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錦州被清軍重重圍困的畫麵令人窒息。烽煙從城頭升起,而遠處是清軍連綿的營寨。
“老鐵們,錦州被圍的消息傳到北京,整個朝廷都炸鍋了!”朱及第的聲音帶著十足的緊迫感,“這場景,讓很多老臣一下子想起了幾十年前,那場葬送了明軍精銳的薩爾滸之戰!”
畫麵閃回至萬曆末年,明軍分兵四路進攻後金,卻最終慘敗的場景。
“當年薩爾滸,大明也是主動出擊,想著以優勢兵力一舉平定邊患,結果呢?分進合擊成了添油戰術,被努爾哈赤逐個擊破,元氣大傷!”朱及第解釋道,“如今局麵看似不同,實則內核相似——大明再次麵臨一個關鍵抉擇:是救,還是不救?”
天幕中呈現出崇禎皇帝與群臣議事的場景,氣氛凝重,爭論激烈。
“朝堂上基本分成了兩派,”朱及第梳理著脈絡,“一派認為,錦州孤懸關外,被圍得鐵桶一般,救援難度極大。與其把寶貴的機動兵力葬送在遼西走廊,不如壯士斷腕,主動放棄錦州,甚至寧遠,將全部力量收縮到山海關,乃至加強北京防務。這叫做‘棄子保帥’,雖然丟臉,但能保住基本盤。”
“網友【事後諸葛亮】:這其實是當時最理智的選擇了,雖然憋屈,但能續命啊!
“網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時候頭鐵就是送!”
“但另一派,尤其是崇禎皇帝本人,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方案。”朱及第話鋒一轉,“放棄祖宗之地?而且還是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這在他看來簡直是奇恥大辱,更是對太祖、成祖皇帝的不孝!他崇禎登基以來,一直想做個中興之主,怎麼能乾出這種‘棄地’的懦弱之舉?他的態度很堅決:必須救!”
“網友【死要麵子活受罪】:唉,崇禎這性格真是……死要麵子,可現實都快吃不上飯了!”
“網友:他哥天啟在位時,魏忠賢都知道穩住遼西就行,到他這反而非要爭一口氣……”
奉天殿前,朱元璋聽到這裡,已經急得站了起來。
“糊塗!迂腐!”他指著天幕,痛心疾首,“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抱著那點虛名不放?!薩爾滸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他轉向朱標和徐達等人,語氣急促地分析:“你們看,這天幕上透露的,關內李自成、張獻忠雖暫時蟄伏,但隨時可能複起!朝廷國庫空虛,兵馬疲敝。他崇禎手裡還有多少本錢?他和他哥哥天啟不一樣,天啟那時候遼東剛經曆慘敗,需要的是穩住的耐心。他崇禎現在是什麼?是內外皆困,捉襟見肘!他拿什麼去跟人家皇太極的主力決戰?!”
徐達麵色凝重地點頭:“陛下聖明。此時出兵救援,勞師遠征,正中敵軍圍點打援之下懷。洪承疇雖是良將,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兵力、糧餉若有不繼,則危矣。”
朱元璋頹然坐下,喃喃道:“他這是拿大明最後一點家當,去賭一個幾乎不可能贏的局啊……這洪承疇,怕是懸了。”
天幕上,最終,崇禎皇帝力排眾議,做出了決定。
“在巨大的政治壓力和個人的‘麵子’驅動下,崇禎皇帝做出了他的選擇:傾儘全力,救援錦州!”朱及第的聲音帶著一絲曆史的悲涼,“他任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抽調宣府、大同、密雲等八鎮邊軍精銳,共計十三萬馬步軍隊,彙集大量糧草,出關馳援錦州。這幾乎是明朝在北方能拿出來的最後、也是最強大的一支野戰機動力量。”
畫麵中,明軍浩浩蕩蕩開出山海關,陣容龐大,旌旗招展,看似威武雄壯。
“崇禎皇帝和朝廷的設想是,憑借優勢兵力,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依靠強大的後勤,逐步壓迫清軍,解錦州之圍。”朱及第頓了頓,“然而,皇太極和他的清軍,早已不是當年隻能在野外打突襲的部落武裝了。他們嚴陣以待,就等著明軍主力前來,進行一場他們期盼已久的戰略決戰。”
朱及第最後沉聲道:“崇禎皇帝這場自不量力的豪賭,將大明王朝最後的國運,推到了鬆錦前線這座巨大的賭桌上。而賭局的對手,是蓄謀已久、誌在必得的皇太極。一場決定兩個帝國命運的大戰,一觸即發。”
