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郊的急報送到鷹嘴崖時,兵工廠的工匠們正給第十四輛重坦裝“水陸防滑輪”——周鐵柱用橡膠從鬼子卡車輪胎拆的)裹在鋼輪外,能同時適應陸地碎石和運河淺灘淤泥。遞報的是天津地下黨聯絡員小吳,褲腳還沾著運河的泥水,手裡的油紙地圖防運河水汽)上,用紅筆標著三道黑色卡子:“李團長!鬼子在南運河設了三個‘水上卡子’,用炮艇攔物資船,還占了西郊的紡織廠,抓了兩百多老鄉拆機器運去東北!再拖下去,老鄉們的冬衣就沒著落了!”
油紙地圖上,三個水上卡子沿南運河呈“一字排開”,中間的“腰站卡”最凶險——卡旁有兩座水泥暗堡,炮艇上裝著機關炮,能覆蓋整條運河;紡織廠被鐵絲網圍著,廠內的紡紗機已經被拆了一半,鬼子的巡邏隊帶著狼狗,每小時繞廠巡查一次,還在機器旁埋了炸藥,揚言“帶不走就炸了”。徐昊指著地圖上的“淺灘灣”:“運河淺灘多,重坦能從淺灘繞到卡子後方,竹筏炸藥能襲炮艇;紡織廠機器金貴,得用‘保機救民’的法子,先拆炸藥,再護機器,最後救老鄉!”
周鐵柱推著輪椅過來,左腿的木假肢在橡膠堆上磕出“篤篤”聲,他手裡拿著根裹著豬油的棉紗:“俺們用豬油封機器齒輪!紡織廠的紡紗機齒輪怕生鏽,豬油能潤滑還能防鬼子破壞;再做竹筏連環炸藥——用老鄉的竹筏串成排,每艘筏子裝兩個炸藥包,用麻繩連起來,順流漂向炮艇,一炸就是一片!”這主意是他聽運河老船工說的——老鄉們常用竹筏運貨,現在改成“移動炸藥平台”,正好適配運河淺灘的隱蔽性。
李雲龍把馬刀往腰裡一插,旱煙袋在橡膠輪上磕掉火星:“就這麼乾!徐昊,你帶一個步兵連、小吳,進紡織廠救老鄉、護機器;俺帶兩輛重坦、騎兵連,從淺灘繞卡子,炸炮艇、清暗堡;趙剛,你帶著民夫隊,用運河船馱棉花和布匹,機器保住了,正好能給老鄉們趕製冬衣!”
天津的老船工張大爺帶著六個後生趕來,每人手裡都撐著根竹篙,張大爺的竹篙上刻著“運河十八彎”的記號:“腰站卡的淺灘隻有三尺深,重坦能開過去;炮艇每天正午會停在卡子旁加煤,這時候最沒防備;紡織廠後牆有個排水口,能鑽進去,俺們的後生在廠裡當學徒,能給你們遞消息!”後生們還帶來了浸過桐油的竹筏,“這竹筏泡在水裡三天都不沉,綁炸藥包正好!”
李嬸帶著婦女會的人,連夜趕製了“運河戰包”——每個包裡有兩斤棉花餅棉花籽磨粉混麵粉做的,耐餓還能補充油脂)、一袋淡水用豬尿泡縫的水囊,防運河水汙染)、一副防水袖套用桐油布縫的,劃船時防手濕),還有用粗布縫的護踝,“運河邊的石頭滑,護踝能綁住褲腳,彆進水著涼!”她還給張大爺縫了雙新的草鞋:“大爺,您這草鞋都磨破了,換上新的,撐篙穩當點!”
狗蛋和小石頭也吵著要去運河,兩人背著小布包,裡麵裝著竹筏炸藥的引信——是周鐵柱教他們做的“雙線引信”,一根麻繩浸桐油,一根麻繩浸煤油,雙保險,不容易斷。“俺們能幫著綁竹筏!還能給炮艇的煤堆扔火種!”狗蛋攥著父親的撬棍,棍柄上裹了層防水布,卻依舊攥得緊緊的;小石頭則揣著個小銅鈴,“要是淺灘陷車,俺就搖鈴報信!”
