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內的那場關於漕運的爭議,並未因代宗的裁斷而平息,反而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漣漪擴散至整個朝野,引發了一場規模更大、層次更深的關於帝國未來戰略方向的激烈辯論——“海陸之辯”。
數日後的政事堂會議,儼然成了這場大辯論的核心戰場。以崔敦禮為首的保守派官員,聯合了部分與漕運利益攸關的戶部、工部中層官員,以及幾位掌管內陸州府的節度使,對杜豐的“重海”傾向發起了更為係統的詰難。
“杜相!”一位掌管河南道漕運轉運的官員率先發難,他麵色激動,“下官並非不知海運之速。然則,漕運關乎的不僅是錢糧,更是人心,是秩序!運河沿線,數百城鎮,千萬生民,其生計、其稅賦、其治安,皆係於漕船往來之間。若驟然以海運替代,此千萬人何去何從?沿途州府財稅銳減,又當如何維係?此絕非戶部賬麵上節省些許損耗所能彌補!此乃動搖社稷安穩之基!”
他的話語引起了眾多地方官員的共鳴。維持運河體係的運轉,本身就是一套龐大的官僚係統和利益網絡,牽一發而動全身。
緊接著,一位來自河東的節度使沉聲道:“杜相開拓海疆,功在千秋。然我大唐立國,根基仍在陸上。西北雖定,然北邊草原,契丹、奚族等部時叛時服;西南吐蕃雖滅,餘部亦需震懾。陸軍、馬政、邊牆、烽燧,方是保障帝國安寧的根本。將過多資源傾注於茫茫大海,建造巨艦,培養水手,若陸防因此鬆懈,豈非本末倒置,自毀長城?”這番言論代表了軍中一部分“陸權至上”者的憂慮。
崔敦禮見氣氛已成,再次總結陳詞,語氣痛心疾首:“杜相,海貿之利,吾等非盲然不見。然究其根本,不過是奇技淫巧、珍玩之物堆積而成的虛利!於國於民,可有粟米之實?可有布帛之暖?《尚書》有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重農抑商,乃自古不易之理。今若舉國若狂,競逐海事,致使農夫棄耕從商,工匠舍本逐末,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這一連串的質疑,從民生、財政、國防乃至意識形態層麵,對海洋戰略發起了全麵攻擊。政事堂內,支持杜豐的劉晏、李泌等人雖欲反駁,但麵對如此洶洶之勢,也感到壓力巨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始終沉默不語的杜豐身上。
杜豐緩緩放下手中的茶盞,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眾人,最後落在崔敦禮臉上,並未動怒,反而露出一絲淡淡的、帶著憐憫的笑意。
“崔公,諸位,”他開口了,聲音不高,卻仿佛帶著千鈞之力,瞬間壓下了所有的嘈雜,“爾等所言,看似有理,實則……皆立足於一個‘不變’的天下。”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手指劃過那蜿蜒的海岸線和浩瀚的海洋。
“爾等隻看到運河沿線的千萬生民,卻看不到沿海漁村因海貿興起而日漸富足,看不到登州、明州因造船、貨殖而蓬勃的新興市鎮!海運替代漕運,非是奪民生計,而是騰籠換鳥,將人力物力從低效勞役中解放,投向更具價值的領域!漕夫可轉為水手,纖夫可入工坊,此乃進步之必然,豈能因噎廢食?”
他的手指移向北方草原和西方群山:“至於陸防,本相何曾有一日懈怠?然,諸公可知,如今水師一艦之造價,可養多少騎兵?一艘‘鎮遠’級戰艦遠航西洋所帶來的關稅與威懾,又需多少邊軍浴血方能換取?鞏固陸防與開拓海疆,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海軍強,則商路通;商路通,則國庫盈;國庫盈,則陸防可更固!此乃良性循環,何來本末倒置之說?”
最後,他看向崔敦禮,語氣轉為深沉:“崔公言海貿為‘虛利’,言重農抑商為古理。本相試問,若無商賈流通,江南稻米何以濟關中?蜀中錦緞何以衣天下?若無格物‘奇技’,諸位腳下這宮殿,身上這錦袍,又從何而來?”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世界在變!遠的不說,便說那南溟大島發現的露天煤鐵,其儲量之豐,品質之佳,足以讓我大唐未來百年再無燃料與鐵器之憂!此乃‘虛利’乎?此乃上天賜予我華夏,邁向更強盛未來的基石!若固守‘以農立國’之舊念,無視這海洋帶來的資源、市場與機遇,才是真正斷送國運,愧對祖宗,愧對子孫!”
杜豐的駁斥,層層遞進,既有現實數據的支撐,又有宏大視野的俯瞰,更帶著一種基於曆史洞察的降維打擊。他不再糾纏於具體細節,而是直接拔高到文明競爭、時代變遷的高度。
他最後環視全場,一字一句道:“本相並非要廢陸興海,而是要海陸並舉,以海促陸!大唐的未來,不應局限於這方天地,而應是星辰大海!這‘海陸之辯’,非意氣之爭,實乃國運所係!望諸公,睜開眼,看看這世界吧!”
一番言語,擲地有聲。殿內一片寂靜。許多原本中立的官員陷入沉思,就連一些保守派,也被杜豐描繪的圖景和展現出的絕對自信所震動。杜豐的威望,他過往算無遺策的成功,以及那實實在在、逐年激增的海關稅收和源源不斷運回的新資源,成為了他話語最有力的注腳。
代宗皇帝適時開口,聲音沉穩:“杜愛卿所言,深謀遠慮。海運新策,關乎國運,當穩步推行,不可因循守舊,亦不可操之過急。著政事堂據此精神,細化方略,妥善處理漕運轉海運事宜,務必平穩過渡。”
皇帝的金口玉言,為這場“海陸之辯”暫時畫上了句號。舊勢力的反撲被有效遏製,帝國的戰略重心,在杜豐強有力的推動下,不可逆轉地進一步向海洋傾斜。一個新的時代浪潮,正以沛然莫之能禦之勢,衝刷著古老的帝國堤岸。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