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魏忠賢的軍令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88章 魏忠賢的軍令(1 / 1)

天幕上,朱及第將努爾哈赤之死的謎團暫且擱置,將視角轉向了後金權力的交替與新一輪風暴的醞釀。

“老鐵們,努爾哈赤的去世,對當時的大明來說,理論上是個天大的利好。”朱及第切換出後金政權結構的示意圖,“努爾哈赤晚年搞了個‘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製度,他死後,汗位並沒有直接傳給某個兒子,而是由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這四大貝勒共同執政,皇太極雖然被推舉為汗,但權力受到很大製約,有點像……部落聯盟首領的感覺。”

畫麵上呈現出四大貝勒並坐議事的場景,氣氛看似和諧,實則暗流湧動。

“而且,寧遠之敗的後遺症還在發酵,”朱及第補充道,“一直被迫依附後金的朝鮮開始心思活絡,感覺看到了擺脫控製的希望;蒙古各部,尤其是察哈爾林丹汗,也與後金摩擦不斷。可以說,皇太極接手的是一個外部環境惡化、內部權力分散的攤子。”

“但大明的好運到此為止了,”朱及第語氣一轉,帶著幾分驚歎,“因為他們碰上了一個堪稱不世出的雄主——皇太極!論政治手腕、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這位爺在整個清朝皇帝裡都排得上號,甚至有人把他和明朝的永樂大帝朱棣相提並論!”

“皇太極上台後,第一把火就燒得又準又狠!”朱及第的聲音帶著講述傳奇的色彩,“他以努爾哈赤曾有遺命為借口存疑),逼迫努爾哈赤寵愛的大妃阿巴亥殉葬!這一手太厲害了,不僅除掉了可能憑借幼子多爾袞、多鐸)勢力乾預朝政的潛在威脅,還震懾了其他心懷異誌的貝勒,極大地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緊接著,畫麵轉到旌旗招展的後金軍隊,“內部初步穩定後,皇太極毫不猶豫,親率大軍東征朝鮮!這一次,他徹底打服了朝鮮,迫使朝鮮國王李倧簽訂城下之盟,斷絕與明朝的關係,稱臣納貢。這一下,後金徹底解決了東麵的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對付大明了。”

彈幕紛紛感歎:

【這皇太極是個狠人啊!】

【一上台就搞這麼大動作!】

【大明這運氣也是沒誰了,剛走個老虎,又來頭更厲害的獅子!】

“天啟七年五月,穩定了後方的皇太極,再次揮師西進,目標直指明朝的關寧錦防線!”朱及第指向地圖上的錦州,“這一次,他吸取了寧遠攻堅的教訓,采取長期圍困的戰術,主力包圍錦州,企圖吸引明軍主力出城野戰。”

畫麵聚焦到寧遠城中,袁崇煥眉頭緊鎖,盯著地圖,陷入了極度困難的抉擇。

“壓力給到了督師寧遠的袁崇煥這邊。”朱及第分析道,“救錦州?皇太極巴不得你出來!以明軍當時的野戰能力,離開堅固城防,在平原上跟八旗騎兵硬碰硬,大概率是送人頭,可能導致整個關寧防線崩盤。不救?坐視錦州被圍困乃至陷落,朝中那些禦史言官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見死不救’、‘畏敵如虎’的彈劾奏章肯定像雪片一樣飛向北京。這簡直是個死局!”

“然而,就在袁崇煥左右為難之際,來自北京朝廷的旨意到了。”朱及第的語氣變得有些微妙,“令人意外的是,當時大權獨攬、沒啥文化的魏忠賢,這次卻異常‘通情達理’。旨意明確告誡袁崇煥:錦州被圍,寧遠兵力單薄,不可輕舉妄動,要‘憑堅城,用大炮’,穩守為主,嚴禁浪戰,更不許出兵救援錦州!”

畫麵上出現宦官宣讀聖旨,袁崇煥略顯驚訝但如釋重負地接旨的場景。

“魏忠賢雖然是個權閹,但他不傻,相反,他對權力的算計極其精明。”朱及第點破關鍵,“他或許不懂高深的兵法,但他明白一個最樸素的道理:袁崇煥和關寧軍能打,是靠著城牆和大炮!出了城,明軍就是待宰的羔羊。保住這支能打仗的隊伍,守住寧遠這個釘子,比冒險去救錦州更重要!在他看來,城池可以丟反正也丟了不少,但能打仗的老本不能賠光!從純粹的軍事理性角度看,這道旨意,在當時的情境下,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彈幕評論開始分化:

【我去,魏忠賢居然乾了件明白事?】

【果然,能爬上高位的沒一個是簡單的。】

【這算不算歪打正著?】

【從結果看,這確實是最穩妥的辦法了。】

朱及第最後總結道:“於是,在天啟七年的這個夏天,圍繞著錦州和寧遠,一場攻防大戰再次展開。一邊是雄才大略、意圖破解堅城戰術的皇太極,一邊是得到朝廷或者說魏忠賢)‘不救’指令、隻能固守待援的袁崇煥。戰爭的勝負,不僅取決於城牆的堅固和炮火的猛烈,更取決於雙方統帥的耐心、智慧,以及那難以預測的戰場變數。”