天剛蒙蒙亮,兩隊就分頭行動。李雲龍帶著重坦往南運河淺灘趕,重坦的水陸防滑輪在泥地上沒打滑,車身塗著和運河兩岸蘆葦一樣的黃綠色,從遠處看像兩堆移動的蘆葦叢。劉根柱坐在第一輛重坦的駕駛艙裡,時不時用竹篙測水深:“周大爺這防滑輪真管用!剛才過了段爛泥灘,沒陷進去;淺灘的水深剛到履帶一半,能開!”副駕駛的小李則手裡拿著張大爺畫的“卡子圖”,每到一個彎就提醒:“前麵是‘回龍灣’,炮艇的觀察死角,咱們從這兒繞過去!”
徐昊帶著步兵連,跟著張大爺的後生小張往紡織廠走。小張在廠裡當學徒,知道鬼子的巡邏時間,他帶著隊伍從後牆的排水口鑽進去,排水口隻有半米寬,戰士們得彎腰才能過,裡麵的汙水沒到膝蓋,臭得讓人皺眉。“機器房在東邊,鬼子的炸藥就綁在紡紗機的主軸上,俺帶你們去拆!”小張的衣服上還沾著棉絮,說話時聲音壓得很低,怕被巡邏的狼狗聽見。
晌午時分,李雲龍的隊伍到了回龍灣淺灘。遠處的腰站卡旁,三艘炮艇正停在水麵加煤,暗堡的機槍口對著運河主航道,鬼子的哨兵靠在炮艇欄杆上抽煙,沒發現蘆葦叢裡的重坦。“放竹筏炸藥!順流漂!”李雲龍大喊著,張大爺指揮後生們把五艘竹筏推下水,竹筏上的炸藥包引信被點燃,“滋滋”的火星在水麵上格外刺眼,竹筏順著水流慢慢漂向炮艇。
沒等鬼子反應過來,第一艘竹筏就撞在最前麵的炮艇上,“轟隆”一聲,炮艇的甲板被炸得稀爛,煤堆燃起大火,鬼子慘叫著往水裡跳。後麵的竹筏連環爆炸,另外兩艘炮艇也被波及,一艘的機關炮被炸歪,一艘的船底被炸漏,慢慢往下沉。“衝!清暗堡!”李雲龍大喊著,重坦從淺灘衝出來,推土鏟撞向暗堡的大門,“轟隆”一聲,暗堡門被撞塌,裡麵的鬼子沒來得及開槍,就被重坦的並列機槍掃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重坦剛靠近卡子,突然“咕咚”一聲陷進了暗灘——淺灘下有鬼子挖的隱蔽坑,專門陷裝甲車,重坦的右履帶掉進坑裡,怎麼動都爬不上來。“不好!陷暗坑了!”劉根柱急得額頭冒汗,手裡的操作杆掰得“哢哢”響,發動機嘶吼著,履帶卻隻在坑裡打轉,泥漿濺得滿身都是。
暗堡裡剩下的鬼子見狀,立刻用步槍往重坦的觀察鏡打,子彈打在玻璃上,留下一個個白點。周鐵柱推著輪椅,冒著冷槍衝過去,左腿的木假肢在泥裡陷得發疼,他指著旁邊的蘆葦叢:“用蘆葦捆填坑!把蘆葦捆成捆,塞進坑裡,能把履帶抬起來!”戰士們和船工們立刻抱來蘆葦,狗蛋和小石頭也跑過來幫忙,兩人抱著蘆葦捆往坑裡塞,蘆葦填得夠多了,劉根柱踩下油門,履帶“咯吱”轉動起來,重坦終於爬出暗坑,繼續往前衝。
