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向北京進軍的李自成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21章 向北京進軍的李自成(1 / 1)

天幕上,關於秦王府財富被抄沒的討論漸漸平息,朱及第將話題引向了更深的層次。

“老鐵們,我們剛剛詳細聊了末代秦王的結局和他家族的財富。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朱及第的聲音帶著引導的意味,“秦王的命運,在明末是特例嗎?”

彈幕立刻給出了答案:

“網友【格局打開】:當然不是!福王被煮了,蜀王在成都也沒好下場,楚王、周王……基本上都是一個劇本,區彆隻在死法不同!”

“網友【曆史規律】:天下朱姓藩王,有一個算一個,在李自成和張獻忠眼裡,那都是行走的錢包和經驗包!”

朱及第點頭認可:“沒錯,秦王的結局,絕非個案,而是明末所有藩王命運的一個縮影,一個典型的代表。而這一切的根源,還要追溯到大明王朝的初創時期,甚至可以說,是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這兩位最具權勢的皇帝,共同‘努力’的結果。”

畫麵切換,出現了朱元璋頒布《皇明祖訓》和朱棣“靖難”成功的場景。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深知江山來之不易。”朱及第解釋道,“他堅信‘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為了防止外姓權臣篡位,確保朱家江山永固,他大力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藩王,派往各地,‘夾輔王室’,希望利用血脈親情,構建一道堅實的藩屏。”

“然而,他去世後不久,他親自製定的這個製度就出了問題。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就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最終奪了侄子的皇位。”朱及第話鋒一轉,“朱棣自己是靠當藩王造反成功的,他比誰都清楚藩王手握重兵的威脅有多大!所以他上台後,雖然表麵上尊崇《祖訓》,但實際上一步步地、徹底地剝奪了藩王的軍事和政治權力。”

畫麵中顯示出藩王的護衛被裁撤,行動受到嚴格限製,不得隨意離開封地,不得乾涉地方政務,甚至兄弟子侄見麵都很難。

“網友【屠龍者終成惡龍】:朱棣:當藩王太危險了,你們都彆學了!都給我圈起來!”

“網友【因果循環】:朱元璋種因,朱棣加速,後世子孫一起咽下苦果。”

“削除了藩王的權力,朱棣和他的後繼者們安心了。但是,另一個他們無法解決,或者說不願下決心解決的巨大隱患,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朱及第的語氣帶著一絲荒謬感,“那就是——宗室人口的惡性膨脹!”

天幕上出現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圖表和不斷增殖、密密麻麻的宗室譜係圖。

“根據《皇明祖訓》,所有宗室都由朝廷財政供養,生下來就有俸祿,而且待遇優厚。親王每年俸祿萬石,往下郡王、鎮國將軍……層層遞減,但架不住人多啊!”朱及第列舉著,“明朝初期,宗室才幾十人。到了明朝中葉嘉靖年間,漲到了近萬人。而到了明朝滅亡前夕,在籍的宗室人口,據估算已經超過了——幾十萬!”

“網友【指數增長的恐怖】:我的天!這是幾何級數增長啊!大明財政就是被這群人吃垮的!”

“網友【社會寄生蟲】:他們不能科舉,不能經商,不能務農,除了領俸祿和生孩子,啥正經事也不能乾,可不就成豬了嘛!”

“於是,一個奇觀出現了。”朱及第總結道,“太祖皇帝希望用來保衛江山的‘藩屏’,在成祖皇帝之後,徹底變成了被圈養在各地王府高牆內的‘囚徒’。他們空有尊貴的爵位和龐大的數量,卻手無寸鐵,對社會毫無貢獻,隻會消耗天文數字的財富,成為地方財政和百姓的沉重負擔。”

“這些朱元璋的後代,真的成了他姓氏諧音裡的那種動物——‘豬’。”朱及第的話語尖銳而殘酷,“他們被圈養了兩百多年,養得膘肥體壯。當農民起義的洪水衝破王府的高牆時,這些毫無反抗能力、又懷揣巨富的‘肥豬’,自然成為了最先被宰殺和掠奪的對象。”

“所以,老鐵們,”朱及第沉聲道,“明朝藩王的集體悲劇,不僅僅是某個皇帝或某個藩王個人的責任,它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存在缺陷,並在後續修正中走向另一個極端的製度性悲劇。這個製度由朱元璋開創,經朱棣定型,最終,這幾十萬被圈養的‘朱’,和他們所依附的王朝一起,成為了這個失敗製度的陪葬品。”

奉天殿前,死一般的寂靜。

朱元璋臉色煞白,身體微微顫抖。他聽到了自己製度被後世如此評判,聽到了自己的子孫被形容為“豬”。他想反駁,想怒吼,卻發現喉嚨像是被堵住,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因為他透過天幕,已經清晰地看到了那條通往毀滅的道路,而這條路,正是他親手鋪設的起點。

