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昨天我們預告了今天要講明末農民戰爭中的滎陽大會和鳳陽之戰。在深入這些大事件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位關鍵人物的起點。今天,我們就先從那位最終攻破北京城、埋葬大明的‘闖王’李自成的身世講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及第切換出陝北的地圖,光標在一個並不起眼的地點重重一點。
“李自成,陝西米脂縣人。而他的具體出生地,根據多方史料考證和當地傳說,極有可能是在米脂縣境內的一個叫做——李繼遷寨的地方!”
“李繼遷寨……”朱及第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意味深長地說道,“老鐵們,注意這個名字。李繼遷,那是西夏王朝的開國皇帝!這個寨子的名字,本身就暗示了此地居民可能與當年的黨項西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很可能是西夏王族或部眾的後裔聚居地。李自成出身於此,他身上是否流淌著黨項人的血液,雖無確鑿定論,但這份地緣與族源的聯想,無疑為他日後那顛覆王朝的‘反骨’,增添了一抹宿命的色彩。”
“李繼遷寨!”
這個名字如同一聲驚雷,在洪武十一年的夜空中炸響,尤其狠狠地劈在了那些散居在西北、心係故地的西夏王族後裔心頭!
他們或許早已改漢姓,習漢俗,小心翼翼地隱藏著身份,從元朝開始一直到明朝的統治下艱難求存。此刻,聽到天幕不僅點出了他們隱秘的聚居地,更將那個覆滅朱明江山的“魔頭”李自成與他們的族源聯係在一起……瞬間,無邊的恐懼如同冰水,澆透了他們的全身!
“完了……全完了……”一個隱匿在陝西某處的年老族長,聽到天幕之言,手中拄著的拐杖“啪嗒”一聲掉落在地,臉色慘白如紙。
他們太了解那位坐在應天府龍椅上的洪武皇帝了!那是位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主!如今,天幕直接預言他們這片土地、這個族裔的後代,將來會出顛覆大明的“反賊”,甚至還可能毀了朱家的祖陵!
這已不是猜疑,這簡直是送到了朱元璋屠刀下的口實!
“皇帝……皇帝絕不會放過我們的!”一個年輕人聲音顫抖,眼中充滿了絕望,“為了防患於未然,他一定會……一定會把李繼遷寨,不,把所有跟我們有關的地方,都殺得雞犬不留!寨子裡的老鼠崽子,恐怕都得被刨出來挨上三刀!”
這並非誇張,而是基於對朱元璋性格和行事風格的清醒認知所推導出的、最可能發生的殘酷未來。
短暫的死寂和絕望之後,求生的本能壓倒了恐懼。
“跑!”還是那位老族長,渾濁的眼睛裡猛地迸發出一絲決絕的光,“不能等!官府的文書和兵馬沒那麼快到,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往哪裡跑?”有人慌亂地問。
“北方!投北元去!”有人立刻喊道,“雖然日子苦,但總比在這裡被屠戮強!”
“西方!沿著故道往西走!那邊地廣人稀,朝廷鞭長莫及!”也有人提出了另一條路。
“對!分散跑!能跑多少是多少!帶上乾糧,丟掉累贅,趁著夜色,立刻動身!”
沒有更多的猶豫,在死亡的威脅下,高效的決策和行動開始了。這些西夏的後裔們,此刻展現出了他們祖先在夾縫中求存的韌性。他們迅速收拾細軟,扶老攜幼,趁著夜色深沉,如同涓涓細流,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世代居住的村莊和寨子,分成數股,向著北方蒼茫的草原和西方未知的荒漠,開始了悲壯而倉皇的大遷徙。他們知道,此一去,故鄉恐成永訣,前途更是吉凶未卜,但留下來,唯有死路一條。
朱及第自然不知道他這一句話在另一個時空引發了怎樣的逃亡潮,他繼續著自己的講述:“李自成出身貧苦,早年曾為驛卒,後來因丟失公文而被裁撤下崗,失去了生計。正是在這種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才被迫加入了當時已然蜂起的農民起義軍,開啟了他的‘闖將’生涯……”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目光銳利如鷹。他同樣記住了“李繼遷寨”這個名字,以及它與西夏、與李自成的關係。他幾乎沒有思考就下達了命令,著錦衣衛立刻前往陝西米脂,嚴查此地,凡有可疑,寧可錯殺!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命令,或許隻能撲個空,或者抓到一些來不及逃離的老弱婦孺。那真正可能蘊含“危險”的種子,已經在他的鐵腕落下之前,憑借著對天機的一絲窺見,提前一步,灑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曆史的軌跡,在這一刻,因天幕的存在,發生了一次微小的、卻可能影響深遠的偏轉。一些原本可能在未來被屠戮或同化的西夏血脈,就此流亡塞外,他們的命運將走向何方,無人知曉。而大明西北的邊患,在未來,是否會因此多出一分變數,亦未可知。
夜空下,一邊是天幕平靜的講述,一邊是西北倉皇的夜奔,構成了一幅詭異而充滿張力的畫麵。洪武朝的統治鐵幕,第一次因為“預知”而出現了縫隙,雖然這縫隙,是由恐懼和鮮血澆灌而成的。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