而紡織廠的拆炸藥行動也到了關鍵——徐昊帶著戰士們,在小張的指引下,找到了綁在紡紗機主軸上的炸藥包,炸藥包的引信連在旁邊的電閘上,隻要鬼子一拉閘,整個機器房就會炸。“快!用鉗子剪引信!彆碰電閘!”徐昊掏出鉗子,小心翼翼地剪斷引信,戰士們則把炸藥包搬到廠外的空地上,防止意外爆炸。
可剛拆了一半,鬼子的巡邏隊就來了!狼狗的叫聲越來越近,小張趕緊帶著大家躲進機器後麵的“鋼管狙擊巢”——這是周鐵柱教他們做的,用廠裡廢棄的鋼管焊成隱蔽巢,藏在機器之間,能觀察還能射擊。戰士小李趴在鋼管巢裡,等巡邏隊靠近,“砰”的一聲,領頭的鬼子被打倒,剩下的鬼子慌了,想往機器房衝,卻被其他鋼管巢裡的戰士們輪番射擊,沒幾分鐘就全被消滅。
“快!把機器的齒輪塗上豬油!彆讓鬼子回來破壞!”徐昊大喊著,戰士們和老鄉們立刻掏出豬油棉紗,往紡紗機的齒輪上塗,豬油在齒輪上形成一層保護膜,既能潤滑,又能防止鬼子用沙子卡齒輪。紡織廠的老女工王大娘還教大家用棉布把主軸包起來:“主軸是機器的命根子,包上棉布,彆被子彈打壞!”
戰鬥進行到傍晚,三個水上卡子全被炸毀,三艘炮艇沉沒,紡織廠的機器全被保住,兩百多老鄉也安全轉移到了運河船上。張大爺看著重新通航的運河,激動得用竹篙敲了敲水麵:“以後咱們的物資船能走了!老鄉們的冬衣也有指望了!”王大娘則摸著紡紗機的齒輪,眼裡滿是欣慰:“這機器陪了俺十年,沒它,俺們真不知道冬天咋過!”
周鐵柱推著輪椅,檢查著重坦的水陸防滑輪:“這橡膠輪還能用,下次再改進下,加層鋼板,防暗坑的尖木刺;竹筏炸藥也得加個‘定向裝置’,用木板做舵,能精準撞炮艇,不浪費!”老銅匠則在給重坦的機關炮清理泥漿,用細鋼砂裹著麻布,一點點打磨:“炮管裡進了不少泥,得擦乾淨,下次打炮更準!”
狗蛋和小石頭坐在運河船上,手裡拿著塊棉花餅,小石頭把餅遞給狗蛋:“狗蛋哥,這餅真頂餓,王大娘說,等機器開起來,就給咱們做新棉衣!”狗蛋點點頭,把餅收進布包,之前在淺灘上弄臟的撬棍,現在還扛在肩上,棍柄上沾著的泥漿,像給撬棍添了層新裝飾。
李嬸帶著婦女會的人,給大家送來了熱棉花餅和淡水。她給受傷的戰士包紮傷口,用防水袖套幫船工們擦去手上的泥:“辛苦你們了,吃點熱餅,喝點淡水,暖暖身子!”她還給小張縫了件新的粗布褂子:“孩子,你在廠裡受苦了,換上新的,以後看機器也乾淨點!”
