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奪門之變的真相,遠比史書上那幾行字來得刺激!”天幕上,朱及第盤腿坐在現代沙發上,抱著零食桶,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那一夜背後,到底藏著多少見不得光的交易!”
畫麵一轉,深宮燭影搖曳。
“先說孫太後——朱祁鎮的親媽!”朱及第的聲音帶著揭秘的興奮,“表麵上,她在景泰朝是個富貴閒人,好像認命了。可暗地裡呢?她眼睜睜看著親孫子朱見深的太子位被廢,自家兄弟在朝中靠邊站,連去南宮看兒子都得偷偷摸摸……這口氣,她能咽下去?”
天幕上演起小劇場:深夜,孫太後對心腹老太監低語:“鈺兒指朱祁鈺)這是要絕了我們母子的路啊……”太監悄聲回稟:“太後,宮外石亨將軍遞來消息,說萬事俱備,隻欠太後您一道手諭,名正言順。”孫太後顫抖著手,在一張密詔上蓋下鳳印,喃喃道:“為了祁鎮,為了見深,這千古罵名……哀家背了!”
奉天殿前頓時炸了鍋。
“毒婦!乾預國儲,其心可誅!”朱元璋怒拍龍椅扶手,他最恨後宮乾政。
馬皇後亦是搖頭歎息:“為母則剛,心疼兒孫可以理解,可這般算計龍椅,引外臣逼宮,終究是動搖國本的禍根啊!”
勳貴隊列裡一陣騷動,有人低聲交頭接耳:“看來南宮那位能出來,宮裡這位才是真正的執棋手!以後站隊可得看清楚……”
“再說以石亨為首的勳貴集團!”天幕上浮現土木堡一戰中陣亡的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等老牌勳貴的靈牌,背景響起低沉悲壯的戰鼓聲。
“土木堡一戰,頂尖勳貴幾乎被一鍋端!可活下來的石亨、張軏他們發現:仗打完了,於謙重整京營,兵權反倒全落到了文官手裡!他們這些武將,地位大不如前!”
朱及第激動地比劃著,“這能服氣?有曆史up主猜測,奪門之變根本就是勳貴集團不甘心權力旁落,發動的一場絕地反殺!”
他甩出一張圖表:“景泰年間,文官掌握兵部、內閣,奏折駁回率上升300;而勳貴在軍隊中的比例從土木堡前的40暴跌至1026。利益失衡到這種地步,能不亂嗎?”
小劇場再現:一間隱秘的酒館暗室,武清侯石亨憤然摔杯大罵:“於謙個窮酸書生,憑什麼騎在咱們這些世代勳戚頭上作威作福!”都督張軏張輔之子)紅著眼:“此仇不報,枉為人子!”文人出身的徐有貞則陰惻惻地笑道:“諸位將軍莫急,隻要把太上皇請回來,你我便是從龍首功,何愁權柄不歸?”窗外夜色中,隱約閃過一條寫著“為英國公報仇”的血字橫幅。
奉天殿前的武將陣營徹底沸騰了。
永昌侯藍玉感同身受,一腳踹翻眼前的案幾:“老子就說嘛!兔死狗烹,文官就沒安好心!”
魏國公徐達麵色凝重,冷笑一聲:“打仗時用武人賣命,太平了就讓文人摘桃?天下哪有這等好事!難怪石亨要反!”
文官隊列這邊則一片死寂,中書省右丞汪廣洋等人偷偷抹了把冷汗,不敢接話。
“最讓人看不懂的,是於謙於少保的態度!”天幕聚焦在於謙深夜獨坐書房的剪影上,氣氛凝重。
“奪門當夜,於謙作為兵部尚書,實際掌控著京城兵馬,但他卻按兵不動,靜觀其變。這可讓後世網友腦洞大開了:他難道真的什麼也不知道嗎?還是單純就是愚忠,認為誰當皇帝都是朱家的事,臣子不該插手?或者說在文臣中,他也被拋棄了......或者最大的一種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小劇場裡,於謙的兒子於冕急匆匆闖進書房:“父親!不好了!石亨、徐有貞他們帶兵往南宮去了!我們是否調兵攔阻?”於謙望著跳動的燭火,緩緩合上手中的《論語》,臉上露出一絲疲憊的苦笑:“蠢兒……此刻調兵,便是將這京城變作修羅場,引得內外火並,社稷傾頹就在眼前啊。罷了,罷了……”此時,窗外夜空中恰有一道流星劃過,字幕打出:“忠臣的抉擇:要江山社稷的安穩,還是要個人身後的忠名?”
奉天殿前,爭議之聲四起。
朱元璋眯起眼睛,語氣不善:“於謙這忠臣,忠得太過窩囊!手握重兵卻任由宵小作亂,豈是純臣所為?”
太子朱標卻有不同的看法,反駁道:“父皇!兒臣以為,於謙這是以退為進,顧全大局!他若動手,京城必然大亂,瓦剌若趁機來犯,後果不堪設想!他這是用自身的聲譽,免了一場內戰啊!”
年輕的文官們也在下麵竊竊私語:“原來忠義二字,竟是如此兩難……”“於少保此舉,真不知是該讚還是該歎……”
朱及第突然甩出一張複雜的動態關係圖,代表各方勢力的線條紅線密密麻麻地交織在一起:
“大家看看這張利益網!孫太後要保兒子孫子的地位和性命,勳貴集團要奪回失去的權力和榮耀,文官集團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有徐有貞這種投機分子……而咱們的明英宗朱祁鎮,說白了,就是這張網上所有人博弈的最大籌碼和招牌!”
他猛地湊近鏡頭,壓低聲音營造恐怖氛圍:“還有更細思極恐的一點——景泰帝朱祁鈺偏偏在奪門前病重,時間點也太巧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連皇帝這場突如其來的重病,都是這張陰謀大網中的一環?”話音未落,天幕配上一陣詭異的陰險音效,畫麵留白,引人遐想)
奉天殿前,眾人被這個大膽的猜測驚得徹底分裂開來。
勳貴派捶胸頓足:“看看!都是被逼的!早該把那些攬權的文官全趕去修書!”
文官派則反唇相譏:“武夫誤國!若非於少保北京保衛戰力挽狂瀾,爾等早成瓦剌刀下之鬼了,有何麵目在此叫囂!”
燕王朱棣眼神銳利,不知在想些什麼。太子朱標則憂心忡忡地看向臉色鐵青的父皇朱元璋。
“預知後事如何?”朱及第突然拍案而起,聲音提高八度,“下一集,咱們就看複辟成功的明英宗朱祁鎮,如何用鮮血來清洗這場陰謀的所有知情者——於謙被推往午門斬首,景泰帝朱祁鈺離奇暴卒,就連立下頭功的石亨、徐有貞,最終也難逃兔死狗烹的下場!這龍椅背後,到底墊著多少條人命?”
畫麵最終在於謙戴著枷鎖,毅然赴刑場的背影中定格,血紅色的“天順元年”四個大字緩緩浮現,充滿了不祥的意味。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