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結婚不易,離婚也難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3章 結婚不易,離婚也難(1 / 1)

朱及第看著手機上飛速滾動的評論,笑著對鏡頭說:“兄弟們看看,這評論區比我這婚禮還熱鬨!都在討論現在結婚的事兒呢!”

【恭喜新人!不過現在農村結婚是真不容易啊,沒個幾十萬下不來!】

【+1,我們那邊彩禮已經漲到二十萬了,還得有車有房。】

【全國適齡未婚男青年據說都超三千萬了,卷死了!】

【我們村就好多三十好幾的哥們兒還單著呢,愁死爹媽了。】

這些評論,讓天幕下的洪武君臣稍微從之前的浪費震撼中緩過神來,但新的困惑又產生了。

“幾十萬……錢?”戶部官員快速心算,臉色微變,“這……這若是銅錢,怕是能堆成小山了!娶個媳婦竟要如此花費?”

“三千萬男子無妻?!”朱元璋更是駭然,“怎會有如此多的曠夫?天下豈能安定?”從此前的直播中,他已經知道朱及第所在的社會人口多達十四億人,但三千萬無家無業的青壯年男子仍然是社會巨大的不穩定因素。

這時,一條評論引發了更大的爭論:

【要我說,農村那麼多光棍,城裡那麼多三十多歲還沒嫁出去的老姑娘,讓他們湊一對問題不就解決了?】

這條評論立刻遭到了猛烈回擊,尤其是一些女性網友:

【樓上你這是什麼餿主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好嗎!我們城市大齡女青年是“找不到”對象嗎?我們是“不想將就”!】

【就是!我們自己能賺錢,年薪幾十萬不香嗎?自己買房買車,想買什麼買什麼,乾嘛非要找個祖宗回去伺候?是遊戲不好玩還是劇不好追?】

【“劣質婚姻”不如高質量單身!我們不需要靠男人養活,為什麼要委屈自己找個三觀不合的?】

這些言辭犀利、態度鮮明的發言,讓洪武時空的人們,尤其是那些深受“女德”、“夫為妻綱”教育的士大夫和貴婦們,聽得目瞪口呆。

“……豈有此理!”一個老儒生氣得胡子亂顫,“女子豈可如此言論?!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容她挑三揀四?還……還‘劣質婚姻’?成何體統!”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許多男性網友竟然也加入了討論,並且畫風同樣詭異:

【各位姐姐說得不對!現在哪還有什麼“伺候老公”?我家就是我做飯、我拖地、我帶孩子,我老婆賺錢比我多,我當家庭“煮夫”我驕傲!】

【+1,我家也是分工合作,誰有空誰做家務,很正常啊。】

【時代變了,大爺們,男女平等了!還想著回家當大爺讓老婆伺候?做夢呢!】

“男……男子做飯帶孩子?女子外出賺……賺得比丈夫還多?”

“家庭‘煮夫’?還……還驕傲?!”

奉天殿前,一片嘩然。眼前天幕展現的男女關係和家庭分工,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男人主內,女人主外?甚至以此為榮?這簡直是乾坤顛倒,陰陽逆行!

朱元璋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卻發現自己詞窮了。他無法理解那個世界。女子可以如此獨立,甚至輕視婚姻?男子可以如此……“屈尊”操持家務,還甘之如飴?那個世界似乎沒有了他所熟悉的綱常倫理,卻依然運行得……看起來很熱鬨,甚至那些爭論的男女,雖然觀點各異,但精神狀態似乎都挺飽滿,並非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朱標也是眉頭緊鎖,他試圖用儒家的道理去套解,卻發現完全對不上。那個世界的邏輯,是另一套他完全陌生的規則。

馬皇後眼中卻閃過一絲極為複雜的光芒,有驚訝,有困惑,但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向往?她身為皇後,母儀天下,卻也深知身為女子的諸多束縛。天幕中那些女子言語間的自信與獨立,是她從未敢想,也從未見過的。

朱及第看著激烈的評論,打了個圓場:“好了好了,大家彆吵了,婚姻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就好!咱們還是繼續沾沾新人的喜氣!”

