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朱元璋修改水滸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2章 朱元璋修改水滸(1 / 1)

博學鴻儒科在一種極其微妙和緊張的氛圍中繼續進行。應天府內,表麵看似依舊繁華喧囂,但暗地裡,各方勢力的心思早已不在那些經義文章之上。天幕帶來的衝擊一波接著一波,從製度到皇帝,每一個話題都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

朱元璋此刻也是騎虎難下。這一科是他下旨開設,如今鬨得沸沸揚揚,無數雙眼睛盯著,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天家顏麵何存?更重要的是,他內心深處不得不承認,天幕引發的這些討論,雖然常常讓他血壓升高,卻也撕開了許多被傳統文飾所掩蓋的、關乎帝國根本的尖銳問題。繼續下去,或許真能聽到些“金石之言”,儘管這過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在這背景下,施耐庵與羅貫中居住的官舍,竟也迎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訪客。就在施羅齊黃齊聚的次日上午,太子朱標的老師、翰林學士承旨宋濂,以及大學士劉三吾,竟聯袂來訪。

這兩位文官領袖的到來,讓施、羅二人頗感意外,連忙起身相迎。雙方見禮落座,寒暄幾句後,宋濂撫須道明來意:“二位先生不必驚疑。如今天幕高懸,所言所論,皆關涉古今治亂得失。陛下開此博學鴻儒科,本意亦是廣開言路,博采眾長。二位乃天幕提及之賢達,雖曾效力張士誠,然過往之事不必再提.......我二人今日前來,一是慕名請教,二來,亦是奉陛下之意,將此物歸還原主。”

說著,宋濂從隨從手中取過一疊書稿,輕輕放在桌上。施耐庵和羅貫中定睛一看,心中劇震——那正是他們嘔心瀝血創作,之前被錦衣衛查抄去的《江湖豪客傳》《水滸傳》早期名)和《三國誌通俗演義》的部分手稿與草稿!

“這……”羅貫中一時語塞,看向施耐庵。施耐庵也是心中波瀾起伏,麵上強自鎮定,拱手道:“宋學士,劉學士,陛下這是……?”

劉三吾接口,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陛下翻閱之後,以為此二書,雖言稗官野史,然人物刻畫鮮明,情節跌宕,於市井民間流傳,或可教化人心,亦可知興替之由。陛下有言:‘這兩本書寫的不錯,可以繼續寫下去’。”

此言一出,施、羅二人更是驚疑不定。朱元璋不僅歸還了書稿,還允許他們繼續創作?這簡直是破天荒的恩典!

然而,宋濂接下來的話,才真正點明了朱元璋的真實意圖。他微微前傾身體,聲音壓低了一些,帶著一絲意味深長:“不過,陛下也有一言,囑老夫轉達。陛下說,書中人物,如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這幾位的名號,稍顯刺眼。陛下言道,‘一聽這個名字,咱就知道你要寫的是誰’。為免不必要的揣測與麻煩,還請施先生……斟酌,稍作修改為妥。”

朱武、陳達、楊春!施耐庵心頭一跳,背後瞬間沁出一層冷汗。朱元璋這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書裡那些影射、借古諷今的手法,他看得一清二楚!“朱”武,結合“洪武”年號,其意不言自明;陳達、楊春之名,亦容易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皇帝這是在用一種看似寬容的方式,劃下了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送走了宋濂和劉三吾,施、羅二人看著桌上失而複得的書稿,久久無言。

“陛下……這是恩威並施啊。”羅貫中感歎道。允許他們寫書,是“恩”;點名要求修改敏感名字,是“威”。既展示了納諫的胸懷,又牢牢掌控著底線。

施耐庵長舒一口氣,神情複雜:“能拿回書稿,已是萬幸。改幾個名字……罷了罷了。隻要這書能傳於世,些許改動,無傷大雅。隻是經此一事,你我也當時時警醒,筆墨之間,亦需謹言慎行。”

他將書稿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一塊大石落地,另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卻又油然而生。他們的著作,竟然以這樣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當朝皇帝的“認可”儘管是帶有條件的)。這或許意味著,他們筆下那些關於亂世、關於英雄、關於權謀與民心的故事,在這個被天幕攪動的時代,將擁有不同於以往的意義。

而朱元璋此舉,也在無形中向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即便是張士誠的舊部,隻要其才學能為己所用,且懂得分寸,朝廷亦可不計前嫌。這為波瀾起伏的博學鴻儒科,又增添了一層複雜的政治意味。

