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如同開盲盒的大明皇帝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1章 如同開盲盒的大明皇帝(1 / 1)

官舍內,施、羅、齊、黃四人就“最不壞”的文官政治正聊到深處,窗外天幕的光華忽然流轉,新的討論內容顯現出來。網友們的話題,已從製度本身,轉向了執掌這製度的“皇帝”。

一條高亮評論格外刺眼:

“要說明朝的皇帝啊,那可真是上下限差距巨大。洪武、永樂這樣的,算是帝王天花板,能打能治,文治武功樣樣行;可下限呢?也是低得沒眼看。

最關鍵的是,下一個皇帝是啥樣,純屬開盲盒,根本沒法預料!你看啊,洪武爺之後,馬上就是建文帝。好不容易出了個永樂大帝,後麵仁宗、宣宗倒是不錯,可這爺倆加起來才乾了幾年?轉眼就到了那位‘叫門天子’英宗!

再說那弘治中興聽著挺好,可孝宗之後呢?緊接著就是那位‘威武大將軍’正德皇帝!這誰能想得到?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即位的,會是明君還是……”

這“開盲盒”、“抽獎”的說法,通俗又犀利,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塊巨石。

屋內四人,不約而同地沉默了,臉上都浮現出複雜的神情。

羅貫中率先打破寂靜,他輕咳一聲,語氣帶著幾分史家的審慎:“這位網友……話雖俚俗,卻是一語中的。縱觀曆朝,守成之君的賢愚,確乎難料。即便開國之君雄才大略,亦難保證子孫後代皆能克紹箕裘。”

齊德和黃子澄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苦澀。他們未來的命運,不就是係於那位被天幕暗示性格仁柔、甚至有些優柔寡斷的建文皇帝身上嗎?若真如網友所言,他們輔佐的這位,在“抽獎”中算不得上簽,那他們背負的“蠢名”,其中幾分是天意弄人?

黃子澄忍不住低聲嘟囔:“‘抽獎’……豈非將國祚安危,儘付於運氣?這……這何其令人心驚!”

“心驚,卻也是事實。”施耐庵緩緩接口,他的目光似乎透過屋頂,看到了更深遠的曆史脈絡,“自秦以降,廢除封建世卿,行郡縣,立嫡長,本意便是求一個‘穩’字,避免紛爭。然,此法能定名分,卻無法定賢愚。太子居於深宮,長於婦寺之手,其所見所聞,與民間疾苦、天下大勢,往往隔著一層。最終長成何等心性,具備何等才具,確乎……如網友所言,有幾分運氣在其中。”

他的語氣平靜,卻道出了一個讓所有士大夫都不願直麵,卻又無法反駁的殘酷現實。

“故而,儲君之教,方顯得至關重要!”齊德像是抓住了什麼,聲音略微提高,“若能以東宮僚屬,擇天下賢德博學之士,悉心輔佐教導,或可……或可增加抽出‘上簽’的把握?”

他這話帶著一絲急切,仿佛是在為自己未來的選擇尋找理論依據——他們不正是試圖以臣子之力,去影響、甚至塑造那位“抽中”的皇帝嗎?

羅貫中卻搖了搖頭,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齊兄,教導固然重要,然人之天性,豈是全然由後天塑造?且深宮高牆之內,太子所能接觸者,除了師傅,更有內侍、嬪妃,乃至其生母、外戚。各種力量交織影響,師傅所言,又能聽進幾分?再者,”

他頓了頓,看向齊德和黃子澄,目光意味深長,“若教導者自身見解便有偏頗,或急於求成,豈非更易將儲君引向歧路?”

這話如同針尖,輕輕刺中了齊、黃二人心中最隱秘的擔憂,讓他們臉色微微一白。他們未來的“蠢”,是否也包含了“教蠢”了皇帝的成分?

“所以,又回到了‘最不壞’。”施耐庵將話題拉了回來,他環視三人,最終目光落在窗外的天幕上,“這文官體係,或許正是在承認‘皇帝抽獎’這一無奈前提下的應對之策。它試圖建立一個不那麼依賴於單一天子英明神武的框架。即便……即便抽中了一位平庸、乃至怠惰之主,隻要這文官體係尚能維持運轉,有一套大家默認的規矩和流程,帝國這台龐大的機器,或許就不至於立刻停擺或徹底崩潰。”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更加深沉:“而這,也正是我輩臣子,在這‘抽獎’局麵下,所應恪守的本分。並非一味逢迎,亦非強行扭曲聖意,而是在這‘最不壞’的框架內,儘己所能,匡扶補闕。力求在那‘運氣’之外,為人間多留存一分理性與秩序。至於最終結果……”

