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崖兵工廠的新車間外,周鐵柱正盯著停轉的車床發愁——第四輛重坦的履帶銷子需要車床加工,可兵工廠的柴油發電機昨晚沒油了,繳獲的柴油優先供重坦使用,車床一停,履帶銷子就沒法做,重坦組裝隻能卡殼。“娘的!沒電力,再好的車床也是廢鐵!”他用扳手敲了敲車床的齒輪,金屬碰撞聲在空蕩的車間裡格外沉悶,左腿的木假肢在水泥地上磕出“篤篤”聲,透著股急躁。
徐昊蹲在發電機旁,手裡拿著個磨損的齒輪——這是從鬼子工程車上拆的,之前靠它帶動發電機,可柴油一斷,就徹底停了。“老周,能不能用彆的動力?老鄉們種莊稼用水車灌溉,咱們能不能做個大水車,帶動發電機?”他的想法來自昨天看到張大爺帶著老鄉們修水車,木製的水車轉起來力氣不小,說不定能替代柴油。
周鐵柱眼睛一亮,立刻推著輪椅去河邊看——兵工廠旁的小河水流湍急,正好能架水車。“成!就做水車!俺們用老槐木做輪軸,銅匠做軸承,再用麻繩綁木板當水鬥,轉起來肯定能帶動發電機!”他畫的水車草圖很快在地上成型:輪軸直徑兩米,輻條用八根棗木杆,水鬥用厚木板拚接,通過皮帶連接發電機,水流衝擊水鬥帶動輪軸轉,再通過皮帶傳動讓發電機工作。
張大爺聽說要做水車,立刻帶著十幾個會木工的老鄉趕來,每人扛著工具和木料,最粗的那根槐木輪軸,是從山後砍的百年老槐樹,四個人才抬得動。“俺們做水車有經驗,以前灌溉全靠它!輪軸得削得圓,軸承用銅做才耐磨,不然轉幾天就卡殼!”老鄉們在河邊搭起木架,鋸子“吱呀”響著,木屑紛飛,沒兩個時辰,水車的輪軸就初具雛形,棗木輻條均勻地釘在輪軸上,像朵綻放的木花。
老銅匠則在旁邊支起小熔爐,把繳獲的鬼子銅彈殼熔了,鑄成環形軸承,軸承內圈還特意磨了凹槽,能減少和輪軸的摩擦。“俺這軸承能讓水車轉得更順,一天轉八個時辰都不卡!”他把軸承套在輪軸上試了試,轉動時隻發出輕微的“沙沙”聲,比預想的還順暢。
狗蛋和小石頭也來幫忙,兩人負責給木板刷桐油——水鬥木板需要防水,桐油是老鄉們榨的新油,刷在木板上泛著金黃的光。狗蛋的小手沾滿桐油,卻沒顧上擦,一邊刷一邊念叨:“水車轉起來,車床就能乾活,重坦就能快點裝好!”小石頭則幫著遞刷子,他的新布鞋沾了不少木屑,卻笑得格外開心,之前李嬸給做的護膝,現在還綁在腿上,防止搬木料時磨破褲子。
太陽偏西時,大水車終於架好了——三米高的輪軸立在河邊,二十四個水鬥均勻分布,水流衝擊最下麵的水鬥,輪軸緩緩轉動,皮帶帶動旁邊的發電機“嗡嗡”響起來,車間裡的車床終於重新啟動,金屬切削聲再次回蕩在兵工廠。“成了!水車發電成了!”周鐵柱拍著輪椅扶手大笑,眼裡滿是激動,之前卡殼的履帶銷子,終於能繼續加工了。
而兵工廠幾裡外的農田裡,趙剛正帶著老鄉們修水渠。大同周邊的土地多是旱地,去年又遭了旱災,老鄉們種莊稼全靠天吃飯。“咱們修條兩裡長的水渠,從河裡引水到田裡,以後灌溉不用再挑水,莊稼肯定能豐收!”趙剛手裡拿著鐵鍬,帶頭往地裡挖,鐵鍬插進土裡“咚咚”響,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流,浸透了軍裝的領口。