朱棣站在一旁,臉色同樣難看。他意識到了自己當年的抉擇,雖然鞏固了皇位,卻也親手閹割了宗室的力量,將他們推向了純粹寄生和最終被清算的命運。

一種前所未有的、關於製度與宿命的寒意,籠罩在所有洪武君臣的心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幕上,代表大順軍的紅色箭頭,如同不可阻擋的洪流,從西安出發,滾滾東進,橫跨黃河,直指山西。

“老鐵們,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並沒有停下腳步,他的目標很明確——北京!”朱及第的聲音響起,“但有意思的是,根據很多史料記載,李自成在進軍初期,其實並沒有一定要取代崇禎皇帝的想法。他多次通過各種渠道,向崇禎傳遞信息,核心訴求是:希望崇禎能承認他的地位,將西北一帶封給他大順國,他願意像當年元朝和紅巾軍那樣,名義上尊奉大明為正統,甚至願意出兵幫助朝廷對抗關外的清朝。”

畫麵中出現了李自成軍隊發布的安民告示,以及一些試圖與明朝談判的文書痕跡。

“網友【草莓冰淇淋】:啊?還有這種事?那後來怎麼又非要打北京了?”

“網友【午後陽光】:估計是路上太順利,心態飄了吧?”

朱及第解釋道:“李自成的想法轉變,正是在這勢如破竹的進軍途中發生的。你們看——”

天幕地圖上,代表明朝九邊重鎮的要塞,在李自成大軍麵前,如同多米諾骨牌般接連倒下,紛紛換上順軍旗號。

“號稱大明屏障的九邊精銳,到了崇禎十七年,早已不是當年的虎狼之師了。”朱及第語氣帶著嘲諷,“欠餉、腐敗、士氣低落,加上朝廷威信掃地,這些邊鎮將領們看到席卷而來的大順軍,幾乎沒做什麼像樣的抵抗,就選擇了投降。大同總兵薑鑲、宣府總兵王承胤……一個個都開了城門。”

畫麵尤其給到了山西太原。

“而在山西,坐擁巨富的晉王一係,完美重複了他們在陝西親戚——秦王家族的命運。”朱及第說道,“晉王府積累了同樣驚人的財富,也同樣在城破後被大順軍抄沒一空,成為了李自成軍餉的又一大補充。這一路走來,幾乎兵不血刃,還不斷有巨額的‘意外之財’進賬,李自成和他的核心集團的野心,不可避免地急劇膨脹。”

“網友【發呆中】:換我我也飄啊!這哪是打仗,這是武裝遊行加接收財產啊!”

“網友【今晚吃啥】:所以說,崇禎是真沒錢養兵,還是錢都養了藩王和貪官了?”

當李自成的大軍終於抵達北京城下時,畫麵給到了這座宏偉卻顯得異常安靜的帝都。

“曾經,這座城池抵擋過蒙古瓦剌部的也先,也擋住過清軍皇太極的兵鋒。”朱及第拋出了問題,“可為什麼,當李自成來到時,它似乎失去了所有的防禦能力?”

彈幕立刻展開了激烈討論:

“網友【風一樣的男子】:這還不簡單?京營早就爛透了好嗎!都是些老爺兵,吃空餉的比真人還多,能打仗的早就抽調到各地送光了!”

“網友【橙子味汽水】:以前能守住,是因為能及時從各地調勤王軍!現在呢?九邊都投了,內地精銳在鬆錦和孫傳庭手裡敗光了,就剩個山海關的吳三桂,還隔著那麼遠,來得及嗎?”

“網友【曆史愛好者】:我提一個關鍵因素——鼠疫!明末北方大鼠疫,北京是重災區,人口大量死亡,軍隊裡也爆發疫情,連守城的士兵都湊不齊了!”

“網友【隨便看看】:感覺是綜合原因吧。沒錢沒兵沒外援,還鬨瘟疫,神仙也守不住啊!”

“網友【不想上班】:崇禎的人心也散了吧?大臣們都在準備迎新主子了,誰還真心給他賣命守城?”

朱及第看著彈幕,總結道:“老鐵們分析得都很有道理。北京防禦的崩潰,是軍事、財政、瘟疫、人心共同作用的結果。京營空虛,勤王無援,鼠疫肆虐,再加上朝廷上下離心離德,這座看似堅固的帝都,在李自成眼中,已然成為了一座熟透的、隻待采摘的果實。到了此刻,他最初‘裂土封王’的想法早已被‘改朝換代’的雄心所取代。大明王朝的最終時刻,進入了倒計時。”

奉天殿前,朱元璋已經無力憤怒,隻剩下麻木的絕望。他看著自己親手確立的國都,在後世子孫手中變得如此不堪一擊,看著那“闖”字大旗在城外獵獵作響,仿佛已經聽到了宮城陷落的巨響。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當AI名為利維坦時 穿到八零做首富,反派大佬被撩紅溫了 三國:開局結拜關羽,專刀天選者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重生後我帶綠茶將軍搞事業 我是怎麼在牛市虧的血本無歸的 凡間小天師 傳說之大探險 東方聖人京華錄 戀綜之神仙姐姐愛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