夜空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天幕中那座被重重圍困的錦州城,以及嚴陣以待的寧遠。新一輪的血戰,即將拉開序幕。

天幕中關於魏忠賢那道“禁止救援”旨意的分析,在奉天殿前引發了一陣微妙的沉寂。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龍椅上的朱元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元璋麵沉如水,之前的暴怒似乎沉澱為了更深沉的東西。他手指依舊習慣性地敲擊著扶手,但節奏緩慢了許多,仿佛在權衡著某種極其沉重的事物。

“標兒、棣兒,你們都聽到了?”良久,朱元璋終於開口,聲音帶著一種罕見的、近乎冷酷的平靜,“這道旨意,出自閹豎之手,確實可恨,可恥!按咱的脾氣,這等乾預軍政的閹人,就該千刀萬剮!”

他話鋒一頓,目光緩緩掃過全場,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但你們告訴咱,這道旨意,是對,還是錯?”

朱標愣了一下,謹慎地回答:“回父皇,單論軍事,此令確是老成持重之見,避免了以短擊長……”

“是啊,”朱元璋打斷了他,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穿透力,“連一個沒卵子的閹貨都懂得道理!‘憑堅城,用大炮’!這他娘的就是最簡單、最管用的道理!”

他猛地站起身,龐大的身軀在燭光下投下沉重的陰影。“咱恨宦官乾政,恨文官黨爭,恨武將跋扈!這些都是咱大明身上的膿瘡,是家賊!”

他的目光變得無比銳利,如同鷹隼般掃視著腳下的江山社稷模型,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但家賊再可恨,也是自家人!這大明的江山,是咱帶著你們,一刀一槍從蒙古人手裡奪回來的!是咱漢人的江山!”

他伸手指向天幕,仿佛指向那未來的、在關外崛起的陰影。

“寧可這江山,最後爛在咱自家人手裡,爛在朱姓子孫手裡,爛在你們這些文臣武將,甚至……爛在那幫沒卵子的閹人手裡!也絕不能,再讓它落到蒙古人、女真人這些外族的手中!絕不!!”

這石破天驚的話語,如同驚雷炸響在奉天殿前,震得所有人心神搖曳!皇帝竟然說出了“寧可江山爛在自家人手裡”這樣的話!這背後是何等深沉,甚至可以說是偏執的種族與家國觀念!

朱標目瞪口呆,他從未聽過父皇如此直白、卻又如此驚心動魄的論斷。他下意識地想要反駁,想說江山豈能輕言“爛掉”,但看著父皇那幾乎燃燒著火焰的眼神,他將話咽了回去,心中翻江倒海。

徐達、馮勝等將領,此刻卻是熱血上湧,眼眶發熱。他們是跟著朱元璋驅逐胡元、恢複中華的老兄弟,最能理解皇帝這番話背後那浸透著血與火的記憶和執念!與外族相比,內部的一切矛盾似乎都可以暫時擱置。保住漢家天下,是高於一切的前提!

徐達猛地抱拳,聲音洪鐘:“陛下聖慮深遠!臣等銘記!內患可徐徐圖之,外虜則需寸土不讓!凡大明子民,無論文武內外,守土禦侮,皆有其責!”這話,巧妙地將宦官也可能在特定情況下為“守土”出力的可能性,涵蓋在了“大明子民”的範疇內,雖然前提依然是絕對不能乾政。

李善長等文臣也是心潮起伏。他們聽懂了皇帝的潛台詞——在抵禦外辱這個大前提下,內部的黨爭、傾軋,都必須控製在一定限度內,絕不能因內鬥而讓外敵有機可乘。這無疑是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黨爭的一種最高級彆的警告。

朱元璋看著下方神色各異的臣子,緩緩坐回龍椅,語氣恢複了之前的平靜,卻更顯沉重:

“魏忠賢此事,給咱提了個醒。閹宦之禍,必須嚴防死守,這是鐵律!但更要緊的,是咱大明上下,無論是什麼人,都得明白,誰才是真正的敵人!骨頭斷了,連著筋!肉爛了,也得爛在鍋裡!”

這番充斥著血腥味與殘酷現實主義的比喻,讓所有人都沉默下來。一種基於最根本利益和種族生存的、冰冷而堅實的共識,在這個夜晚悄然形成。它並非消除了內部的矛盾,而是為所有這些矛盾劃定了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大明的天下,絕不能易主於外族。

天幕上,朱及第還在講述著寧錦之戰的細節,但洪武君臣的心思,早已飛到了更宏大、也更殘酷的格局之中。朱元璋那番“寧予家賊,不予外虜”的論斷,像一塊沉重的烙印,刻在了洪武十一年的史冊上,也刻在了每一位在場者的心中。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逍遙紅塵遊 錯良緣 沉夢攻略:反派救贖計劃 兒媳拔我氧氣管,重生後我當潑婦 末日重生:我爺爺是係統本體! 無心詭燈 今晚,乾了高俅 現代都市:開局破解連環碎屍案 甜蜜獻祭 民國茶聖:從零開始建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