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穀的雪在晨光裡泛著冷光,戰士們正用鐵鍬平整戰場,把犧牲戰友的遺體抬往山坡墓地。徐昊蹲在雪地裡,小心翼翼地撿起一塊染血的機槍零件——這是周鐵柱昨天戰鬥時摔壞的輕機槍部件,上麵還留著彈孔。遠處,張大爺帶著老鄉們正用石頭壘墓碑,每壘好一塊,就用紅漆在木牌上寫下烈士的名字,手抖得厲害,紅漆在雪地上滴出點點痕跡。
“徐參謀,這是第八十七塊碑了。”小李走過來,手裡拿著個磨得發亮的軍號,“這是孫連長的,昨天拚刺刀時被鬼子挑斷了喉嚨,手裡還攥著這個號。”
徐昊接過軍號,冰涼的銅皮上還沾著乾涸的血跡。他想起孫富貴昨天衝鋒時的模樣,大刀砍得卷了刃,卻依舊嘶吼著往前衝。眼眶突然發熱,他把軍號塞進懷裡:“好好收著,等打跑了鬼子,咱們把它送到紀念館去,讓後人知道孫連長是怎麼打鬼子的。”
清理戰場的間隙,李雲龍和趙剛正在兵工廠召開乾部會。石桌上擺著張皺巴巴的地圖,上麵用紅筆圈出鬼子北平師團的集結地,還有密密麻麻的箭頭指向鷹嘴崖。“三萬多人,五十多輛坦克,一百多門山炮,”李雲龍用旱煙袋敲著地圖,“這鬼子是下了血本,想把咱們晉西北的根給刨了。徐昊,你說,咱們現在的家當,能扛住幾輪進攻?”
徐昊指著桌角的武器清單:“目前有改良輕機槍五十六挺、75山炮五門、輕型迫擊炮三十門,剛解鎖的中型迫擊炮還在試造,子彈流水線也沒搭好。要是硬拚,最多能扛兩天;但咱們用遊擊戰術拖,再配合友軍襲擾,撐半個月沒問題。”
“拖是必須的,但裝備也得跟上!”趙剛補充道,“我已經跟周邊五個縣的老鄉打過招呼,他們會送鐵器來支援兵工廠,還會組織擔架隊和運輸隊。昨天還有兩百多個年輕人報名參軍,現在新兵連已經滿員了,就等咱們訓練。”
話音剛落,王鐵匠就滿頭大汗地跑進來,手裡舉著個剛鍛好的炮管:“小徐!中型迫擊炮的炮管試出來了!就是尾座還沒弄好,需要用厚鐵皮加固,咱們剩下的鐵皮隻夠造三個!”
徐昊跟著王鐵匠往兵工廠跑,隻見熔爐旁擺著三根半米長的炮管,表麵還泛著熱氣。係統麵板的【中型迫擊炮參數】顯示,炮管壁厚需12,現在鍛打的這根誤差1,勉強達標,但尾座需要承受300kg的後坐力,普通鐵皮根本扛不住。“用鬼子的坦克裝甲板!”徐昊突然想起,上次戰鬥繳獲了五塊坦克裝甲板,雖然有彈孔,卻足夠厚,“把裝甲板裁成圓形,中間鑽孔,再和炮管焊接,應該能行。”
王鐵匠眼睛一亮,立刻讓工人們用大剪子裁裝甲板。老鄉們聽說兵工廠缺人手,也主動來幫忙,張大爺帶著幾個老石匠,用鑿子把裝甲板鑿平,手指被磨得滲血,卻隻是用布條纏了纏,繼續乾。李嬸則帶著婦女們,把家裡的鐵鍋砸成碎鐵片,用來填充迫擊炮的破片槽——這些鐵鍋都是老鄉們舍不得用的家當,現在卻毫不猶豫地捐了出來。
兩天後,第一門中型迫擊炮終於組裝完成。徐昊帶著炮兵小隊去後山試射,炮架用榆木和鐵軌鋼加固,炮管對準兩百米外的土靶。“放!”他一聲令下,炮手點燃引信,炮彈拖著清晰的尾跡飛出,精準砸在靶心,土堆炸開的煙塵裡,靶杆被攔腰炸斷,破片飛濺範圍比輕型迫擊炮大了一倍。
“好炮!”戰士們歡呼起來,周鐵柱拄著木拐也來了,他趴在雪地裡,用望遠鏡看著彈坑,興奮地喊:“徐參謀,這炮要是量產,下次打鬼子的重炮陣地,咱們再也不用靠命填了!”
