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崖兵工廠的熔鋼爐前,王鐵匠正對著一塊泛著青灰色的鋼錠發愁——第四輛重坦的炮管需要“高碳鋼”,之前軍火庫繳獲的廢鋼多是普通錳鋼,鑄出的炮管打三發炮彈就會發燙變形,剛才試鑄的半根炮管,還沒冷卻就裂了道細紋。“娘的!這鋼太軟,撐不起高膛壓!沒有高碳鋼,炮管就是廢鐵,重坦就是沒牙的老虎!”他用鐵釺戳了戳鋼錠,釺尖隻留下個淺印,卻沒戳透,眼裡滿是急意。
徐昊蹲在炮管模具旁,手指摸著裂紋,指尖能感受到鋼錠的脆性——周鐵柱說過,高碳鋼表麵泛青灰,敲著聲音清脆,普通鋼發悶,可現在兵工廠裡的鋼,沒一塊能達到這標準。周鐵柱推著輪椅過來,左腿的木假肢在爐邊燙得發顫,他從帆布包裡掏出張揉皺的紙條,是從鬼子據點文書身上搜的:“俺看這紙條,大同以北最後一個據點‘黑石窯’,鬼子以前在那兒煉過鋼,說不定藏著高碳鋼!老礦師陳大爺懂辨鋼,讓他跟著去,準能找著!”
陳大爺是從太原兵工廠逃來的老匠人,七十多歲了,背有點駝,手裡總拿著個小鐵錘,能憑敲打的聲音辨鋼質。聽說要找高碳鋼,他立刻揣著鐵錘趕來,錘柄上的包漿亮得能照見人:“李團長放心!高碳鋼敲著像銅鈴響,普通鋼像敲木頭,俺一錘就能辨出來!黑石窯那地方俺去過,以前是個小煉鋼廠,鬼子肯定沒把鋼運完!”
李雲龍剛在指揮部看完最後據點的地圖,聽到“有高碳鋼”,立刻把馬刀往腰裡一插:“走!俺帶一個連的戰士,再讓陳大爺領路,現在就去黑石窯!順便把這最後一個據點清了,讓晉西北徹底乾淨!徐昊,你留在兵工廠,跟周鐵柱琢磨炮管工藝,等俺們把鋼運回來,立刻鑄炮!”
趙剛補充道:“黑石窯據點依坡而建,老鄉說鬼子挖了不少地道,咱們得帶些陶管和乾艾草,陶管能導煙,艾草燒的煙濃,能把鬼子嗆出地道!張大爺,您帶幾個熟地形的老鄉,幫忙找地道口,彆讓鬼子鑽空子!”
張大爺立刻扛著鐵鍬趕來,身後跟著三個常去黑石窯附近砍柴的老鄉,每人手裡都拿著張手繪的地形草圖:“黑石窯的地道口多藏在老槐樹根下,俺們去年砍柴時,見過鬼子往樹洞裡搬東西,現在想來,那就是地道口!”
天剛蒙蒙亮,清剿尋鋼隊伍就出發了。黑石窯據點藏在一道山梁後,外牆是用碎石砌的,上麵爬滿了野藤,看起來像座廢棄的破廟,隻有山頂的了望塔上,偶爾閃過鬼子的鋼盔反光。陳大爺指著據點西側的一間破屋:“那就是以前的煉鋼廠,煙囪還在,鋼肯定藏在裡麵!”
可剛靠近破屋,地麵突然“咕咚”陷下去一塊——是鬼子設的陷阱,下麵插著削尖的木刺,幸好戰士小李反應快,一把拉住了差點掉下去的陳大爺。“娘的!鬼子還玩陰的!”李雲龍罵著,讓戰士們用鐵鍬把陷阱填平,自己則帶著張大爺往老槐樹方向摸,尋找地道口。
張大爺趴在一棵老槐樹下,耳朵貼著涼土,手指在樹根處摸索:“這下麵是空的!敲著有回聲!”戰士們立刻用鐵鍬挖,沒挖兩尺,就露出個黑黢黢的洞口,一股黴味從裡麵飄出來,還夾雜著鬼子的汗臭味。“快!架陶管!”趙剛喊著,戰士們把帶來的陶管從老鄉家借來的輸水陶管)插進洞口,另一端架在艾草堆上,點燃艾草,濃煙順著陶管往地道裡灌,橘紅色的火星隨著煙柱往上飄。
地道裡的鬼子果然慌了,沒幾分鐘,就有三個鬼子捂著鼻子從另一處洞口爬出來,剛露頭就被埋伏的戰士按倒。可剩下的鬼子還在頑抗,從地道裡扔出顆手榴彈,“轟隆”一聲,把陶管炸斷了。“用水灌!”張大爺喊著,戰士們立刻把帶來的水桶往地道裡倒,水順著洞口往下流,很快就聽見地道裡傳來鬼子的慘叫聲——地道裡的積水漫過膝蓋,鬼子的步槍都泡濕了,沒法開槍。