夜空下,洪武君臣們默然無語。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支龐大明軍最終的結局,看到了崇禎皇帝在這場絕望的賭博中,輸掉最後籌碼的悲慘未來。
天幕上,畫麵展現出明軍主力雲集寧遠城的宏大場景。旌旗蔽日,營寨連綿,人喊馬嘶,十三萬大軍帶來的不僅是威勢,更有驚人的消耗。
“老鐵們,洪承疇率領大明最後的家當——十三萬精銳,出關到了寧遠前線。”朱及第的聲音響起,“但到了地方,洪承疇並沒有立刻揮師猛進,去解錦州之圍。他下令大軍在寧遠、塔山一帶紮營,一邊鞏固後勤線,一邊尋找戰機。”
畫麵轉向運糧的隊伍,蜿蜒曲折,從山海關一路延伸到寧遠,民夫們步履蹣跚,車隊轔轔作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十幾萬人馬,人吃馬嚼,每一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朱及第語氣沉重,“糧食、草料、軍餉、器械……如同一個無底洞,迅速吞噬著本就見底的國庫。壓力,首先傳導到了北京的崇禎皇帝身上。”
鏡頭切換到紫禁城深宮。崇禎皇帝看著一份份報告糧餉消耗、請求催促進兵的奏章,在殿內煩躁地來回踱步。他的臉色憔悴,眼窩深陷,那標誌性的、因焦慮而無法安坐的狀態再次出現。
“崇禎皇帝一開始也明白要‘穩紮穩打’,可這‘穩’字的代價,他很快就承受不起了。”朱及第解釋道,“朝廷沒錢了!各地的稅款、糧餉征收極其困難,加上內地也不太平,這條漫長的補給線隨時可能被切斷。每多拖一天,崇禎的心就像在油鍋裡多煎一天。他害怕大軍糜餉老師,最終卻無功而返,那他這個皇帝的臉麵,大明的威嚴,將徹底掃地!”
天幕上適時飄過網友評論:
“網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崇禎:洪督師,不是我想催,是家裡真沒餘糧了啊!
“網友【性格決定命運】:他又來了又來了!這急性子真是沒救了,薩爾滸的教訓全忘了!”
“網友【壓力山大】:感覺崇禎已經快被壓力逼瘋了…”
在前線的洪承疇,很快就接到了來自皇帝和兵部的連續催促進兵的諭令,語氣一封比一封嚴厲。
畫麵給到洪承疇的中軍大帳。他拿著那份措辭急切的詔書,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有眼底深處掠過一絲極致的疲憊和無奈。
“洪承疇是什麼人?”朱及第分析道,“他可是在崇禎朝當了十幾年官,親眼看著十幾任首輔像走馬燈一樣被換掉、被貶斥、甚至被殺頭!他更是親眼目睹了曾經權勢熏天、深得皇帝信任的袁崇煥,是如何被淩遲處死的!”
“他太明白了,”朱及第的聲音帶著一絲悲涼,“在崇禎皇帝手下做事,你可以無能,可以打敗仗,但絕不能‘違背上意’,絕不能表現出任何的‘不受控製’和‘擁兵自重’的嫌疑。違拗皇帝的意思,哪怕是為了戰局考慮,其下場可能比戰敗更慘!”
“所以,當皇帝的催戰命令一道道傳來時,洪承疇心裡清楚,他已經沒有選擇了。”朱及第歎息一聲,“‘穩紮穩打’的戰略必須放棄。他隻能按照皇帝的意誌,去進行一場準備並不充分、甚至可以說是冒險的決戰。至於結果……這位深諳朝堂規則的統帥,恐怕已經不敢去細想了。他此刻或許隻有一個念頭:儘人事,聽天命。至少,在態度上,他不能給朝廷,給皇帝,留下任何把柄。”
奉天殿前,朱元璋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他並沒有像之前那樣暴怒,反而露出一種“果然如此”的苦澀表情。
“看到了吧?標兒,老四,你們都看到了吧?”朱元璋的聲音帶著深深的無力感,“這就是猜忌的後果!為君者不能信人,為將者便不敢任事!那洪承疇難道是傻子?他不知道貿然進兵的風險?但他更怕的是北京城裡的皇帝!”
他重重一拍扶手:“這仗還沒打,輸了一大半!皇帝在千裡之外瞎指揮,捆住了最能打的手腳的,正是皇帝自己!崇禎這孩子……他這不是勤政,他這是把所有人都往死路上逼,也把他自己往絕路上趕啊!”
徐達等人亦是心有戚戚。他們能體會到洪承疇那種“進退皆死”的絕望。在猜忌的君王手下為將,是古往今來所有名將最大的悲哀。
天幕上,畫麵顯示洪承疇最終下達了進軍命令。龐大的明軍隊伍,帶著一股悲壯的氣息,離開相對安全的城池和糧道,向著被清軍重兵圍困的錦州方向,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征途。所有人都知道,決定大明國運的終極一戰,終於要在皇帝不耐煩的催促下,倉促開啟了。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