李雲龍也帶著騎兵連趕來幫忙,戰士們扛著從鬼子軍火庫繳獲的水泥,每袋五十斤,孫連長扛著兩袋走在前麵,肩膀壓得發紅,卻笑著說:“修水渠是好事,老鄉們有糧吃,咱們才能安心打鬼子!這點重量算啥?”水泥是鬼子用來加固據點的,現在全成了修水渠的材料,鋪在渠底能防滲水,比單純的土渠耐用十倍。
李嬸帶著婦女會的人,推著獨輪車送來綠豆湯和麥麩餅,車鬥裡還裝著用舊布縫的手套——挖渠的老鄉和戰士們手磨破了,戴上手套能好受些。“快歇會兒,喝碗綠豆湯解解暑!這餅是剛烙的,還熱乎著!”她給趙剛遞了碗湯,又幫一個磨破手的老鄉纏紗布,動作熟練得像照顧自家孩子。
可修渠的進度剛到一半,就遇到了難題——渠線要經過一片亂石地,石頭埋得深,鐵鍬挖不動,撬棍也撬不開。“用重坦!”李雲龍一拍大腿,立刻讓人去兵工廠調第三輛重坦。劉根柱駕駛著重坦趕來,推土鏟放低,對著亂石地猛地一推,“轟隆”一聲,半米深的石頭被推得四散,戰士們和老鄉們趁機用鐵鍬清理碎石,水渠很快就往前推進了十米。
“這鐵疙瘩真管用!以前挖這種亂石地,得花三天,現在半個時辰就搞定!”張大爺看著重坦的推土鏟,眼裡滿是佩服,他還提議讓重坦幫忙壓實渠底的水泥:“重坦壓過的地麵結實,水泥鋪上去不容易裂!”劉根柱立刻操控重坦,緩慢地在渠底行駛,履帶碾過水泥層,留下整齊的痕跡,果然比人工壓實的更平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這時,負責放哨的少年聯防隊隊員狗蛋突然跑來,手裡攥著個鬼子的軍帽——這是他在水渠旁的草叢裡發現的,帽簷上還繡著鬼子的徽章。“趙政委!李團長!有漢奸!俺看到兩個人鬼鬼祟祟地在水渠旁轉悠,手裡還拿著炸藥包!”
李雲龍立刻警覺起來,讓戰士們分成兩隊,一隊隱蔽在水渠兩側的草叢裡,一隊跟著重坦往狗蛋指的方向搜。沒走多遠,果然看到兩個穿著便衣的人,正蹲在水渠的水泥段旁,手裡拿著個用麻繩綁的炸藥包,想把炸藥包塞進渠底的縫隙裡。“不許動!”孫連長突然大喊,戰士們從草叢裡衝出來,兩個漢奸嚇得腿軟,沒跑兩步就被按倒在地。
審完才知道,這兩個漢奸是大同城裡逃出來的鬼子特務,想炸了水渠和兵工廠的水車,破壞根據地的建設。“娘的!敢壞俺們的好事!”李雲龍把馬刀往地上一插,“把他們押去聯防哨,讓老鄉們看看,漢奸沒好下場!”
清理完漢奸,修渠的進度更快了。三天後,兩裡長的水渠終於完工——渠底鋪著水泥,兩側用石頭砌了護坡,河水順著渠槽緩緩流進農田,乾涸的土地吸著清水,泛起濕潤的光澤。老鄉們站在渠邊,有的用手捧水喝,有的往田裡撒種子,臉上的笑容比莊稼豐收時還燦爛。“以後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一個老農蹲在渠邊,摸著濕潤的泥土,眼裡滿是淚光。
而兵工廠裡,第四輛重坦的組裝也終於完成!車身泛著冷光的複合裝甲,青灰色的高碳鋼炮管斜指天空,水車帶動的發電機持續供電,讓後續的零件加工效率提升了三成。周鐵柱推著輪椅,檢查著重坦的每一個部件:“發動機油耗比之前降了15,炮管能連續打十發炮彈不發燙,履帶銷子用的是高碳鋼,比普通鋼耐磨兩倍!”
