見慣生死的郭子儀,也麵露惋惜與沉痛之色。
杜豐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仿佛化作了一尊石像。他臉上的血色一點點褪去,唯有那雙眼睛,死死地盯著那件染血的皮囊,深邃的瞳孔中,似乎有風暴在醞釀,在積聚。
野狐峪……焚盟……斷鷹翎……墜崖……
一幕幕畫麵在他腦中飛旋,最終定格在離開長安前,彆院之中,那個清冷女子雖傷未愈,卻目光堅定請纓再赴河北的身影。
“此去河北,凶險異常,務必……珍重。”他當時如是說。
“屬下……明白。”她當時如是回。
如今,盟書已焚,外援已斷,範陽已克,史思明已擒……她承諾的任務,超額完成。然而,她承諾的“歸來”呢?
杜豐緩緩地、極其緩慢地伸出手,接過了那件染血的皮囊。觸手冰涼,帶著山澗的濕氣和血腥氣。他的指尖微微顫抖了一下,隨即緊緊握住,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他沒有怒吼,沒有質問,甚至沒有流露出過多的悲傷。隻是那股無形的、沉重的氣壓,卻讓整個大堂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抬起眼,看向那名跪地痛哭的探子,聲音低沉沙啞,卻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平靜:
“穀底……都找遍了?”
“回大帥……鷹愁澗深不見底,水流湍急,霧氣終年不散……弟兄們用繩索下了數十丈,實在……實在無法到底。隻在半山腰樹枝上,找到了這個……附近……未見……未見司主蹤跡……”探子泣不成聲。
未見蹤跡……杜豐心中那一點點微弱的希望之火,並未完全熄滅。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既然未見屍首,那就還有一線生機!淩素雪,她不是尋常女子,她是能在叛軍皇宮焚城後孤身脫困的“星火”,是能屢次深入虎穴傳遞驚雷的暗影!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將翻湧的心緒壓下,沉聲下令,語速快而清晰,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趙鐵柱!”
“末將在!”趙鐵柱轟然應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立刻從親衛營和‘跳蕩營’中,抽調兩百名最擅長山地攀援、水性好的精銳士卒,由你親自帶隊,攜帶足夠繩索、鉤爪、燈油、藥物,再赴野狐峪,沿著鷹愁澗,給我一寸一寸地搜!生要見人,死……也要把她帶回來!同時,懸賞千金,發動燕山當地熟悉地形的獵戶、藥農,一同尋找!”
“喏!末將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淩司主!”趙鐵柱領命,轉身大步流星而去,甲葉撞擊聲如同驟雨。
杜豐又看向那名報信的探子:“你,下去好生休息,治傷。將野狐峪之戰的詳細經過,特彆是淩司主墜崖的具體位置、當時敵我情況、山穀地形,儘可能詳細地回憶,寫成文書,報於我知。”
“是……謝大帥!”探子叩首,被親衛攙扶下去。
安排完這一切,杜豐才轉向一直沉默旁觀的郭子儀,微微欠身:“令公見諒,部下失儀,擾了商議。”
郭子儀擺擺手,歎道:“杜帥重情重義,何錯之有?淩司主女中豪傑,為國不惜此身,實在令人敬佩。但願……吉人天相。”他話語中帶著真誠的惋惜,也知此事關乎杜豐心緒,不便多言。
杜豐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他低頭,再次看向手中那件染血的皮囊,將其緊緊攥在掌心,仿佛要從中汲取力量,又仿佛是在堅定某個信念。
他轉身,走向堂外。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欞,將他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長,投射在滿是戰爭創傷的地麵上。那身影,依舊如砥柱般堅定,但在那堅定之下,卻仿佛承載了更沉重的東西——勝利的榮光,將士的犧牲,未來的重任,以及……那一縷墜入深穀、生死未卜的星火。
範陽城破,隻是一個時代的終結,更是另一個時代的開端。而他所要承擔的,遠比攻克一座城池、擒獲一個叛首,要多得多。
“傳令各軍,加強戒備,防止史朝義殘部反撲。明日,我要在範陽城頭,親自審理被俘叛將,厘清河北局勢。”
他的聲音平靜地傳出,回蕩在逐漸暗下來的大堂中。
夜幕降臨,血火涅盤後的範陽,迎來了第一個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的夜晚。而杜豐的征途,遠未結束。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