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江東營寨的燭火藏著算計,荊江的夜霧裹著陰謀。蔣乾的耳尖貼著帳壁,偷聽得隻言片語;龐統的身影立在江亭,吟誦著千古辭賦。當假信換了真跡,當鳳雛入了曹營,當鐵索連環的計策擺上案幾,曹操揮下的屠刀,看似中了周瑜的反間計,實則斬斷了自己心腹的隱患——亂世的棋局,從來不是一計定輸贏,而是權謀與人心的博弈。
一、帳中竊信:蔣乾假寐聽密語偷梁換柱藏偽書
蔣乾在周瑜營中住了三日,每日周瑜都以“同窗之誼”相陪,或飲宴,或觀兵,絕口不提歸降之事,隻偶爾在酒後與心腹密談時,漏出幾句關於“荊州水師”的話。蔣乾心中焦慮,卻也隻能耐著性子等待時機。
第三夜,月色隱入雲層,營寨內一片寂靜。蔣乾佯裝睡熟,呼吸均勻,耳朵卻緊緊貼著帳壁——隔壁正是周瑜的中軍帳,隱約傳來周瑜與魯肅的對話聲。
“子敬,蔡瑁、張允的回信收到了嗎?”周瑜的聲音壓得很低,卻仍能聽清。
“收到了,”魯肅答道,“他們說‘待曹軍過江,便率荊州水師倒戈,助我們破曹’,隻是信中沒蓋印信,恐曹操不信。”
“無妨,”周瑜冷笑,“蔣乾就在營中,定會想辦法偷信。我已寫好假信,故意放在案上,隻要他偷走,帶給曹操,曹操多疑,定會殺了蔡、張二人——沒了這兩個懂水師的,曹軍就是睜眼瞎!”
蔣乾聽得心驚肉跳,待隔壁沒了聲音,便悄悄起身。他借著帳外巡哨燈籠的微光,貓著腰溜出自己的營帳——多年的謀士生涯讓他練就了輕腳功夫武俠設定,蔣乾擅長“踏雪無痕”的基礎潛行術),避開巡哨後,竟真的摸到了周瑜的中軍帳外。
帳門虛掩著,案上燭火未滅,果然放著一封封蠟的書信。蔣乾屏住呼吸,潛入帳內,拿起書信——信封上寫著“蔡瑁、張允親啟”,封口的蠟印模糊,像是被人動過。他心中暗喜,從懷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空白信紙來時特意帶的,想抄錄周瑜的兵書),快速換走了假信,又悄無聲息地退回自己的營帳。
回到帳中,蔣乾點亮火折子,拆開假信——上麵果然寫著“願為內應,共破曹操”等語,字跡模仿蔡瑁的風格,幾可亂真。他得意地笑了:“周瑜啊周瑜,你以為能蒙騙我?這封信帶給丞相,定能讓你偷雞不成蝕把米!”
二、莫言訪龐:臥龍山裡請鳳雛以情相勸赴曹營
就在蔣乾偷信的同時,吳郡城外的臥龍山道觀中,呂莫言正站在龐統麵前,神色懇切。他是受周瑜所托,特意來請龐統出山——周瑜知道,僅憑假信未必能讓曹操徹底相信,若能讓龐統假意投曹,再獻上“連環計”,既能鞏固曹操的信任,又能為火攻鋪路。
“士元,”呂莫言看著正在批注兵法的龐統,輕聲道,“如今曹操大軍壓境,孫劉聯盟雖成,卻難敵曹軍水師。公瑾設下反間計,欲借蔣乾之手除蔡瑁、張允,卻還缺最後一環——需有人入曹營,獻上‘連環計’,讓曹軍戰船相連,屆時火攻才能奏效。”
龐統放下筆,抬頭道:“莫言是想讓我去投曹?”