就在這時,徐昊的係統麵板突然彈出提示:
【檢測到天津近郊運河破卡+紡織廠護廠雙勝利擊毀3艘炮艇2座暗堡、解救230名老鄉、保住50台紡紗機)+土法水陸戰術驗證竹筏連環炸藥、鋼管狙擊巢、豬油護機器),解鎖“水陸協同裝甲戰術手冊”“天津近郊物資保障體係方案”】
【解鎖內容:1.水陸戰術三法重坦淺灘迂回+竹筏炸藥襲艇+鋼管巢隱蔽狙擊);2.物資保障方案運河船運棉花+紡織廠複工+冬衣趕製流水線,解決老鄉禦寒問題);3.重坦水陸適配優化防滑輪加鋼板保護層+發動機防水罩,適應運河淺灘作戰)】
【任務進度:重坦旅水陸協同作戰能力成型,平津外圍抗日根據地“物資民生”雙保體係完善,可啟動“華北抗日根據地總反攻準備計劃”,下一步支援北平近郊戰略據點】
徐昊把係統提示讀給大家聽,李雲龍跳上一艘運河物資船,馬刀指向北平方向,聲音在南運河上空格外響亮:“兄弟們!老鄉們!運河通了,機器保住了,咱們就去北平近郊!把鬼子的戰略據點全端了,讓華北的老鄉們,冬天有棉衣穿,日子有盼頭,再也不用怕鬼子的掠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戰士們和老鄉們都跟著歡呼起來,聲音震得運河裡的蘆葦簌簌落下。天津的老鄉們給支援隊伍送來了新織的棉布、曬乾的魚乾,還有自己編的竹籃,“你們幫俺們通了運河,保了機器,救了老鄉,這是俺們的一點心意,彆嫌棄!”張大爺還把自己的竹篙送給了李雲龍:“同誌,這竹篙陪了俺四十年,能測水深還能打鬼子,你們帶著,去北平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支援隊伍準備返程。張大爺帶著天津的老鄉們,在運河碼頭送行,有的幫著搬重坦零件,有的給戰士們塞棉布,有的拉著戰士的手,舍不得他們走。王大娘還把剛織好的一塊花布送給了李嬸:“妹子,這布給你,以後給孩子們做新衣服,俺們的機器開起來了,以後還能織更多!”李嬸接過花布,眼裡滿是感動。
返程的路上,重坦的水陸防滑輪已經加了鋼板保護層,發動機也裝了防水罩,行駛在運河岸邊的土路上,比來時更穩。劉根柱坐在重坦的駕駛艙裡,手裡拿著張大爺送的竹篙,時不時伸出窗外測水深:“這竹篙真管用,以後過淺灘再也不怕陷暗坑了!”徐昊則拿著天津近郊的地圖,在上麵標注著卡子位置、紡織廠路線,“下次再來,就能更順利地幫老鄉們保物資、護機器了!”
夕陽下,支援隊伍回到了鷹嘴崖根據地。兵工廠的院壩裡,第十四輛重坦的水陸改造已經完成,正停在陽光下;趙剛帶著根據地的老鄉們,在村口等著,手裡拿著新做的護踝和防水袖套;王鐵匠和周鐵柱已經在車間裡準備給重坦的防滑輪加鋼板,第十五輛重坦的輪子,很快就能用上更耐用的水陸適配裝備。
所有人都知道,天津近郊運河破卡的勝利,隻是華北總反攻準備的新開始。隻要軍民同心,隻要重坦旅越來越強,隻要這份水陸禦敵、保機護民的信念在,就沒有打不贏的物資封鎖戰,沒有守不住的民生根基。那兩輛從天津回來的重坦,車身雖然沾了不少運河泥漿和棉絮,卻像是鍍上了一層新的光芒——那是水陸攻堅勝利的光芒,是津郊共濟的情誼,是抗戰必勝的希望。
夜幕降臨,兵工廠的燈火亮得比往常更久,李雲龍和趙剛、徐昊坐在指揮部裡,看著北平近郊的地圖,準備製定下一次的戰略據點清剿計劃;周鐵柱還在調試竹筏炸藥的定向舵,老銅匠在旁邊幫忙改進;狗蛋和小石頭則在給重坦的履帶清理泥漿,他們的臉上滿是驕傲——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重坦,這些土製水陸武器,這些軍民同心的努力,終將把鬼子徹底趕出中國,迎來真正的和平。
喜歡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請大家收藏:()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