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朱及第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最精彩的部分來了!海瑞被打入詔獄,這場君臣之間最激烈的對決,終於要在牢獄中見分曉了!"
天幕上浮現出陰森恐怖的詔獄景象。海瑞身著囚服,卻依然挺直脊背,神色平靜地坐在草席上。
"這時候的嘉靖皇帝,心裡那叫一個糾結啊!"朱及第聲情並茂地講述,"他想殺了海瑞,又不敢殺;想放了海瑞,又咽不下這口氣。最後,他做了一個決定——親自去詔獄見見這個讓他寢食難安的海剛峰!"
"深夜裡,嘉靖皇帝悄悄來到詔獄。看著牢房裡那個清瘦卻挺直的身影,他沉聲問道:"海瑞,朕問你,你的奏疏裡把朕比作桀紂之君,你可知道這是大不敬之罪?""
朱及第模仿著海瑞那不卑不亢的語氣:
""臣在奏疏中句句說的都是事實。陛下二十餘年不視朝,導致嚴嵩父子專權;修道煉丹,耗費國庫銀兩;父子不相見,有違人倫;夫婦分居,有傷風化。這些,難道不是事實嗎?""
"嘉靖皇帝氣得渾身發抖,卻又無言以對。他突然問道:"你說朕不是堯舜之君,那你說,什麼樣的皇帝才是堯舜之君?""
朱及第的聲音突然變得高亢,仿佛化身海瑞:
""以堯舜之道治國,以孔孟之道育人。陛下,天理人情,其實很簡單。官員不貪贓枉法,將士用命守土,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這就是堯舜之世!""
"嘉靖皇帝沉默了許久,突然問出了一個讓他困惑已久的問題:"朱及第轉換語氣,模仿嘉靖那種既憤怒又無奈的語氣,""海瑞,你為什麼非要這麼做?你到底想要什麼?清名?還是想要朕殺了你,成全你的忠臣之名?""
"海瑞的回答,讓所有人都震驚了!"朱及第激動地說:
""臣什麼都不要。臣隻要陛下明白一個道理: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不是道觀的觀主,不是丹房的道士!""
"就在這時,嘉靖皇帝突然吟出了一首詩。"朱及第的聲音變得低沉而富有感染力:“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鬆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吟完這首詩,嘉靖皇帝長歎一聲:"朱及第繼續模仿嘉靖的語氣,""海瑞,你把自己比作比乾,把朕比作紂王。可是你知道嗎?比乾是被挖心而死的。朕若是殺了你,豈不是真成了紂王?""
"這一刻,嘉靖皇帝終於說出了心裡話:"朱及第的聲音帶著幾分感慨,"他不敢殺海瑞!不是不想,是不敢!殺了海瑞,他就真的坐實了昏君的罵名;殺了海瑞,他就真的成了後世史書中的暴君!"
"這就是嘉靖皇帝最矛盾的地方啊!"朱及第總結道,"他明明恨海瑞入骨,卻不得不承認海瑞說的都是事實。他明明可以輕易處死一個六品主事,卻因為害怕背負千古罵名而不敢下手。"
"更關鍵的是,"朱及第分析道,"海瑞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你還怎麼威脅他?殺了他,反而是成全了他的忠臣之名。這讓老謀深算的嘉靖皇帝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
"最終,嘉靖皇帝隻是深深地看了海瑞一眼,轉身離開了詔獄。這場震撼大明王朝的君臣對決,以這樣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暫時告一段落。"
朱及第最後感歎道:"這就是海瑞,一個讓皇帝都無可奈何的硬骨頭!他用他的剛直不阿,在曆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幕下,洪武年間的君臣無不為之動容。朱元璋目光閃爍,不知在思索著什麼。而朱標則是輕聲歎息,似有所悟。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就在朱及第激情講述海瑞事跡時,天幕上照例飄過網友們的彈幕評論。一條帶著懷疑論調的評論格外顯眼:
【我怎麼覺得這事有蹊蹺?海瑞一個舉人出身,幾年內從九品跳到六品,還偏偏能在嚴嵩父子眼皮子底下把奏疏直接送到嘉靖麵前?要說背後沒有清流大佬利用他當槍使,我是不信的。這分明就是文官集團的內鬥嘛!】
這條“陰謀論”一出,天幕下的洪武君臣頓時神色各異。朱元璋目光微凝,似乎在思索這種可能性;而一些官員也不禁暗自點頭,覺得此言不無道理——在波譎雲詭的官場中,一個愣頭青怎可能如此順利?
然而,不等這種論調發酵,其他網友的反駁便如潮水般湧來:
【拉倒吧!還文官代表?你看看海瑞一生,哪次升遷不是因為他太“礙事”被同僚湊錢“送”走的?他要是文官集團的自己人,能被排擠成這樣?】
【+1,海瑞根本就是官場異類。彆的文官講究和光同塵,他偏要非黑即白;彆人收冰敬炭敬,他連母親過壽買二兩肉都能成新聞。這樣的人,哪個利益集團敢收?】
【說得好!嚴嵩倒台後,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首輔,有一個重用海瑞的嗎?還不是把他當燙手山芋,到處踢皮球!海瑞這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他跟所有文官都不同!】
【沒錯,海瑞的升遷恰恰證明當時的官場已經爛透了——清官因為太“不合群”而被當成麻煩踢出去,這難道不是最大的諷刺嗎?】
【彆忘了他是怎麼把奏疏送上去的——抬著棺材硬闖啊!這需要背後有人?這分明是不要命了好嗎!】
看著天幕上一邊倒的反駁,洪武年間的君臣們都陷入了沉思。朱元璋緩緩捋著胡須,眼中的疑慮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欣賞。
“看來這海剛峰,真是個異數。”朱元璋輕聲道,“滿朝皆濁而他獨清,這才會被眾人排斥。若他真是結黨營私之輩,反倒不會這般艱難了。”
朱標也若有所悟:“如此說來,海瑞之難得,正在於他的格格不入。他越是受排擠,越證明他的清廉剛正。”
這一刻,通過後世網友們的爭論,海瑞的形象反而在洪武君臣心中更加清晰、更加立體起來。他不是什麼黨爭的棋子,而是一個真正特立獨行、與整個腐朽官場為敵的孤臣。
那個抬棺死諫的身影,在天幕的光影中顯得愈發高大,也愈發孤獨。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