“正是!”呂莫言點頭,“你本就對孫權失望,假稱‘不受吳主待見,周瑜忌才’,隨蔣乾入曹營,曹操素來愛才,定會重用你。你隻需獻上‘鐵索連環’,說能解決北方士兵暈船之弊,曹操必信——屆時戰船相連,我軍火攻一出,曹軍必敗!”
龐統沉吟片刻——他與呂莫言有舊,當年呂莫言曾救過他的性命,如今算是“還人情”;且他也想看看曹操的為人,若曹操真是明主,便留;若不是,待破曹後再離去不遲。“好,我應你。”他起身收拾行囊,“蔣乾歸曹必經‘望江亭’,我在那裡等他,以賦相誘,他定會邀我入曹。”
呂莫言大喜:“多謝士元!事成之後,我定在主公麵前為你正名,讓你得償所願!”
龐統卻搖頭:“不必了。我出山隻為破曹,事成之後,自會再歸山林。”說完,便背著行囊,走出道觀,朝著望江亭的方向而去。月光灑在他身上,身影在山林間忽明忽暗,像一顆藏在暗處的棋子,即將落入曹操的棋局。
三、江亭逢賢:蔣乾聞賦識英才力邀鳳雛謀進身
次日清晨,蔣乾借口“思念丞相,懇請歸營”,周瑜假意挽留幾句,便派人送他登筏。竹筏順著長江逆流而上,行至“望江亭”時,蔣乾見亭中有一白衣男子,正臨江吟誦:“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聲音蒼涼悲壯,卻又透著一股豪邁之氣。
“好賦!”蔣乾心中一動,讓撐筏的士兵靠岸,走上亭中,對著白衣男子拱手道,“先生好文采!不知高姓大名?”
白衣男子正是龐統,他轉過身,對著蔣乾拱手:“在下龐統,字士元。因不受吳主孫權待見,又遭周瑜忌才,無處容身,隻能在此感歎時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蔣乾眼睛一亮——他早聽說過“鳳雛龐統”的名聲,隻是一直未得見。如今勸降周瑜失敗,正愁回曹營無法交差,若能邀龐統入曹,定能讓曹操高興,自己也能借此翻身。“士元先生,久仰大名!我乃曹操丞相麾下蔣乾,此次奉丞相之命勸降周瑜,雖未成功,卻有幸遇先生——丞相素來愛才,若先生願歸曹,我願為先生引薦,定能讓先生大展宏圖!”
龐統故意露出“猶豫”之色:“周瑜與我有隙,曹操若知我是江東之人,豈會信我?”
“先生放心!”蔣乾拍著胸脯,“我就說先生是‘不滿江東,主動來投’,再加上先生的才華,丞相定會重用!你看,我還從周瑜營中偷到了蔡瑁、張允的‘反信’,丞相見我有功,定會聽我的舉薦!”說著,還得意地晃了晃懷中的假信。
龐統心中暗笑,表麵卻裝作“信服”:“既如此,便有勞子翼先生了!我願隨先生入曹營,為丞相效力!”
蔣乾大喜,連忙拉著龐統登上竹筏,催促士兵快撐——他恨不得立刻回到江陵,向曹操獻信、薦人,洗刷勸降失敗的恥辱。竹筏駛離望江亭,蔣乾滔滔不絕地說著曹操的雄才大略,龐統卻隻是偶爾應和,目光望著遠處的赤壁,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四、曹營獻計:鳳雛巧言獻連環孟德疑忌藏殺機
三日後,蔣乾帶著龐統回到江陵,直奔相府。曹操正為“蔡瑁、張允訓練水師不力”而惱火,聽聞蔣乾歸來,還帶來了“鳳雛龐統”,立刻召見。
議事廳內,蔣乾先獻上假信,躬身道:“丞相,臣雖未勸降周瑜,卻偷到了蔡瑁、張允與周瑜的密信!他們竟想做內應,背叛丞相!”
曹操接過假信,拆開一看,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看向站在一旁的龐統,沉聲道:“士元先生,你從江東來,可知蔡瑁、張允的虛實?”