施耐庵沒有再說下去,隻是輕輕歎了口氣。那未儘之語,大家都明白——至於最終結果,有時真的要看天意,看那次“抽獎”的手氣如何。

天幕上,那位網友關於洪武皇帝選繼承者眼光的議論並未停止,反而愈發尖銳:

“要我說,就以洪武大帝選出建文帝這看人水平,我真的懷疑,就算是他親自培養、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標順利上位,大明就能好嗎?我看懸!朱標此人,史書評價多是‘仁厚’,說白了,在亂世剛平、百廢待興、北元猶在的背景下,一個過於仁厚的守成之君,未必是福。就算沒有靖難之役,一個由朱標領導的大明,恐怕……也就比北宋強點有限,終究難逃文弱之弊。畢竟,沒有了永樂大帝五次北伐、七下西洋、修撰大典、遷都北平的魄力與武功,大明,不就是一個疆域稍大、但骨子裡同樣容易耽於安逸的‘宋朝’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番言論,如同淬了毒的利箭,穿透天幕,精準地射入了朱標的心中。

朱標原本平和的麵容瞬間失去了血色,他握著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緊,指節有些發白。他一直以儲君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治國之道,體察民情,自問勤勉不輟。可後世之人,竟如此輕易地否定了他的可能性,甚至將他與導致靖康之恥的北宋君王隱隱類比?最關鍵的是,對方提出的理由——缺乏開拓的魄力,似乎……並非全然無理。

他回想起自己與四弟朱棣的差彆。他處理政務,力求穩妥,平衡各方;而朱棣,即便如今才十九歲,尚未就藩曆練,但其在演武、兵事上展現出的果決、勇猛甚至那一絲不易察覺的野心,都與他迥異。他朱標像一個大家族裡力求公正、維係和睦的長兄;而朱棣,似乎天生就帶著一種開疆拓土、唯我獨尊的霸主氣息。

“難道……做一個守成之君,真的不夠嗎?難道……在皇帝這個位置上,天份,真的比努力更重要?”一個從未有過的、令人惶恐的念頭,在朱標心中瘋狂滋生。他第一次對自己堅信不疑的儲君之路,產生了深刻的懷疑。

奉天殿內,朱元璋將天幕的議論和太子瞬間變化的臉色儘收眼底,他的眉頭緊緊鎖住。

他何等人物,一生閱人無數,豈會看不出自己兩個兒子性情的差異?標兒仁孝寬厚,能團結兄弟,安撫臣工,是守成的佳選;而老四朱棣,身上那股子狠勁、果決和軍事上的敏銳,像極了年輕時的自己,確實是塊開創局麵的材料。

“做皇帝……有時候,天份比努力更重要?”朱元璋在心中默念著這句讓他極為不適,卻又無法徹底駁斥的話。

他想起了自己從一介布衣到開國皇帝的曆程,其中固然有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但那份把握時機、決斷千裡的直覺,那份敢於在屍山血海中殺出血路的狠厲,又何嘗不是一種天賦?這些東西,他似乎更多地在小兒子朱棣身上看到了影子,而在精心培養的太子朱標身上,卻顯得有些……溫吞。

一時間,這位殺伐果斷的洪武大帝,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左右為難。堅持立嫡立長,維護禮法和他親自定下的規矩,這是帝國穩定的根基。可若後世之人的推測成真,一個過於“仁厚”的繼承人,是否會真的讓大明失去銳氣,逐漸走向他所不願看到的“文弱”?若選擇更有“天份”的……那引發的動蕩,恐怕比靖難之役猶有過之。

他的目光在虛擬中掃過沉穩卻此刻顯得有些失落的朱標,又掠過那個尚且年輕、卻已鋒芒初露的朱棣,心中的天平第一次出現了細微而危險的晃動。這已不僅僅是選擇繼承人的問題,更是關乎大明國運走向的艱難抉擇。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剛穿七零被離婚,我掏出億萬物資 宗主大人她,是個萬界顯眼包 先離婚,再複仇,重生老太殺瘋了 諸天領主:從廢土農場到萬界神庭 AI覺醒之代碼紀元 NBA:超次元體質,黴黴求饒! 全民航海,但我是艦娘? 明日方舟:普瑞賽斯的遊戲 我在東莞看風水的那些年 夢魘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