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廟堂博弈,暗箭難防_乃翁,大唐中興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乃翁,大唐中興了! > 第109章 廟堂博弈,暗箭難防

第109章 廟堂博弈,暗箭難防(1 / 1)

野狐嶺的血戰與張順的敵後烽火,如同兩道加急的軍情,被程元振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連同他精心修飾過的奏章,一同送抵了扶風行在。

肅宗李亨在禦書房內,反複閱讀著程元振的密奏以及杜豐、郭子儀聯名的軍報。程元振在奏章中,一方麵詳細描述了黠戛斯入寇的嚴峻形勢,強調了杜豐、郭子儀臨危不亂的應對以及前線將士的浴血奮戰,另一方麵,也隱晦地提及了杜豐在河北“權宜行事”,動用逆產及民間商會資源以充軍需的“非常之舉”,字裡行間,不乏提醒皇帝關注杜豐權勢過重的意味。

而杜豐與郭子儀的聯名奏報,則聚焦於軍情本身,言辭懇切,邏輯清晰,既陳述了戰局的艱難與將士的犧牲,也提出了依托地形、疲敵製勝的方略,並再次懇請朝廷速發援軍與糧餉。

肅宗放下奏章,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臉上滿是疲憊與糾結。杜豐和郭子儀,一個是他需要倚仗的平叛功臣,一個是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兩人聯手穩住了河北危局,於國於民,皆有大功。然而,杜豐的崛起速度太快,權勢太盛,尤其是在河北這塊剛剛收複、百廢待興又地處邊陲的重地,幾乎形成了事實上的獨立王國,這讓他這個皇帝,如何能安枕?

“陛下,”侍立一旁的中書舍人李揆小心翼翼地問道,“北疆軍情緊急,杜司徒與郭令公所請援軍糧餉……”

肅宗歎了口氣:“援軍自然要派,糧餉也不能不給。河北若失,則關中震動。擬旨,著令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分兵一萬,火速東進,增援河北。另,從江淮轉運使衙門,緊急調撥糧草二十萬石,軍械若乾,由水陸並進,運往範陽。”

“陛下聖明。”李揆躬身領命,卻又遲疑道,“隻是……程監軍奏章中所言,杜司徒在河北,未經朝廷明旨,便動用逆產,交與那商賈之流的興業社操辦軍需,此事……恐與體製不合,若放任不管,恐開跋扈之端啊。”

這正是肅宗的心病所在。他沉吟片刻,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杜豐此舉,情有可原。不過……也不能毫無約束。擬一道中旨給程元振,令他‘協助’杜豐監管河北錢糧用度,尤其涉及逆產及與民間商會往來,需詳細記錄,定期報朕知曉。另,告訴程元振,前線軍務,仍以郭子儀、杜豐為主,他需以協調、監察為要,不得隨意乾涉。”

這道旨意,看似給了程元振監管之權,實則劃定了界限,既表達了朝廷的關切,又沒有過度刺激前線的將帥,體現了肅宗在平衡之道上的小心翼翼。

然而,廟堂之上的風波,並未就此平息。

數日後的大朝會上,當肅宗將北疆軍情及應對之策宣布後,立刻便有禦史台的言官出班奏事。

“陛下!”一名麵容清臒、神色激憤的禦史高聲言道,“杜豐以弱冠之齡,位列三公,總督河北,此乃陛下天恩浩蕩!然其不思謹慎克己,反倒擅自動用國家逆產,交予商賈經營,此例一開,各地效仿,則朝廷法度何在?綱紀何存?臣聞其麾下所謂‘興業社’,盤踞蜀中,壟斷利權,今又插手河北,其勢滔天,長此以往,恐非國家之福!臣彈劾杜豐,結交商賈,逾越規製,其心難測!”

此言一出,猶如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不少清流官員,本就對杜豐火箭般的躥升以及其與“商賈”過從甚密有所非議,此刻紛紛附議,要求朝廷徹查杜豐在河北的作為,甚至有人隱晦地提及了“養虎為患”四字。

支持杜豐的官員,如兵部侍郎等,則據理力爭,強調北疆危局,杜豐乃不得已而為之,且其所有舉措皆是為了抗敵安民,有功無過,若此時朝廷降罪於功臣,豈不令前線將士寒心?

朝堂之上,頓時吵作一團。

端坐於龍椅上的肅宗,臉色陰沉。他何嘗不知這些言官背後,或許有其他勢力的推動?或是出於黨爭,或是出於對杜豐權勢的嫉妒,或是真的為了所謂的“朝廷綱紀”。但這些話,偏偏說中了他內心最深處的隱憂。

“夠了!”肅宗終於忍不住,一拍龍椅扶手,厲聲喝道,“北疆將士正在浴血奮戰,爾等卻在此妄加揣測,攻訐大臣,成何體統!”

天子一怒,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肅宗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沉聲道:“杜豐在河北所為,朕已知曉。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其所動用之逆產、商會,皆為抗敵所需,朕準其權宜行事!此事,休要再議!當前首要之務,是支援北疆,擊退黠戛斯!若再有人敢妄言惑眾,動搖軍心,朕定斬不饒!”

