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天幕再次亮起,畫麵中是朱及第在賓館房間裡略顯沮喪的臉。
“各位老鐵,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他歎了口氣,攤了攤手,“一等獎,那個環球郵輪,我沒抽到。”
天幕評論區立刻湧現出大量“安慰”的留言,雖然其中不少帶著“幸災樂禍”的竊喜:
【“哈哈哈,太好了!主播可以安心搞直播了!”】
【“沒事沒事,主播,我們愛你講的曆史!”】
【“看來老天爺都想讓你把大明那些事兒講完!”】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下次再接再厲……呃,還是彆厲了,就這樣挺好。”】
就在網友們紛紛“安慰”,督促他好好準備下一期曆史直播時,朱及第臉上的沮喪表情忽然一掃而空,如同變臉一般,綻開了一個大大的笑容,聲音也提高了八度:
“但是!還有一個好消息!我抽中了二等獎!”
他興奮地對著鏡頭揮舞了一下手中的獎券或憑證:“二等獎是——沿著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當年的路線,乘坐專門的郵輪走一趟!”
此言一出,那些原本“安慰”他的、對明朝曆史感興趣的網友們瞬間沸騰了,評論區的風向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臥槽!鄭和路線?!這個更好啊!”】
【“主播牛逼破音)!這個比環球旅行有意義多了!”】
【“沿著三寶太監的足跡,重走海上絲綢之路!這太有曆史感了!”】
【“主播,求全程直播!我們要看!!”】
【“等等,這郵輪自費可以上嗎?能不能組團?我想報名!”】
麵對組團請求,朱及第搖了搖頭,略帶遺憾地說:“這個恐怕不行了。聽說這個主題航次特彆火爆,郵輪名額上個月就已經全部訂滿了。而且,我得在海南多呆半個月等著開船。一直住這酒店就不太合適了,得找個便宜點的家庭旅館長租。”
他話音剛落,幾個ip地址顯示在海南的網友立刻熱情地開始在評論區給他推薦起靠譜、實惠的家庭旅館和短租公寓,氣氛一下子變得格外熱烈。
與此同時,天幕下的洪武時空,尤其是奉天殿前的某些勳貴和官員,在短暫的錯愕之後,眼中猛地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鄭和!下西洋!
雖然此時鄭和馬和)可能還是個身在雲南的少年,還沒有淨身入燕王府,但“下西洋”的壯舉通過天幕早已不是秘密。他們之前聽到這個故事時,或許隻是感慨其規模宏大,揚威異域。但此刻,結合朱及第將要“重走鄭和路”,一個此前若隱若現的念頭驟然變得清晰而誘人!
海外!那片廣闊無垠的海洋彼岸!
回想天幕透露的未來,大明朝廷黨爭傾軋,洪武朝功臣難得善終,靖難之役更是凶險萬分……繼續留在這片土地上,無論是麵對太祖皇帝日漸酷烈的刀鋒,還是可能卷入的皇位爭奪漩渦,前景都似乎黯淡無光。
但如果……如果能去海外呢?
像鄭和那樣,率領船隊,前往那些物產豐饒、風俗各異的國度?或者,哪怕隻是像朱及第這樣,沿著那條航線去看一看?那是否意味著一條遠離政治風暴、可能開創一番新天地的出路?
這個想法如同野火般在一些人的心中蔓延開來。他們不再覺得朱及第沒抽到環球旅行是遺憾,反而覺得這“二等獎”簡直是天意!他們無比急切地盼望著朱及第能早點成行,通過他的鏡頭,為他們這些心有戚戚焉的“先行者”,提前窺探那條海上之路的真實麵貌——那裡的風浪究竟多大?那些傳說中的國度是否真的存在?是否適合安居或發展?
一股混合著對未知的好奇、對現狀的憂慮以及對未來出路的渴望的情緒,在洪武十一年的這個夜晚,悄然滋生。朱及第那尚未開始的“鄭和路線”之旅,已然成為了許多人心中寄托著複雜期望的航程。
天幕上,朱及第結束了關於鄭和路線之行的閒聊,神色一正,重新回到了“明末三大案”的講述上。
“各位老鐵,咱們書歸正傳,接著來講這最後一案——移宮案。”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語氣變得認真,“要理解移宮案為何會發生,咱們必須先捋清楚泰昌帝朱常洛死後,他那攤子還沒理順的後宮家事。”
“朱常洛這個皇帝,當得是真憋屈,也真短暫。”朱及第伸出兩根手指,“在位滿打滿算,就三十天!這短到什麼程度呢?短到他連給自己原來東宮裡的女人進行正式冊封都來不及!也就是說,當他突然駕崩時,他後宮裡那些妃嬪的正式名分,很多都還是太子時期的,並沒有隨著他登基而自動‘轉正’或提升到一個明確的高度。這就給後續的權力交接,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天幕上浮現出紫禁城東宮的示意圖,朱及第開始梳理關鍵人物。
“朱常洛在做太子時,後宮主要有兩位姓李的選侍,都非常受寵。為了區分,當時的人根據她們的居住方位,稱其為‘東李’和‘西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先說這位西李,”朱及第重點標注了她,“這位可是個厲害角色,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性機敏,善迎合’,很得太子的歡心和信任。在太子妃郭氏早逝後,朱常洛甚至一度有意將她扶正為繼妃,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功,但她在東宮的實際地位和影響力,已經隱隱是眾妃之首。更重要的是,太子朱常洛的幾個年幼子女,包括後來即位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就是由這位西李選侍負責撫育照看的!這就讓她在未來的天啟帝麵前,擁有了一種類似‘養母’的身份和話語權。”
“而另一位東李,”朱及第的語調相對平和,“其人‘性簡重,寡言笑’,性格比較端莊穩重,但似乎不如西李那般得寵。她也被指派撫育過一位皇子,那就是朱常洛的第五子,信王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
畫麵切換,列出了朱常洛子嗣的簡單譜係。
“泰昌帝子嗣不旺,而且多有夭折。他去世時,活下來的兒子隻剩下了兩個:
長子,朱由校,也就是後來的天啟皇帝,其生母是王才人,但王才人死得早,他主要由西李選侍撫養。
五子,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其生母是劉淑女,同樣早逝,由東李選侍撫養。”
朱及第強調道:“大家注意這裡的關鍵點:第一,這兩位未來至關重要的皇帝——天啟和崇禎,他們的生母都早已不在人世;第二,他們在宮中實際依賴的、具有監護性質的,是兩位李選侍,尤其是權勢較盛的西李。而這兩位李選侍,在泰昌帝駕崩時,都還隻是‘選侍’身份,並非正式的妃嬪如貴妃、妃等)。”
“皇帝暴斃,新君年幼朱由校十六歲,按虛歲算十七,但並未經曆符合太子身份的教育),而生母俱亡,實際的撫養人權位不高且名分未定,偏偏又身處權力核心的乾清宮……”朱及第拖長了語調,留下巨大的懸念,“各位,你們說,這局麵,是不是就像一堆乾柴,隻等著一點火星,就能燃起衝天大火?”
“而這把火,就是圍繞著誰應該住在象征皇權的乾清宮,誰應該陪伴並‘保護’新皇帝,而激烈燃燒起來的‘移宮案’!其背後的複雜與驚險,遠超之前的梃擊案和紅丸案。”
天幕下的洪武眾人,聽著這錯綜複雜的後宮關係與繼承局麵,已然預感到一場新的、更加激烈的風暴正在醞釀。朱元璋更是眉頭緊鎖,他對這種因君主早逝、嗣君母弱而導致的權力混亂有著本能的厭惡和警惕。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