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慌什麼?”馬皇後的聲音溫和卻自帶一股沉穩的力量,讓偏殿瞬間安靜下來。
她抬手指著天幕上那幅醜畫像,語氣帶著幾分戲謔和不容置疑的肯定:“這等畫工,怕是閻羅殿裡兼職的畫師描摹小鬼時走了樣,錯投到人間來了。”
這話引得幾位夫人掩嘴低笑,緊張的氣氛緩和了不少。
馬皇後繼續說道,目光仿佛陷入了回憶:“我義父郭公郭子興),當年在濠州城中,也是見過無數豪傑的人物。他當年執意要將我許配給重八……”
她提到陛下舊名,語氣自然親切,毫無避諱。
“……看中的,便是他身姿魁偉,麵相奇偉注:史載朱元璋“姿貌雄傑,奇骨貫頂”),雖身處卒伍,卻自有龍章鳳姿,絕非池中之物。郭公常言,此子氣度非凡,他日必成大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說著,特意又看了一眼身旁的郭貴妃郭子興之女):“妹妹,你說是也不是?父親當年在家書中,也沒少誇讚他這個女婿吧?”
郭貴妃連忙點頭附和,語氣肯定:“娘娘說的是。家父在世時,常對家人感慨,說陛下龍行虎步,目有精光,是他平生所見最具雄主之相的人,絕無半點……嗯……”她斟酌了一下,沒好意思說出口,隻是嫌棄地瞥了一眼天幕上那醜畫像,“絕無那般不堪模樣。”
馬皇後滿意點點頭,總結道,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女眷耳中:“所以說,這等荒誕畫像,不過是些不得誌的酸腐文人,躲在陰溝裡泄憤的齷齪伎倆罷了。他們撼動不了陛下的萬世功業,便隻能在筆墨上做這等下作文章,自欺欺人,徒增笑耳。”
她這番話,既駁斥了謠言,又抬高了已故的郭子興的眼光,還安撫了眾人情緒,更隱晦地表達了對丈夫毫無保留的信任與支持。
經她這麼一說,偏殿內的女眷們紛紛點頭稱是,再看那醜畫像時,眼神裡已沒了驚恐,隻剩下鄙夷和好笑。是啊,有馬皇後和郭貴妃這兩位最親近、最早認識陛下的人作證,那醜畫像的謊言,不攻自破。
天幕上,朱及第的聲音還在分析:
“關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極端醜化的畫像,史學界也有很多猜測。主流觀點認為,這很可能與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大力打擊江南豪強、整頓吏治、改革科舉製度、觸及了許多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江南士紳文人的利益有關。”
“這幫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但筆杆子厲害啊。明著不敢反抗,就在背地裡搞小動作。給你畫個奇醜無比的畫像流傳出去,惡心你,把你妖魔化,從相貌上否定你‘真龍天子’的合法性,這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的政治抹黑手段。”
朱元璋聽著天幕的分析,臉上的怒氣漸漸轉化為一種冰冷的了然和一絲不屑。
沒錯。肯定是那幫殺才乾的!
他老朱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尤其是那些自視甚高、在元朝時享受慣了特權的江南讀書人!他改革稅製,逼他們吐出非法占有的田地;他嚴刑峻法,殺得貪官汙吏人頭滾滾,其中不少就是這些“文人”;他搞科舉南北榜案,硬是從他們手裡給北方學子搶名額……
這一樁樁一件件,可算是把江南的文人集團得罪慘了。他們不敢明著反抗,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報複,太符合那幫人的德性了!
想到這裡,朱元璋非但不生氣了,反而嘴角扯出一絲冷峭的弧度。
他對著天空,仿佛在對著那些幾百年後還在用畫像黑他的人說話,又像是在對自己說:
“嗬……咱就知道,是那起子小人作祟。”
“咱改了元朝的寬縱,立了咱大明的規矩,清丈土地,嚴懲貪腐,興修水利,讓百姓有田種,有飯吃!咱動了他們的奶酪,斷了他們欺壓百姓、作威作福的路子,他們自然恨咱入骨!”
“用筆畫歪咱的臉?真是出息!”他的聲音帶著十足的鄙夷,“咱活著的時候他們隻敢在背地裡搞這種小動作,咱死了,他們倒是敢把畫傳得到處都是了。”
“不過,咱不在乎!”
他的目光掃過底下那些屏息凝神的文武百官,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斬釘截鐵的決絕:
“隻要咱大明江山穩固,百姓能安居樂業,莫說是把咱畫成個醜八怪,就算是把他們筆杆子嚼碎了,咱也認了!”
“這,就是代價!”
他的話語在奉天殿前回蕩,沒有憤怒,隻有一種近乎冷酷的清醒和坦然。為了他的理想,為了他心中的大明,他早已做好了被萬人詆毀的準備。區區幾幅醜化畫像,在他所推行的政策和所承受的罵名麵前,反而顯得……無足輕重了。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