皇帝的強硬表態,暫時壓下了朝堂上的非議。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根刺,已經埋下。隻要杜豐稍有不慎,或者北疆戰事出現不利,這些暗箭,便會再次蜂擁而至。

範陽,觀察使司。

杜豐自然也通過自己在朝中的渠道,很快得知了朝堂上這場因他而起的風波。他對此並不意外,甚至可以說早有預料。在他決定重用興業社、動用非常手段籌措軍需時,就已想到了可能會麵臨的攻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結交商賈,逾越規製,其心難測……”杜豐低聲重複著那禦史的彈劾之語,嘴角泛起一絲冷峭的弧度。他看向坐在下首的蘇瑾,“明德,你怎麼看?”

蘇瑾神色平靜:“樹欲靜而風不止。大帥立下不世之功,主政河北,觸及舊利,引來妒恨,乃情理之中。幸而陛下尚知輕重,並未聽信讒言。然,此風不可長。我等在河北,更需謹言慎行,事事留有記錄,筆筆賬目清楚,尤其與興業社往來,更需透明,以備查驗。”

杜豐點頭:“不錯。陽謀,永遠比陰謀更有力量。我們將河北治理好,將北虜擊退,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便是最好的回應。”他頓了頓,又道,“不過,朝中既有人以此做文章,我們也不能毫無表示。你以觀察使司的名義,起草一份詳細的奏章,將截至目前,動用逆產及與興業社合作的每一項支出、每一筆糧草物資的來源與去向,全部羅列清楚,重點是這些舉措對穩定河北、支援前線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同時,附上一份河北當前民生恢複、流民安置情況的簡報。我們要用事實,堵住那些悠悠之口。”

“屬下明白。”蘇瑾領命,這正是他所擅長的。

“另外,”杜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程監軍那裡,陛下既給了他監管之權,我們更要‘配合’。所有涉及錢糧物資調撥的文書,都抄送他一份。他若想問詢,一律坦誠相告。甚至,可以主動請他‘視察’興業社協助運轉的粥棚、物資倉庫。我們要讓他看到,我們行事,光明磊落,一切為了公事,毫無私心。”

蘇瑾會意,這是要將程元振也拉到同一輛戰車上,至少讓他無法睜著眼睛說瞎話。

處理完朝堂風波帶來的隱憂,杜豐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北疆戰局。最新的戰報顯示,趙鐵柱在給予黠戛斯前鋒重大殺傷後,已按照命令,主動放棄了傷亡過重的野狐嶺防線,退守至更為險要的鷹嘴崖。張順的遊擊戰術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不斷騷擾著敵軍的後勤線。

但黠戛斯主力兩萬餘人,已然兵臨鷹嘴崖下,日夜攻打。趙鐵柱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而朝廷許諾的朔方援軍和江淮糧餉,尚在路上。

“告訴趙鐵柱,鷹嘴崖必須再堅守至少十天!”杜豐對傳令兵斬釘截鐵地說道,“十天後,是退是守,我給他臨機決斷之權!但在這十天內,絕不能讓黠戛斯主力越過燕山!”

“通知郭令公,河東軍的威懾可能還不夠,請他加大出塞偏師的活動力度,若能尋機打擊一兩個室韋小部落,效果更佳。”

“催促蘇瑾,百姓南撤速度還要加快!”

杜豐一條條命令發出,試圖將這盤關係到河北乃至大唐國運的棋局,一步步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然而,他心中清楚,最大的變數,仍在於北疆那條血肉防線的韌性,在於朝廷援軍能否及時抵達,也在於……那遠在廟堂之上的帝王之心,能否始終如一地信任與支持。

就在杜豐全神貫注於北疆戰事與內部博弈之時,一名來自“察事司”、風塵仆仆的信使,帶來了一個與他個人息息相關,卻可能牽扯更廣的消息。

“司徒,西域方麵……有初步回音了。”信使的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我們設在龜茲的暗線回報,約一月前,確實有一支身份神秘的隊伍經過,隊伍中有一輛密封的馬車,護衛極其森嚴,不像商隊,也不像尋常使團。他們穿過了龜茲,繼續向西,方向……似乎是拔汗那今費爾乾納盆地)乃至更西。龜茲的兄弟嘗試靠近探查,但那支隊伍的護衛極其警覺,未能獲得更多信息,隻隱約聽說,他們似乎……在尋找醫術高超之人。”

拔汗那?尋找神醫?

杜豐的眉頭緊緊鎖起。淩素雪傷勢極重,若那馬車中真是她,尋找神醫救治是合理的。但這支神秘隊伍的來曆和目的,卻更加迷霧重重。他們為何要千裡迢迢將淩素雪帶去遙遠的西域?是救?還是另有所圖?

線索似乎清晰了一些,卻又指向了更加複雜和遙遠的未知之地。而此刻,他卻被牢牢釘在範陽,麵對內外的重重壓力,根本無法抽身。

他隻能將這份深深的牽掛與憂慮,再次壓入心底,化作更堅定的力量,投入到眼前這場關乎家國命運的搏殺之中。

暗箭雖難防,砥柱亦難摧。他必須穩住,為了河北,為了大唐,也為了那渺茫卻未曾熄滅的希望。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 掃墓歸來,太公爽歪了,我贏麻了 掌心獨寵:夜少嬌妻她又甜又颯 加載了滅世AI的我被迫拯救世界 清弦渡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