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載謀逆大案,如同一場狂暴的雷霆,狠狠滌蕩了長安朝堂。元載本人被賜死,家族流放,其黨羽或被清洗,或遭貶謫,盤根錯節多年的“元黨”勢力頃刻間土崩瓦解。牽連的官員、將領多達數百,一時間,朝堂為之一空,人人自危。
肅宗的怒火與後怕,化為了對杜豐毫無保留的信重。在叛亂平息後的第一次大朝會上,肅宗當眾盛讚杜豐“忠貫日月,智深似海,於國有擎天保駕之功”,隨即頒布詔書,震動朝野:
“谘爾銀青光祿大夫、參知政事、太子太傅杜豐,器識宏邈,風範凝正,文可經邦,武能定國……今特進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授紫金光祿大夫文散官最高階),實封通前一千戶,總揆百僚,匡輔朕躬……”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便是實質上的宰相之職!
詔書一下,滿殿寂然,隨即便是山呼海嘯般的朝賀之聲。儘管眾人早有預料,但當杜豐真正以未及而立的年紀,穿上那象征極致人臣的紫色宰相袍服,立於百官之首時,那種視覺與心理的衝擊力,依舊無比強烈。
郭子儀等老臣麵露欣慰,他們深知,在此危難之際,唯有杜豐這般銳意進取且能力超群之人,方能帶領大唐走出困境。太子一係的官員更是歡欣鼓舞。而那些幸存的、與元載有過瓜葛或心存保守的官員,則是在驚懼之中,夾雜著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深知這長安的天,是真的變了。
杜豐麵色沉靜,出列謝恩,並無半分驕矜之色。他深知,這頂宰相的桂冠,並非僅僅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與萬丈懸崖。元載雖除,但舊有的利益網絡並未完全清除,改革的阻力依舊巨大,而皇帝經此一嚇,身體與精神都大不如前,對朝局的掌控力難免下滑,未來的變數更多。
“臣,杜豐,蒙陛下不棄,委以重任,敢不竭儘駑鈍,夙夜在公,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以安天下黎庶之心!”他的聲音清朗而堅定,回蕩在紫宸殿中。
肅宗滿意地點了點頭,語氣帶著囑托:“杜卿,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百廢待興,朕與太子,皆倚賴於卿。”
“臣,定不負陛下與殿下所托!”
拜相之後,杜豐並未急於燒起所謂的“三把火”,展現新官權威。他首先做的,是穩定人心,梳理朝局。
他奏請肅宗,對元載案中牽連不深、或有才能者可酌情寬宥,量才錄用,以避免朝堂運轉陷入停滯。同時,他大力舉薦劉晏入朝,擔任戶部侍郎,主持財政改革;擢升在平息錢票風波和元載案中表現出色的蘇瑾為左金吾衛將軍,掌管部分京城衛戍;淩素雪則正式被授予“察事司都尉”之職,權責更重。他的核心班底,開始進入帝國權力的中樞。
緊接著,杜豐以宰相身份,召開了第一次政事堂擴大會議,除了幾位宰相,還召集了六部尚書、侍郎及各寺監主官。
會議的氣氛凝重而微妙。所有人都想知道,這位年輕的宰相,將帶領大唐走向何方。
杜豐沒有令人失望。他開門見山,拋出了一份名為《中興政要疏》的綱領性文件。這並非具體的施政細則,而是明確了未來施政的三大核心方向:
一曰“強乾弱枝,固本培元”。重申中央權威,削弱藩鎮割據基礎。明確提出要加快“軍械監”的籌建,推動邊軍精銳的輪換戍衛製度,並著手研究削弱節度使過重權柄的可行方案。同時,強調發展關中、河東等核心區域的經濟與農業,夯實帝國根基。
二曰“通商惠工,開源節流”。將“以商養軍”、錢票、漕運改革等成功經驗,納入國家頂層設計。宣布將由戶部牽頭,劉晏具體負責,研究推行“兩稅法”以取代舊的租庸調製,並著手規劃官營手工業的標準化與效率提升。明確鼓勵海外貿易,籌建市舶司。
三曰“選賢任能,激濁揚清”。改革科舉,增加明算、明法等實用科目比重;加強對官員的考核,尤其注重其在推行新政中的實績;嚴厲整頓吏治,打擊貪腐。
這份綱領,如同一份宣言,清晰地表明了杜豐將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廣度,推進全方位的改革。它觸及了軍事、經濟、政治、吏治等幾乎所有核心領域。
會場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眾人都被這宏大的藍圖和其中蘊含的激烈變革所震撼。
良久,才有老成持重者遲疑開口:“杜相……此疏所謀者大,然……牽涉過廣,是否……徐徐圖之?”
杜豐目光掃過眾人,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諸位,安史之亂創巨痛深,元載之亂警鐘在耳!我大唐,已無多少時間可以‘徐徐圖之’!積弊如山,非猛藥不能去屙;沉屙已久,非重典無以振衰!若因畏懼艱難便畏縮不前,我等有何麵目對陛下,對太子,對天下期盼中興的億萬黎民?”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幅大唐輿圖前,手指劃過帝國的疆域:“諸公,請看!北有回紇、黠戛斯虎視眈眈,西有吐蕃、大食野心未泯,南詔亦非安分。內有藩鎮隱憂,吏治亟待整頓,財政捉襟見肘,百姓渴盼安定!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唯有大刀闊斧,銳意革新,方能使我大唐真正浴火重生,再造盛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話語,帶著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連最初提出疑慮的人,也陷入了沉思。
太子李豫坐在杜豐身側,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在杜豐引領下,一個嶄新強盛的大唐正在崛起。
“自此疏頒布之日起,”杜豐斬釘截鐵道,“凡我同僚,當以此三大方向為綱,各司其職,擬定細則,全力推行!政事堂將按月核查進度,論功行賞,量過施罰!望諸公,與杜某同心協力,共克時艱,挽天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會議在一種凝重而又隱含激情的氛圍中結束。所有人都明白,一個由杜豐主導的、充滿變革氣息的新時代,已經正式拉開帷幕。
退堂之後,杜豐回到專屬的宰相值房。柳明瀾已命人將他的書籍、文書整理妥當。看著窗外恢弘的皇城,杜豐輕輕握了握拳。
紫袍拜相,位極人臣。但這僅僅是開始。前方的路,布滿了舊利益集團的頑抗、理想與現實碰撞的荊棘、以及帝國沉屙帶來的無數未知挑戰。
但他無所畏懼。父親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遺願,現代靈魂中對富強文明的追求,與這個時代無數渴望中興的誌士仁人的期盼,都已融彙於他的胸中。
他將以這身紫袍為戰甲,以政事堂為帥帳,以整個大唐的江山為棋盤,落子無悔,砥礪前行。
新政的砥柱,已然就位。一場關乎國運的深刻變革,即將在這古老的帝國全麵展開。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