陳大爺也趕來湊熱鬨,手裡拿著個小鐵錘,敲了敲重坦的裝甲,聲音清脆得像銅鈴:“這裝甲夠硬!鬼子的‘虎王’主炮也打不穿!俺再教你們個辨鋼的法子,高碳鋼用磁鐵吸不住,普通鋼能吸住,以後找鋼更方便!”他還把自己珍藏的辨鋼手冊交給年輕工匠,手冊上記滿了各種鋼的特性、熔點和用途,是他一輩子的經驗。
就在這時,徐昊的係統麵板突然彈出提示:
【檢測到根據地民生基建水渠)+軍工動力水車發電)雙成功+反特防禦勝利,解鎖“民生軍工協同體係”“重坦旅擴編標準方案”】
【解鎖內容:1.協同體係水車風車發電供軍工+重坦協助民生建設,資源利用率提升40);2.擴編方案重坦旅設3個重坦排<9輛重坦>、2個中坦連<12輛中坦>、3個步兵營,配備獨立後勤隊);3.少年聯防隊規範1216歲少年負責警戒、傳信,配備木槍+銅鈴預警)】
【任務進度:晉西北根據地“軍工民生”體係成型,重坦旅擴編條件達成,可啟動重坦量產提速計劃,下一步可支援周邊抗日根據地】
徐昊把係統提示讀給大家聽,李雲龍跳上第四輛重坦的炮塔,馬刀指向遠方的農田,聲音在兵工廠上空格外響亮:“兄弟們!老鄉們!咱們不僅要造重坦打鬼子,還要讓老鄉們有飯吃、有田種!等重坦旅擴編好了,咱們就支援其他根據地,把鬼子全趕出中國!”
戰士們和老鄉們都跟著歡呼起來,聲音震得水渠裡的水泛起漣漪。張大爺帶著老鄉們,開始準備擴建水車——打算再架兩座,一座供兵工廠新車間,一座供村裡的磨房;李嬸則組織婦女會,給即將擴編的重坦旅縫補軍裝,布料是從鬼子倉庫繳獲的,染成灰色,格外耐穿;狗蛋和小石頭的少年聯防隊,也領到了新的木槍和銅鈴,木槍杆上還刻著“保家衛國”四個字,是老木匠特意給做的。
夕陽下,第四輛重坦正沿著新修的水渠巡邏,履帶碾過平整的土路,留下整齊的痕跡;水渠裡的水緩緩流進農田,映著晚霞的光芒,像條金色的帶子;兵工廠的水車還在轉動,“吱呀”的聲音混著車床的切削聲,成了最動聽的建設樂章;老鄉們在田埂上忙碌,有的撒種子,有的修田埂,孩子們則在水渠旁玩耍,笑聲清脆悅耳。
夜幕降臨,兵工廠的燈火亮得比往常更久,周鐵柱還在調試新的車床,準備加工第五輛重坦的零件;趙剛在指揮部裡,起草著重坦旅擴編的名單,每個戰士的名字後麵,都標注著擅長的領域——有的擅長駕駛重坦,有的擅長步兵協同,有的擅長後勤保障;李雲龍則和張大爺坐在水渠旁,聊著以後的打算:“等再造幾輛重坦,咱們就修條從兵工廠到大同的公路,重坦跑起來更穩,老鄉們運糧食也方便!”
張大爺點點頭,手裡的旱煙袋在石頭上磕了磕:“俺們老鄉都盼著這一天!到時候俺們再種些果樹,等果子熟了,給戰士們送過去,讓你們也嘗嘗鮮!”
所有人都知道,根據地的建設才剛剛開始,重坦旅的擴編也隻是第一步。但隻要軍民同心,隻要這份“軍工護民生、民生助軍工”的協同體係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打不贏的敵人。那四輛靜靜矗立在兵工廠前的重坦,不僅是守護這片土地的鋼鐵屏障,更是晉西北軍民共同鑄就的希望——終有一天,它們會帶著這份希望,衝向更廣闊的戰場,迎接全國勝利的曙光。
喜歡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請大家收藏:()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