李雲龍趁機帶著戰士們衝進破屋,裡麵果然堆著十幾根半人高的鋼錠,青灰色的表麵泛著冷光。陳大爺掏出小鐵錘,對著鋼錠“鐺”地敲了一下,聲音清脆得像廟裡的銅鐘:“是高碳鋼!純度夠!能鑄炮管!”戰士們立刻動手搬鋼錠,每根鋼錠重兩百多斤,四個戰士抬一根,張大爺和老鄉們則用麻繩綁住鋼錠,防止滑落。
可剛搬了一半,地道裡突然衝出十幾個鬼子,手裡拿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想搶回鋼錠!“拚了!保護鋼錠!”李雲龍拔出馬刀衝上去,刀光閃過,砍倒了衝在最前麵的鬼子,戰士們也跟著衝,刺刀“叮叮當當”地撞在一起,老鄉們則把鋼錠往牆角推,拿起地上的木棍往鬼子身上砸。
陳大爺為了護鋼錠,死死抱著一根鋼錠,擋住了鬼子的刺刀,刺刀紮進他的胳膊,鮮血順著鋼錠往下流,他卻沒鬆手:“這鋼是造炮管的命根子,不能讓鬼子搶回去!”戰士小王看到後,立刻衝過來,一槍托砸在鬼子的後腦勺上,鬼子倒在地上,再也沒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戰鬥結束時,太陽已經升到半空。十幾根高碳鋼錠全被搬上了馬車,陳大爺的胳膊被包紮好,他卻堅持要坐在裝鋼錠的馬車上:“俺得看著這些鋼,彆路上出岔子,這是造炮管的寶貝!”李雲龍拗不過他,隻能讓戰士們在馬車上鋪了層乾草,讓陳大爺靠在上麵。
而鷹嘴崖兵工廠裡,周鐵柱正圍著第三輛重坦的炮管琢磨——他想給新炮管加層“保護層”,之前繳獲的鬼子炮管殘件上,有層黑色的塗層,能防高溫。“俺問過陳大爺,那是用豬油混合石墨塗的,豬油能隔絕空氣,石墨能散熱!”周鐵柱推著輪椅,手裡拿著塊豬油老鄉們捐的,原本是過年用的),正在往一塊鋼片上塗,“塗了這層,炮管能多打五發炮彈才發燙!”
老銅匠則在打磨炮管的內膛,用的是從軍火庫繳獲的細鋼砂,他把鋼砂裹在麻布上,伸進炮管裡反複打磨:“內膛得磨光滑,炮彈才能飛得直,不然打不準,浪費彈藥!”他的手被鋼砂磨得發紅,卻沒停,時不時對著炮管裡看,檢查打磨的平整度。
李嬸帶著婦女會的人,正在給兵工廠的工匠和戰士們做“護腰”——用厚棉布縫的,裡麵塞了曬乾的艾草,能防腰傷。“造重坦累,搬鋼錠、熔鋼都得彎腰,帶上這護腰,能舒服點!”她給周鐵柱遞了個護腰,幫他綁在腰上,看到周鐵柱假肢上的磨痕,又從布包裡掏出塊厚布:“這布給你包在假肢上,磨著疼!”
傍晚時分,尋鋼隊伍終於回到兵工廠。陳大爺剛下車,就直奔熔鋼爐,看著高碳鋼錠被扔進爐裡,眼裡滿是欣慰:“這鋼要慢慢熔,溫度得燒到一千五百度,不然裡麵的雜質除不乾淨,炮管還是會裂!”王鐵匠點點頭,把爐火燒得更旺,焦炭“劈啪”地響著,鋼錠慢慢熔成青灰色的鋼水,比普通鋼水更濃稠,泛著金屬的光澤。
周鐵柱推著輪椅過來,看著鋼水,突然眼睛一亮:“俺們在鋼水裡加些鎢砂!上次從鬼子軍火庫繳獲的,雖然不多,能加一點是一點,鎢砂能讓炮管更耐磨!”老銅匠立刻拿來裝鎢砂的小鐵盒,小心翼翼地往爐裡撒,鎢砂遇熱瞬間熔進鋼水,鋼水的顏色更深了些。
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炮管模具的泥芯總是開裂,剛把鋼水倒進去,泥芯就塌了,炮管裡出現了空洞。“是泥芯的黏土不夠黏!”陳大爺蹲在模具旁,手指撚著黏土,“得加些糯米汁,糯米汁能增加黏性,俺以前在太原兵工廠就這麼做!”