朱及第那句“婚姻自由”的圓場話剛說完,如同往滾油裡滴了滴水,天幕上的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畫風急轉直下。

【自由?結婚是自由了,離婚呢?!朱及第你知道現在離婚有多難嗎?】

【就是!還得搞什麼離婚冷靜期,一等就是三十天,簡直是煎熬!】

【這還是沒有孩子、財產糾紛簡單的情況下!要是有爭議,拖個一年半載都是常事!】

【想當初結婚幾分鐘領證,現在想離?層層設卡,感覺比取經還難!】

【結婚容易離婚難,這就是所謂的‘婚姻自由’?簡直是進去容易出來難的坑!】

這些抱怨如同冰雹般砸向洪武十一年的時空,再次讓君臣百姓陷入了巨大的困惑。

“離……離婚?”一個官員撚著胡須,眉頭緊鎖,“民間夫婦不和,或夫休妻,或妻求去和離),立下文書,交割清楚便是,何需……何需官府介入等待三十日之久?”在他以及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婚姻的解除,尤其是丈夫休妻,雖然有“七出三不去”的禮法限製,但實際操作中,主動權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夫家手中,手續遠沒有如此繁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元璋也是聽得一愣。他製定的《大明律》對婚姻解除有規定,但重點在於防止隨意休妻導致社會問題,以及處理財產糾紛。可聽天上後世之人所言,似乎無論何種情況,想解除婚姻關係都必須經過官府,並且要強製“冷靜”一個月?這在他看來,簡直是多此一舉,甚至有些……匪夷所思。

“若夫妻確已反目,如同寇仇,強令其等待一月,豈非徒增怨懟,甚至滋生事端?”朱標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秉承儒家仁政思想,覺得強製等待似乎並不利於化解矛盾。

馬皇後則想得更深一些,她隱約捕捉到了關鍵:“重八,標兒,你們聽那後世人言,‘沒有孩子、財產糾紛’的尚且如此之難。這‘冷靜期’,莫非……並非是刁難,而是官府有意為之,旨在……勸阻?”

她的話點醒了眾人。是啊,如果離婚像結婚一樣容易,那豈不是說散就散?對於已經有了子女的家庭,隨意離異對孩子的傷害巨大;對於有共同財產的家庭,倉促離婚也可能導致一方權益受損。這強製的一個月等待,或許就是後世官府為了維護家庭穩定尤其是保護子女利益)和社會整體和諧,而設置的一道“緩衝閥”和“調解期”。

“如此說來,”朱元璋若有所思,但眉頭並未舒展,“後世官府管得也未免太寬了!連百姓床幃之內、合離之事都要如此細致乾預?”他無法理解那種將個人家庭事務納入國家法律嚴格框架下的管理模式。在他心中,“皇權不下縣”,民間很多事務應由宗族、鄉約自行調節,官府不應,也無力管得如此深入。

而更讓洪武時空人們感到顛覆的是,“婚姻自由”在後世似乎並非他們想象中那種毫無約束的隨心所欲。它包含了結婚的自由,但似乎……不包括隨意離婚的自由?或者說,離婚的自由被套上了一個名為“冷靜期”的枷鎖。

這種“自由”與“限製”的並存,對於習慣了“夫權至上”對男子而言)和“嫁雞隨雞”對女子而言)的明朝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他們的觀念裡,要麼是絕對的父權、夫權主導,要麼就是理論上存在但極少實踐的)相對公平的“和離”,但絕無這種由國家法律強製規定、無論對誰都一視同仁的“等待期”。

朱及第看著評論區一邊倒的抱怨,無奈地笑了笑:“好好好,是我失言!離婚確實不容易,大家各有各的難處。所以啊,結婚前一定要擦亮眼睛,考慮清楚!咱們還是把祝福留給今天的主角吧!”

然而,他試圖轉移話題的努力,已經無法消除天幕帶來的新一波衝擊。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 師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緝的血仙 鳳臨九天:神君他偏寵小星瀾 終末骸骨法典 仙子,這是老奴留給你肚子的禮物 帶娃部隊認親,絕嗣軍官被拿捏 家居廠那些人 隱婚遇霸總:西瘋子的貼身特助 重生七零小知青和軍官大佬談上了 小炮灰被讀心後,劇情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