不提施羅二人如何去想,單說從官舍回來,還是正午時刻,作為太子老師的宋濂如同往常一樣去給太子講學。

朱標知道老師今日與劉三吾一同去見了那兩位天幕提及的小說家,想必有所見聞。

宋濂行禮後,朱標便迫不及待地賜座,並開口問道:“先生今日見過那施耐庵與羅貫中了?觀感如何?父皇他……對此二人是何態度?”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急切,似乎想從這樁具體的事務中,找尋某種應對當前困局的啟示。

宋濂在繡墩上坐下,整理了一下思緒,便將今日會見施、羅二人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向朱標道來。他詳細描述了如何歸還書稿,如何傳達陛下允許其繼續創作的旨意,以及最後,如何看似不經意,實則極其嚴肅地轉達了那個關於修改人名的要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言道,‘一聽這個名字,咱就知道你要寫的是誰’。施耐庵當時麵色雖竭力保持鎮定,但老臣觀其眼神,可知其內心震動非常。”宋濂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對帝王心術的歎服,“陛下此舉,看似隻是對幾個小說人物名字的微末要求,實則用意深遠。”

朱標聽得入神,忍不住追問:“先生以為,父皇此舉,深意何在?”

宋濂撚須,目光沉靜地看著自己這位性情寬厚的學生,耐心剖析道:“殿下,此乃典型的恩威並施,帝王馭下之道也。”

“其一,曰‘恩’。施、羅二人,乃張士誠舊部,其身份本就敏感。其所著之書,雖有才氣,然內容多涉草莽反抗、權謀爭鬥,依常理,極易被歸為‘惑亂人心’之列,嚴加查禁亦不為過。然陛下非但不禁止,反而歸還書稿,親口允其續寫,此乃示天下以寬宏,顯包容之量。尤其在此博學鴻儒科敏感之時,更是在告訴那些心存疑慮、乃至曾有‘前科’的士人,隻要其才學能為國所用,陛下便可既往不咎。此乃‘恩’。”

“其二,曰‘威’。陛下特意點出朱武、陳達、楊春之名,其意不言自明。這是在告誡施、羅,以及所有關注此事的人:朝廷的寬容是有限度的。爾等可以著書立說,可以議論古今,但不可影射當下,不可觸及皇權根本,不可有絲毫動搖國本之念。陛下洞若觀火,一切小心思,皆在聖鑒之中。此乃‘威’。”

宋濂頓了頓,加重語氣道:“陛下這是在劃下一條線。線內,允許你們暢所欲言,甚至借古諷今,討論興亡;線外,涉及本朝、涉及陛下自身,則絕不容逾越。這既是保護,也是約束。”

朱標聽完,沉思良久。他回想起父皇平日的行事風格,剛猛暴烈之餘,確實不乏此類精細的權謀手腕。隻是今日通過宋濂之口,如此清晰地剖析出來,讓他對“為君之道”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所以,父皇並非真的在意那幾個名字本身,”朱標若有所悟,“而是在確立一種規矩,一種……即便是在最富想象、看似最不受拘束的小說家筆下,也必須遵守的規矩。”

“殿下明見。”宋濂點頭,“治國如同馴馬,既要用草料喂養,使其有力奔馳,亦需配上鞍韉轡頭,執掌韁繩,使其不偏離正道。過鬆則易生亂,過緊則扼殺生機。陛下對此二人之舉,便是這‘鬆緊之道’的體現。”

朱標默默點頭,心中的困惑似乎散去了一些,但另一種壓力卻又悄然滋生。他意識到,作為儲君,未來不僅要懂得施行仁政,更要學會運用這種平衡與製約的手段,既要展示胸懷,也要樹立權威。這與他本性中偏向寬仁的一麵,似乎存在著某種需要彌合的差距。

他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以及那依舊散發著微光的天幕,低聲道:“看來,我要學的,還有很多……”這聲音裡,少了些許因質疑而產生的自我懷疑,多了幾分麵對現實、必須成長的沉重。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輪回的儘頭是星際 時淵槍主 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 重生娛樂圈:雙頂流CP又在綜藝撒糖啦 枷鎖之外:雙生之絆 慕小姐隻想離婚 前夫哥你病得不輕啊! 重生八零,紈絝老公不裝了 夢境前世 雲城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