可新的問題又冒了出來——子彈流水線的搭建遇到了瓶頸。係統藍圖要求的“衝壓模具”需要特種鋼材,兵工廠裡根本沒有,隻能用手工捶打彈殼,效率極低,一天最多造兩百發子彈,遠遠不夠新兵連訓練用。徐昊蹲在流水線旁,看著工人們用小錘一點點敲彈殼,心裡急得慌——要是子彈跟不上,就算有再多的槍,也隻是燒火棍。
“俺有辦法!”李嬸突然開口,她手裡拿著個用陶土做的模具,“俺們村以前燒瓦罐,用陶模就能定型。咱們把陶模燒硬,裡麵塗一層機油,把熔化的鉛灌進去,應該能做出彈殼的雛形,再用錘敲平,能省不少勁!”
徐昊立刻讓工人們試做,果然,陶模做出的彈殼雛形誤差很小,手工修整後就能用。張大爺還帶著老鄉們在山裡挖黏土,燒陶模的窯就用兵工廠的舊熔爐改造,一天能燒出五十個陶模,子彈產量一下子提到了每天五百發。“還是老鄉們有辦法!”徐昊感慨道,他打開係統麵板,【7.92子彈量產流水線進度】從20跳到了50,心裡鬆了口氣。
裝備問題剛有進展,新兵訓練又出了岔子。徐昊去新兵連視察時,發現十幾個新兵正圍著一個老兵抱怨:“班長,這木棍模擬步槍太沉了,練一天胳膊都抬不起來,啥時候能有真槍啊?”還有個瘦高個新兵,扔手榴彈時隻扔了五米遠,被戰友們笑,紅著臉蹲在地上不肯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都給老子站起來!”李雲龍突然走過來,手裡拿著根馬鞭,“老子當年參軍,用的是紅纓槍,比你們的木棍沉三倍!扔手榴彈扔不遠?那就每天加練五十次,扔到能炸到鬼子為止!”他指著瘦高個新兵,“你叫啥名字?”
“俺叫王小二,是張莊的。”新兵小聲回答。
“王小二是吧?”李雲龍蹲下來,撿起個手榴彈模型,“看好了,扔的時候要轉腰、甩臂,把力氣都用在手上,像這樣——”他示範著扔了出去,模型飛出二十多米,落在雪地裡。“你試試!”
王小二咬著牙,按照李雲龍的動作扔了一次,這次扔了十米遠。“好!再扔!”李雲龍喊道。新兵們也跟著鼓勁,王小二扔了一次又一次,胳膊酸得發抖,卻沒停下,最後一次居然扔了十五米遠。“好樣的!”徐昊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給你配把真槍,好好練!”
為了讓新兵儘快適應戰場,徐昊把新兵連分成十個班組,每個班組配一個老兵帶教,用繳獲的鬼子武器進行實戰演練。周鐵柱雖然腿沒好,卻主動要求帶機槍班的新兵,他坐在木台上,手把手教新兵拆機槍、裝彈鏈,傷口被震得疼了,就咬著牙忍過去,額頭上的汗珠子往下滴,卻依舊笑著說:“這點疼算啥,等你們能打鬼子了,俺比啥都高興。”
訓練進行到第五天,偵察兵小李帶來了壞消息:“團長!徐參謀!鬼子北平師團的先頭部隊已經到了陽原,有五千多人,還有十輛坦克和二十門山炮,離鷹嘴崖隻剩八十裡了!他們還在周邊的村子抓壯丁,搶糧食,老鄉們都往咱們這邊逃!”
李雲龍立刻下令:“趙剛,你帶二營去接應老鄉,把他們安置到後山的山洞裡,給他們發糧食和棉衣;徐昊,你負責把兵工廠的設備往山洞裡轉移,中型迫擊炮和子彈流水線不能丟;我帶一營和騎兵連,去陽原外圍埋地雷,拖延鬼子的推進速度!”
戰士們立刻行動起來。徐昊帶著工人們拆機床,每拆一個零件,就用布條包好,老鄉們也來幫忙,用獨輪車把設備往山洞裡運。張大爺推著一輛車,上麵裝著中型迫擊炮的炮管,雪地裡的車轍很深,他卻一步沒停,嘴裡還念叨著:“這些家夥是打鬼子的寶貝,絕不能讓鬼子毀了!”
李嬸帶著婦女們給老鄉們縫棉衣,她們把繳獲的鬼子軍大衣拆了,改造成適合老鄉穿的棉衣,有的還在衣服上繡上“抗日”兩個字。一個老太太拿著件改好的棉衣,遞給徐昊:“徐參謀,你穿著暖和,好好打鬼子,俺們等著勝利的那一天!”
當天下午,李雲龍帶著一營和騎兵連回來了,他們在陽原外圍埋了兩百多顆硝油地雷,還炸毀了鬼子的兩座炮樓,繳獲了五十多支步槍和兩箱子彈。“他娘的!鬼子的先頭部隊被俺們炸懵了,至少能拖他們三天!”李雲龍興奮地說,臉上還沾著黑灰,軍大衣上有個彈孔,卻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