李嬸聽說後,立刻帶著婦女會的人去泡糯米——老鄉們捐的糯米不多,都是留著做年糕的,現在全拿了出來,泡在大木桶裡,用石磨磨成汁,再和黏土混合。“俺們連夜磨,保證不耽誤明天鑄炮管!”李嬸的手上沾著糯米汁,卻笑得開心,旁邊的小石頭幫著遞磨好的糯米粉,小臉上滿是麵粉,像個小雪人。
第二天一早,炮管鑄造終於開始了。陳大爺親自掌勺,把青灰色的鋼水慢慢倒進模具,鋼水順著模具縫隙往下流,卻沒再出現泥芯開裂的情況。“成了!這次準成!”陳大爺擦了擦額頭的汗,聲音裡滿是激動,王鐵匠和周鐵柱也湊過來,盯著模具,生怕再出岔子。
而黑石窯據點的後續清剿也傳來好消息——趙剛帶著戰士們,用煙熏灌水的辦法,把地道裡的鬼子全逼了出來,共消滅鬼子二十多人,繳獲步槍十五支,還有不少鬼子藏在地道裡的糧食。張大爺帶著老鄉們,正在把據點改造成聯防哨,把廢棄的煉鋼廠改成臨時倉庫,用來存放繳獲的物資。
中午時分,炮管終於鑄好了!青灰色的炮管泛著冷光,用鐵錘敲了敲,聲音清脆得能傳三裡地,陳大爺用手指彈了彈炮管,沒出現之前的裂紋:“這炮管能打十發炮彈不發燙,比之前的強三倍!”戰士們都圍過來看,劉根柱還爬進第四輛重坦的炮塔,試著把炮管裝進去,嚴絲合縫,轉動起來也靈活。
就在這時,徐昊的係統麵板突然彈出提示:
【檢測到高碳鋼尋獲與炮管鑄造成功特種鋼適配+豬油石墨塗層)+最後據點地道清剿勝利煙熏灌水戰術驗證),解鎖“重坦炮管強化工藝”“地道清剿標準化流程”】
【解鎖內容:1.炮管強化三法高碳鋼+鎢砂摻雜+豬油石墨塗層,壽命提升300);2.地道清剿四步尋口→陶管導煙→灌水→步兵清殘,成功率90);3.鋼質快速鑒彆手冊看色澤+聽聲音+測硬度,適合敵後尋鋼)】
【任務進度:第四輛重坦核心部件炮管)完工,晉西北最後據點肅清,根據地實現“無鬼子化”,可啟動“重坦旅擴編與抗日根據地建設計劃”】
徐昊把係統提示讀給大家聽,李雲龍幾步跳上第四輛重坦的炮塔,馬刀指向大同方向,聲音在兵工廠上空格外響亮:“兄弟們!老鄉們!晉西北的鬼子全清了!接下來,咱們擴編重坦旅,建設根據地,讓老鄉們能安穩種地、過日子!誰敢再來犯,咱們就用重坦揍回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戰士們和老鄉們都跟著歡呼起來,聲音震得熔鋼爐裡的鋼水泛起漣漪。陳大爺看著新鑄的炮管,眼裡滿是淚光——他這輩子造了無數炮管,卻從沒像今天這麼開心,這些炮管是用來打鬼子、保家鄉的;周鐵柱推著輪椅,正在給炮管裝瞄準鏡,用的是之前改造的銅製望遠鏡,視野比之前更開闊;狗蛋和小石頭,正學著戰士們的樣子,拿著木槍在重坦旁操練,嘴裡喊著“保家衛國,打跑鬼子”。
張大爺帶著老鄉們,開始平整兵工廠到大同的土路,準備修條能走重坦的大道;李嬸則帶著婦女會的人,在兵工廠旁開墾了片菜地,準備種些蔬菜,給工匠和戰士們改善夥食;趙剛在指揮部裡,起草著根據地建設計劃,上麵寫著“建學校、開糧倉、修水利”,每一條都離不開老鄉們的支持。
夕陽下,四輛重坦並排停在兵工廠前,像四個鋼鐵巨人,炮管斜指天空,泛著青灰色的冷光。遠處的大同城,炊煙嫋嫋升起,老鄉們在田地裡勞作,孩子們在村口玩耍,再也沒有鬼子的槍聲和炮聲。
夜幕降臨,兵工廠的燈火亮得比往常更久,熔鋼爐的轟鳴聲、錘打鋼件的“當當”聲、戰士們的笑聲、老鄉們的談笑聲,交織成一曲屬於晉西北的和平之歌。徐昊站在重坦旁,看著眼前的景象,心裡滿是感慨——從第一輛輕型坦克到第四輛重型坦克,從黑風口的艱難防禦到晉西北的全麵肅清,這一路,是軍民同心的信念,是土法破敵的智慧,是永不放棄的抗爭,才換來了今天的安寧。
而那輛輛凝聚著心血的重坦,將繼續守護這片土地,守護著來之不易的和平,直到把所有侵略者徹底趕出中國,迎來真正的民族解放。
喜歡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請大家收藏:()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