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星月同輝。南京紫禁城在萬千宮燈的映照下,宛如瓊樓玉宇,帝王的威嚴與天家的富貴彌漫在每一縷空氣中。今夜,奉天殿內即將舉行一場“大宴儀”——這是中國古代最高規格的宴禮儀式,專為款待那些跨越時空而來、將助大明開啟新紀元的東大援建專家團隊。
當專家們在錦衣衛恭敬的引導下,穿過重重宮闕,抵達巍峨的奉天殿前時,無不被眼前極致嚴謹與恢弘的皇家儀仗所震撼。
尚寶司早已在殿內北側中央設好蟠龍金漆禦座,屏風莊嚴,香爐氤氳。殿外丹陛之下,東西兩側,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力士手持明黃龍旗,肅穆而立,旗幡在晚風中獵獵作響。殿內東西兩壁,二十四名金吾衛護衛官頂盔貫甲,按刀侍立,目光如電,守衛著天家威嚴。
教坊司的樂工舞伎靜候多時。殿內,編鐘、玉磬、笙、簫、笛、琴、瑟等雅樂樂器陳列有序,以備《九奏》之樂;殿外廊廡下,陣容更為龐大的“大樂”樂隊,持有鼓、鈸、號、角等,氣勢雄渾。殿前廣場上,手持乾戚的“武舞”隊、手持羽龠的“文舞”隊以及色彩斑斕的“雜劇”隊整齊排列,靜待獻藝。
驟然間,鐘鼓樓上傳來的悠揚鐘聲,緊接著,殿外大樂奏響,莊嚴肅穆的《飛龍引》樂曲回蕩在宮城上空,宣告皇帝車駕的來臨。專家們屏息凝望,隻見朱元璋乘坐玉輅,在龐大儀仗扈從的簇擁下,自奉天門緩緩而來。鹵簿儀仗旌旗招展,傘蓋如雲,侍衛扈從甲胄鮮明,步伐鏗鏘。這真實不虛的帝王出行場麵,遠比任何影像資料更具衝擊力,一種跨越六百年的時空震撼感,牢牢攫住了每一位現代來賓。
皇帝升禦座,樂聲驟停。奉天殿內外,瞬間萬籟俱寂,唯有燭火燈影搖曳生姿。
光祿寺官員唱讚,內侍們如同精密儀器般開始有序傳膳,大樂再次高奏。珍饈美饌盛在精美的官窯瓷器或朱漆食盒中,由兩列內侍手捧,步履沉穩地依次傳遞入殿。當最後一道禦膳呈至龍案前,音樂恰到好處地停止。隨即,數名宮內使手捧精心插製的時令花卉,恭敬進獻於禦前及主要賓客案頭。整套流程如行雲流水,節奏精準,將皇家禮儀的莊重典雅展現得淋漓儘致。
隨後是極為隆重的進酒儀式。光祿寺卿親執金壺,向皇帝進酒九爵。每一爵皆有嚴格的儀注和對應的樂舞。
·第一爵:奏《炎精開運之曲》,樂聲恢弘,似有開天辟地之氣概;接著奏《上萬壽之曲》,旋律莊嚴,表達臣民對聖君的祝福。殿下,“平定天下之舞”隨之而起,舞者手持盾斧,動作剛猛,展現大明開疆拓土的赫赫武威。
·第三爵左右,有“散花”儀式,宮女將花瓣撒向空中,寓意吉祥。
·第五爵前後,進獻一道精心熬製的羹湯。
·第七爵時,或表演節奏舒緩、意蘊悠長的“文舞”,以示偃武修文。
專家們沉浸在這融合了禮、樂、歌、舞的盛大儀式中,仿佛穿越時空,親身參與了一場活生生的明代宮廷史詩。
宴會的菜品極儘奢華,所有席位均按最高等級的“上桌”標準安排。案幾上琳琅滿目:
·茶食像生小花:以麵粉、酥油捏製成桃、杏、荷花等形狀,栩栩如生。
·果子五般:荔枝、龍眼、膠棗、核桃、銀杏等乾鮮果品。
·燒炸五般:燒鵝、炸魚、炙鹿肉、煎鵪鶉、烤羊肋。
·鳳雞、雙棒子骨:象征有鳳來儀的全雞,以及兩根碩大的烤羊腿或豬肋排。
·大銀錠大油餅:製成銀錠形狀的酥皮點心,和灑滿芝麻的大型油餅。
·按酒五般:下酒冷盤,如鹹鼓、芥末瓜兒、肉腩、糟筍、糖醋藕。
·菜四色、湯三品:時令蔬菜四樣,及鴿子湯、螃蟹湯、素三鮮湯等。
·簇二大饅頭:堆疊成塔狀的雪白蒸饃。
·馬牛羊胙肉飯:用馬、牛、羊三種珍貴肉丁烹製的香米飯。
·酒五鐘:禦釀的菊花酒、葡萄酒、金華酒、麻姑酒、蘇合香酒,香氣馥鬱。
賓客們不僅品嘗著六百年前的頂級美味,更在使用這些精美絕倫的官窯餐具時,感受著器物本身的藝術價值。
整場宴會賓主儘歡,氣氛熱烈而莊重。至宴會尾聲,朱元璋麵帶笑意,朗聲宣布:“爾等東大賢才,遠道而來,助我大明,朕心甚慰。今日宴飲所用之一應餐具器皿,便賜予諸位,聊表心意,餐後可各自取回,留作紀念。”
此言一出,專家們先是驚愕,之後有人表現出驚喜,認為這些製作精良的明代官窯瓷器在東大的巨大收藏和市場價值,每一件都堪稱瑰寶,足以傳家;有人覺得這些可以作為國寶級文物,應該為科研爭取。。。;還有人覺得這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必須考慮影響。。。
幾方方的爭論雖然壓低了聲音,但在莊重的奉天殿內依然引起了注意。朱元璋端坐禦座之上,看似平靜地品著茶,眼底卻閃過一絲精光。
譚局長當機立斷起身,先向朱元璋致謝,然後轉向專家團隊,語氣嚴厲:
“都安靜!陛下的賞賜是莫大的誠意,但我們必須遵守紀律。所有受贈物品必須登記報備,嚴禁私相授受!”
他特意加重了最後幾個字,目光掃過那些躍躍欲試的專家。這番表態既維護了表麵上的和諧,又守住了原則底線。
宴會最終在微妙的氣氛中結束。離席時,錦衣衛們悄悄交流道:
“這些東大之人,連基本的宮廷禮儀都不懂。陛下如此厚待,他們卻推三阻四,實在不知好歹。”
這話語雖輕,卻被走在後麵的王卓聽在耳中。他心中暗叫不好——合作才剛剛開始,隔閡與誤解已經悄然產生。
離宮的馬車裡,譚局長麵色凝重地對王卓說:
“看到了嗎?文化的衝突、理念的差異,這才是我們麵臨的最大挑戰。朱元璋今晚的舉動,隻是一次簡單的試探。”
王卓望著窗外漸行漸遠的紫禁城,第一次深切體會到,在兩個文明之間搭建橋梁,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奉天殿的燈火依舊輝煌,但照亮的前路,卻布滿了未知的暗流。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